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节
基础知识

全屋Wi-Fi

全屋网络又可以称为全屋Wi-Fi,是指整套房子或整栋楼的网络覆盖。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大家对手机和电脑依赖程度的加深,全屋网络已变成不可忽略的问题,网速也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体验。

1. 5G和 2.4G网络

在组网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家庭用网设备一般要连接哪个频段的网络。5GHz和 2.4GHz都是Wi-Fi通信的主要频段,两者各有特色。手机、电脑、电视机等都是连接 5G网络,它具有频率高、传输速度快的特点,但其波长较短,因此穿墙能力相对较弱。而智能家居产品,比如智能门锁、窗帘电机、扫地机器人等,都是连接 2.4G网络,它的穿墙能力要优于 5G网络,不过传输速度比较慢。因此,在连接产品时应选择正确的网络频段。

5G和 2.4G网络对比

2.要想智能体验好,全屋网络先组好

很多用户对网络的认识还比较基础,比如玩手机、电脑不掉线,下载电影速度快,上网流畅等,对网络产品的认识也大多停留在路由器的上行下载速度上。

早期的很多智能家居建设并没有把全屋网络纳入进去,导致智能产品频繁掉线,尤其是很多Wi-Fi协议的产品,还被归因为智能家居的产品质量或联动问题。其实,只有把网络问题解决了,智能家居的体验感才会更好。

因此,全屋网络的规划是不可缺少的,我做智能方案的第一步就是规划网络,包括组网方式、产品选择、装修预留等。智能家居的网络规划,不仅要注意网络的上行下载速度,还要重点关注Wi–Fi覆盖的广度和同IP地址无缝漫游。

一些智能家居产品分布在家庭空间边缘处,比如智能电动窗帘机、智能晒衣架,还有一些产品会在全屋使用,比如扫地机器人,因此必须都在同一个IP地址下,才能保证正常使用。

智能产品掉线无法使用

网络规划图

3.家用组网网络搭建方式

基于全屋智能网络的特性,下面介绍两种主流的家庭网络搭建方式:有线网格(Mesh)和接入控制器+无线接入点(AC+AP),两者各有优缺点。

有线Mesh组网的特点是性价比高、灵活性强,方便后期升级,是我最推荐的家庭网络搭建方式。我自己 300 m 2 的工作室也是用路由器构建有线Mesh网络的。

AC+AP组网方式,在别墅、酒店和办公楼里比较常见,在大规模网络里优势明显,AC集成性能高、带机量大,靠网线供电,AP节点维护管理比较方便,但需要花时间管理。

目前,联通、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一直在力推的光纤入户(FTTR)组网也属于有线Mesh组网。FTTR组网的路由器用的是光纤,有线Mesh组网用的是网线,两者只在设备选择上有所区别。

有线Mesh和AC+AP组网方式对比

智能家居生态

智能家居目前已经发展到平台阶段,以小米、华为、苹果等公司为代表,涌现了一批面向家装用户的平台和品牌。作为智能用户,我们首先要选对平台,因为各平台之间相互排斥,选定之后再更换的成本会比较高,所以应对其有基本了解。

1.建议新手从三大生态中选择

智能家居生态,简单理解就是手机APP,即你用哪个APP就是使用哪个智能家居生态。如果选择了小米智能家居生态,就一定会用米家APP。目前,常见的智能家居生态有3个: 小米智能家居生态、华为生态和苹果智能家居套件 (HomeKit)生态, 95%的智能家居用户都在这三个生态中选择。

米家APP

华为生态

苹果HomeKit生态

当然,市面上也有影响力小一点的智能家居生态,比如绿米的Aqara Home、易来的Yeelight Pro,甚至一些家电品牌也入局了智能家居领域,比如美的的美的美居和海尔的三翼鸟。

如果你第一次接触智能家居,或者对智能家居还不太熟悉,那么我建议直接从小米、华为和苹果这三大生态里选择一个。

Aqara Home

Yeelight Pro

美的美居

海尔三翼鸟

2.性价比较高的智能家居平台

生态之所以叫生态,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内部的开放性,比如小米生态,不仅可以兼容小米自家的产品,还可以兼容其他品牌的产品。小米、华为和苹果这三大生态,各有各的优势。个人认为小米生态链的性价比最高,因为小米生态链中的品类齐全,不仅包含全屋智能产品,各种大小家电也可以接入其中。

