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策划展览

举办展览、展示的活动是品牌与用户接触最为密集的方式,品牌方希望借此平台展现自己的态度与实力,同时进行产品销售,而用户方希望借此机会横向比较各品牌的优劣,进而选择满意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展览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策划一场展览都需要什么条件呢?

从 2010 年至今,我们刚好经历了展览设计从产品展示到品牌体验的思维转变过程,在以产品展示为主导思维的时间里,无论是哪个行业的展览,设计重点都是展台的造型,以此来传递品牌气质,展柜、展架则要注重烘托产品的精致等。国内市场在 2011 年前后对于形式设计较为关注,那时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设计作品火遍全球,各行业无不借鉴其设计元素,对于这种吸睛的设计,我们自然也加入了学习的行列。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使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便开始追求内在精神的富足,此时用户不仅关注产品的设计,还对产品背后的服务、身份象征越来越看重,展览随之来到了品牌体验阶段。

这一阶段有一些特别经典的案例,如 2019 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中谷歌的展位,以及同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中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 Benz)汽车的展馆。谷歌在拉斯维加斯CES的活动现场,将自己的品牌展览区打造成了一个可沉浸式体验的乐园,展区共有四种体验设计,分别是静态产品展示、步入式产品体验空间、骑乘主题空间、关键意见领袖(KOL)打造专属味觉体验空间。第一个空间产品展示以传统的陈列设计为主,配合一些轻互动,让用户对产品有初步了解。第二部分为步入式体验空间,设计师将七个房间、七种产品的使用环境串联后进行统一设计,用户逐一移动到每个空间与工作人员和产品进行互动,这步之后用户对产品在每一种环境下的使用功能有了深入的了解。第三个空间是整个展览的高潮,品牌方将各产品编排进一个故事当中,营造一种坐在小火车上游玩的骑乘体验。故事从入口开始引入,在排队区会遇到故事的主要人物,他们将与体验者一起走入故事情境。在预演区,体验者了解了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后,乘坐多人“小火车”开始人物之旅。旅程从主人公凌乱的生活空间开始,然后进入车水马龙的街道,接着遇到狂风暴雨的阻拦,最后来到任务地点,完成任务回到家中共同庆祝。利用简单的三段论结构讲故事,打造戏剧化的场景,用户主动去体验每一种产品,在了解产品的同时,品牌也将自己的优势展现给体验者,成功地使用户在日后选择同类产品时潜移默化地首选该产品,这就是深度体验的力量。展览的最后一个空间,以味觉体验收尾,在该空间,品牌方邀请美食KOL打造专属的美味体验,使整个品牌体验得到升华。

这场展览策划得非常丰富,仅仅通过我的文字描述,想必你已经有了深刻的体验感,这种多感官、多手段、多专业的展览已经成为当今展览设计的主流。

在法兰克福IAA上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展馆,品牌方将自己的产品与人的情绪进行关联,根据理性、浪漫、激情、未来打造了四个沉浸式体验区,展示内容虽仍是产品、技术与品牌,但在展览从产品展示转变为品牌体验后,以人为本的需求就变得更加明确,这种针对用户的体验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

如今策划一场展览,设计师要懂得怎么写故事、怎么打造场景、怎么做用户体验、怎么结合多方面专业知识等。2022 年,很多元宇宙展览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无论是传统设计还是新兴的设计辅助技术,都是一种庞杂、烦冗的综合设计。那么设计师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配合,将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有力的输出,随着合作的深入,要有意识地关注自己在工作配合时缺少的能力。

来看看我们是如何策划一场展览的。

就投标项目来说,以项目负责人员拿到投标信息为起始。甲方客户提供了几个品牌的展览需求,确认项目经理及其需要带领团队完成项目,立项后开始组建团队进行设计。项目经理普遍具有多年服务特定品牌的经验,其根据项目的回标周期、展示内容量等基础因素向设计团队发起需求,设计团队与其一同盘点资源,组建核心创意团队,团队角色主要有项目负责人、策划师和设计师。

核心团队建立后便需要快速进入第一个创意阶段:分析展览目的,制订工作计划。大家一同听取客户的需求,个人职能不同所关注的客户要求也就不同,在客户讲述的过程中,每个人看到的问题也就不同,团队需要在此阶段快速抓住问题并统一解决策略。

团队作战如同打仗,找准目标才可以开展一系列工作。在确定项目主题与创意方向后,团队根据工作量制订出整体工作计划并落实到计划表内。

第一次集中讨论会确定初步的设计方向,接下来策划师与设计师从各自擅长的角度切入,协同工作。策划师从客户发起展览的目的着手,结合市场需求等因素,提炼出展览主题后进行内容梳理,同时列出展陈大纲。设计师则根据初期的创意方向,给出空间布局、展示形式的设计方案,并从体验者的视角出发,给出合适的体验设计。有了一定的设计成果后,团队会组织二次会议,再次明确并完善创意方向,结合项目经理提供的资金预算以及工作计划,最终确定设计策略,统整人力资源后进入完整的设计工作。

在每一个设计阶段,不同职能的成员都有不同的工作重心,初期项目负责人是主要推动人员,项目开始后打头阵的改为策划人员,找准方向后就到了以设计师为核心的工作阶段。

展览是利用空间及展项设计去承载客户展示内容的活动,各种展陈手段助推情绪体验,同时传递客户信息。所以,设计师除了需要有专业的美术修养,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懂得对繁杂的内容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很好地将策划师给出的展陈逻辑融进设计中,从而转化出优质的解决方案。展览设计是一场团队作战,策划师也需要了解空间设计及体验设计,如此才能在前期确定创意方向时不影响设计师的方案落地。

在设计师工作阶段,项目经理会经常介入讨论,从资金预算及方案落地性的角度给出建议。因为项目不同,团队成员也不固定,所以在工作磨合期需要非常强的团队建设能力。项目经理需要像团队管家一样用高情商来调整团队的情绪,使团队凝聚出强大的力量。

最后,团队需要一同去进行项目汇报,就如“打仗”要同进退。在“前线”,担任不同职能的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拿到反馈,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见解,每一次团队作战不论胜败都值得复盘,如此才能丰富我们的工作经验并提高认知。

从事展览设计工作,从来没有某一位独立的明星设计师或者项目“大牛”,客户记住的永远都是哪家公司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团队,而团队的力量就表现在协力工作。

初步了解了如何策划一场展览之后,我们来思考:设计思维是什么?团队又该如何合作?

策划展览的步骤 N3EZ3hXQ9BVhFuC3FX6UYa6gYJLctlAOb9j4zACgTpu5QUHHEPr5L+N+MYy1SLF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