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设计不是手艺

我从 2002 年开始涉足设计行业,并开始学习电脑软件制图,那时软件使用的都是英文版,我看不懂就另辟蹊径地去背熟各种工具对应的快捷键。

20 年的职业生涯中,经常会有一些甲方或者项目负责人夸奖我“图画得真好”“操作真熟练”。最初我很享受这些夸奖,认为大家越是这样认可我,我的工作就越有价值,工资也可以因此而有所提升,于是开始学习更多的制图软件。当时单纯地认为,只要技术会得多,日后拿到新项目或遇到新问题的时候,我就能更快地给出更多的解决办法。我一直在追求制图技术这条跑道上奔跑,我的薪水也稳步上涨,直到进入现在任职的公司,遇到了我的领导JF和策划人员才意识到,我并不能称得上是设计师,而只是一个画图员,别人评价的也不是设计的好坏,而是制图的好坏。

可是追求制图效果就是错误的吗?熟能生巧的制图技术在十几年前确实可以让你的事业有更大发展空间,软件的助力会让画图变得效率更高、更准确,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会更好。但是只追求技术也存在弊端,技术只是制造,而设计是有逻辑、理性且渐进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创造。

2012 年,我和策划J一起接到一个丰田汽车的展台设计项目。以前的工作流程都是主创确定好设计方向,我再根据他们的方向深化设计并最终用制图软件表现出来。但这次的项目不同,我第一次可以参与到设计的最初阶段,我非常兴奋,拿到项目信息就如往常一样,到网站上查找各种炫酷造型,希望找到既可以让自己感到兴奋又可以和这个品牌有些关联的形式。暗自揣度后决定,既然丰田的车标被大家称为“牛头标”,我就从这个象形标切入吧。但是结果很不理想,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我只收集了几张参考图。很快开会的时间就到了,设计团队的三个人聚在一起,J最先分享自己的创意方向,她根据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了品牌的文化、营销方向(科技、能源、丰田云动计划)、视觉特点,然后使用了一句诗作为主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同时她还稍显笨拙地用Photoshop软件设计了一张概念图,图中一辆车静静地停在一个圆形展台上,展台好似湖面,倒映出了蓝天、白云。一首诗、一张图、一个品牌的营销广告语——“云动”,这个创意就完成了。

这想法太妙了!我听后整个人呆呆地坐在会议室里,轮到我表达想法时,我直接放弃展示自己那几张干巴巴的参考图,觉得这实在不值得团队浪费时间。J的创意已经非常完美,在听她讲述的过程中,一个白色的似云又似山的展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山、云之下是一汪清澈的湖水,湖面上停放着主要展车,这样一个清澈的展台雏形就生成了,在剩下的时间里我把它呈现出来就好了。不过这一次,我甘愿做回制图人,这件事使我猛然意识到,应该跳出自己原来的认知了。

因为自己一直沉浸在追求“技术好”的道路上,耗费了很多时间,感到越工作越吃力,不仅精力方面很难保持,更可怕的是自己创意的枯竭,看参考图永远只会从形式出发,可认知决定了我们看问题的视角,进而决定了我们能否切中真正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从而做出好设计。

技术只需反复练习,设计却要依靠思考和内化,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最初我为了摆脱“制图人”的标签逼着自己广泛阅读,可由于跳不出那种功利性的“磨刀”心理,看的都是基础工具书,这类书最明显的特点是书名都带有“设计”,内容普遍都很教条,慢慢地就磨没了我的学习热情。直至有一年,我们集中设计了很多游乐园的项目,发现很多无关设计的文化积累都对设计有帮助。记得当时我们设计的主题有以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为主的“武动乾坤”,有以网络小说《斗破苍穹》为原型的同名骑乘设计体验,还有以电视剧《封神榜》为基础的“灵剑封神”项目,这些创意设计的核心灵感都来自我在自我放松时看过的无关设计的书,结果它们都变成了我最有价值的核心创意驱动。我这时才逐渐意识到,设计师这个职业既要满足各种人的需求,又要同时去接触与学习各种知识,让自己变成一个有趣且内心丰富的人,生活所到之处都可以用心去观察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也都可以去阅读。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广泛的涉猎和知识积累会逐渐变得“厚实”起来,这正是一名设计师最好的灵感库。

设计不是手艺,是在所到之处对生活的观察,是永远有一颗童心,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与渴望,所有的积累使自己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超能力”。

那么设计是艺术吗? /A2IxE7XQoXKEf9SF0X52oINUJ78rbPXFJYnOuJcGfh3OZZQYmvP7LxQMSXNPG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