苹果生态链的产品联动自由度高、自动化条件丰富,自适应调光和快捷指令都非常好用。

价格上限最高的是华为生态链,尤其是有线智能家居PLC,其成本高,而且需在装修前介入,限制较多。不过华为也做了一些单品突破,以及后装市场的无线智能产品,目前发展得也很好。

三大智能生态对比

3.双生态产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使用的手机系统不同,有安卓系统,也有苹果系统,因此想要打造小米和苹果双生态都能使用的智能家居系统,可选择的产品比较有限。如果预算足够,则可选择Yeelight Pro线下产品,其可支持双生态。

小米体系里一些单品可以支持双生态,比如小米智能门锁全自动Pro、小米1S台灯、青萍空气检测仪Lite、小米多模网关等单品。 注意:选择双生态产品时, 一定要选择支持双生态的网关。

小米 1S台灯(图片来源:小米官网)

小米智能门锁全自动Pro(图片来源:小米官网)

青萍空气检测仪Lite(图片来源:青萍官网)

通信协议

1.新手优选的通信协议产品

通信协议就是智能产品接入网络的方式,我们常见的协议有Wi-Fi、红外、蓝牙等,比如电视机、空调遥控器都是红外协议控制的,而智能家居领域目前主流的协议有Wi - Fi、蓝牙/蓝牙Mesh、Matter、ZigBee、星闪等。

Wi - Fi协议

蓝牙/蓝牙Mesh协议

Matter协议

ZigBee协议

星闪协议

建议新用户选择小米生态的蓝牙Mesh协议产品,其入门简单,使用方便,性价比高。智能家居产品的信息详情页和包装上都会标明两个信息: 一是支 持的生态, 比如支持小米、接入HomeKit; 二是协议, 比如蓝牙Mesh协议、ZigBee协议等。

产品生态信息

产品协议信息

2.协议和智能生态的关系

同一生态内有不同协议的产品,比如小米生态有蓝牙Mesh、Wi-Fi、Zigbee等协议的产品,华为生态也有Wi-Fi、蓝牙Mesh、星闪等协议的产品。不同生态内也有同样协议的产品,但因为生态的限制,虽然协议相同,但仍无法直接联动。比如,苹果HomeKit生态内ZigBee协议的产品不能直接和小米生态里Zigbee协议的产品联动。

因此我们在选择智能产品时,首先选同一生态的,其次看产品的协议,最后 决定需要配备什么网关。

网关

1.网关是必不可少的智能家居产品

大多数智能家居产品无法直接接入智能家居生态,因为智能家居产品都有对应的通信协议,比如Wi-Fi、蓝牙等。 网关就像一座桥梁,将智能设备接入智能 生态中。

网关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负责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控制,也是独属于智能家居设计的设备,因此打造全屋智能家居系统绕不开网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智能产品都需要网关,比如Wi-Fi协议的产品,可以直接接入家庭中的 2.4G网络,不需要网关。

网关的桥梁作用

网关分为内置网关和独立网关。内置网关,比如小米智能家庭屏Pro8内置了蓝牙Mesh网关,主要负责设备信号的中转,而独立网关可以进行本地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因此建议在家庭中配置独立网关。

智能家庭屏(图片来源:小米官网)

2.要想体验好,一定要配置中枢网关

在智能家居里,中枢网关的主要作用是管理、协调、调度设备等,是实现本地化场景,存储和调用数据必不可少的产品。小米生态的中枢就是小米中枢,苹果HomeKit生态里,HomePod、HomePod mini以及Apple TV也都是中枢网关。

小米中枢网关可以将接入的蓝牙或蓝牙Mesh协议、Wi-Fi 协议以及从网关下的 Zigbee协议设备的数据储存到本地。通俗说, 就是本地化的联动不会受到 外部网络的影响,直接在局域网内进行联动。

