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三步搞定高效厨房

搞定布局

厨房常见的布局有四种,分别是U形、L形、I形和II形。选用哪种布局最合适,需要根据厨房的尺寸来决定。就像你需要按照自己的“三围”尺寸,才能买到合适的衣服一样。

1.关于布局的“一尺二围”

“二围”是指操作台的进深和中间过道的宽度。

一般厨房操作台的标准进深是 60cm ;也有窄台面,最小进深可以做到 25cm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一个人在厨房时,舒适的过道宽度至少为 80cm ;双人在厨房时,舒适的过道宽度为 120cm

“一尺”指的是操作台的进深+中间过道的宽度,即厨房开门位置所在的整面墙的尺寸。“一尺”是固定的,开发商盖房子时就确定好了。当然,如果你对这个尺寸不满意,也可以后期改造。

确定厨房的基本布局之前,首先要看“一尺”。

2.厨房布局大揭秘

(1)S号

“一尺”:若其尺寸小于 165cm,适合做I形或L形布局。

“二围”:操作台进深为 60cm,过道宽度在 80~105cm之间。

I形

L形

(2)M号

①“一尺”:若其尺寸大于等于 165cm且小于等于 200cm,适合L形布局,因为过道宽度可大于 100cm。如果是两侧开门,则首选有副操作台的II形布局。

L形布局“二围”:操作台进深为 60cm,过道宽度为 105~120cm。

II形布局“二围”:主操作台进深为 60cm,副操作台进深为25~60cm,过道宽度在 80~95cm。

L形

II形布局(带阳台)

②“一尺”:若其尺寸大于 200cm且小于 240cm,除了做L形布局,还可以做紧凑的U形布局。

“二围”:U形布局操作台进深为 60cm,紧凑型过道宽 80cm;或者宽松型过道宽 120cm,但有一侧操作台进深只能做到 25~50cm。

(3)L号

“一尺”:若其尺寸不小于240cm,则是典型的面宽型厨房尺寸,适合做U形布局,能让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二围”:操作台进深为 60cm,过道宽度大于等于 120cm。

3.具体案例分析

某厨房长 360cm,宽 210cm,是典型的长方形厨房。“一尺”等于210cm,属于M号厨房中的第二种情况,既可以做宽松的L形厨房,又能做紧凑的U形厨房。具体选哪个,需要结合业主的需求。

业主的厨房需求清单

a.妻子爱买餐具,要求有大量的收纳空间。

b.厨房小电器比较多,希望有放置的空间。

c.有放嵌入式洗碗机和嵌入式蒸烤一体机的位置。

d.需要做全屋净水系统。

e.平时两个人一起下厨的情况较多。

因为平时两个人一起下厨的情况较多,所以过道尽量留宽点,只能压缩一侧辅助台面的进深——做 50cm。

4.岛型厨房

岛型厨房是在常规布局之外,再加一个单独的“岛”。“岛”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中岛式厨房,“岛”独立于操作台,有U形中岛和L形中岛。

U形中岛厨房

L形中岛厨房

另一种是半岛式厨房,“岛”和操作台连在一起。

半岛式厨房

这里的“二围”指岛台长度和厨房入口宽度。若中岛岛台长度不小于 80cm,则可以做一个水槽。半岛岛台长度建议不小于 100cm,这样可以兼顾站在内侧使用岛台的人。

厨房入口宽度:无论是中岛还是半岛均应确保过道宽度不小于 80cm,宽度达到 95cm最舒适。

“一尺”是指岛台长边方向所在的厨房尺寸。如果是U形中岛,那么“一尺”应大于 360cm。

L形中岛式布局,“一尺”应大于 220cm。

半岛式布局,“一尺”应大于180cm。

搞定动线

好用的动线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动线无交叉,无折返;二是省时省力。

早在 1950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提出了一个“黄金三角”布局原则,即灶台区、备菜区和水槽区三个常用区域,应组成方便合理的三角动线,而且每两个区域之间的距离应小于 90cm。

经过实际测算,这样的黄金三角布局约减少 60%的往返路程,大大提升了烹饪的效率,这也是U形厨房更好用的逻辑内核。下面来看看我们的厨房劳作过程:

好用的厨房动线是在最短的路径中完成上述一系列步骤,秘诀是按照做饭的顺序来安排。从进厨房门到走出厨房的次序是:冰箱、水槽区、备菜区、灶具区、盛菜区。

因此U形布局应这样安排:

从进入厨房,到把做好的饭端上餐桌,只有一条动线。同理,其他三种布局的厨房动线也应该是:取、洗、备、炒、盛。

II形布局

I形布局

L形布局

搞定尺寸

过去人们做整体橱柜时,大多是橱柜师傅做什么就用什么。比如我家十几年前装修时,父母精心挑选了橱柜台面、柜体板材,关于尺寸,他们摆摆手说:“卖橱柜的都知道做多少,不用操心。”完全没有意识到尺寸是否合适。

以前都是“人被动适应家”。灶台太高,那就垫个踏板或方砖;洗碗池太低,那就洗快一点,少受“罪”。为了打造好用的厨房,我们要从源头解决问题。从细抠尺寸开始,不放过一厘米,让家服务于我们。

操作台高度是重头戏,只有高度合适,厨房用起来才会更加舒服。推荐大家 做高低台面 。关于高度,有两种计算方法。

1.身高测量法(单位cm)

高台面高度=身高÷2+5

低台面高度=高台面高度-10

2.肘高测量法(单位cm)

高台面高度=手肘与地面水平时手肘的离地高度-操作高度(10~15cm)

因此,高度舒适的厨房操作台是这样的:水槽区和备菜区在高台面,灶台区和装盘区在低台面。如果只能做一个高度,那么我建议 以高台面 高度为准 。毕竟在厨房切菜、洗菜、洗碗的总时间要比炒菜的时间长。 uue1lkPZszlLvG797+QwTlxtkgd+r8vfoSfCVBHWAM0d1pnPffNHHtUMlsZ7Oe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