小米中枢网关

配置中枢网关实现本地化之后,有两大优势: 一是网络延迟可以忽略不计, 二是断网仍可使用。 这也是某些产品直接接入家庭网络联动不一定好的原因。

和本地化相对应的是云端存储,大概在三年前,几乎所有智能产品都在云端存储。当然,现在也无法完全避免云端存储,尤其是很多需要外界信息的联动,比如天气、日出日落等。

注意:设备接入中枢网关不代表就一定能进行本地联动,如果联动的其他设 备无法本地化,那么还是需要云端联动。

3.如果中枢网关连接的设备达到了上限,则建议配置备中枢

一个网关接的设备越多,就越考验它的负载能力,负载过重的话,网关就会崩溃。从网关或内置网关接入的设备一般不要超过 30 个,才会运行稳定。各品牌的主力网关,官方给出的接入数据是 200 多个设备,实际上如果超过 80 个设备,就可以配置备中枢或者第二个网关,这样家里智能产品的运转才会更加流畅。

易来 Pro S20 网关

如果超过负载,主力网关崩溃了,那么所有的设备都会掉线,需要重新配置,会影响正常使用。备中枢也是中枢网关,只是当一个家庭中配置第二个甚至更多中枢网关时,这些产品会变成备中枢。它们不参与计算,只起到信号补强的作用。优点是当中枢网关出现故障时,备中枢就直接替代中枢网关工作。

4.要想实现本地化,设备还可以接入从网关

由于中枢网关会有很多限制,比如受限于协议,小米中枢网关只支持蓝牙、蓝牙Mesh和Wi-Fi协议,不支持ZigBee协议。如果使用了ZigBee协议的产品,想要进行本地化,就只能接入小米中枢的从网关。

←智能多模网关(图片来源:小米官网)

从网关对应的是盲网关,是指能被中枢网关调度的网关,也能接入中枢网关,受中枢网关统一管理,也就是说接入从网关的子设备也能进行本地化联动。而盲网关正好相反,它就像是一个游子,无法被中枢网关控制,因此子设备只能进行云端联动。

如果觉得盲网关没有太大作用,那么配置了中枢网关之后可以手动关闭盲网关产品的网关功能,将设备接入其他从网关中即可。

从网关与盲网关

手动关闭盲网关功能页面截图

小贴士
根据产品协议确定网关类型

购买什么网关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而是由你前期想购买的产品决定的。每个产品都有对应的协议,根据协议选择支持这些协议的网关就好。大部分独立网关都支持多种协议,但内置网关一般只支持一种协议,根据智能家居方案选择即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网关,比如Wi-Fi协议的产品,这类产品直接配置好,添加到生态中即可。

搭建智能家居场景

1.智能家居场景搭建

智能家居场景的搭建非常重要,只有了解智能场景,才能知道智能家居到底能实现什么,同时再次明确我们的需求。当然,搭建智能场景也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 35 页图所示是我为一套4室2厅2卫的大平层业主设计的智能家居场景,涵盖了日常使用的常见场景。玄关区域有回家模式、离家模式,厨房区域有烹饪模式,客餐厅区域有就餐模式、观影模式、会客模式,卧室有起床模式、睡眠模式和起夜模式,书房有电竞模式。具体场景氛围见第 35 页图和第 35、36 页列表,也可以后期再添加一些个性化需求,比如聚会模式、工作模式等。

智能场景搭建

智能场景搭建

续表

客厅日常场景

餐厅就餐场景(图片来源:易来官网)

书房电竞场景

可能一些场景的变化或产品的联动,会让读者感觉奇怪,这是因为智能场景的设计因人而异,适合业主的才是最好的。此外,场景模式最核心的需求是呈现仪式感,关键是与之前的生活体验有所变化,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因此不喜欢仪式感的人很可能觉得多余,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设置即可。

如果刚开始接触全屋智能,对智能场景和产品不太了解,就可以直接按照上表进行设计。具体需要哪些产品才能实现以上场景,以及需要如何预留水电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将在第4章案例部分进行详细讲解。

2.智能场景的实现

想要实现理想中的智能场景,就要做好智能家居方案规划、产品选型、水电预留以及产品的安装和调试。方案规划不仅包含产品类型,还包括产品的摆放位置、搭配建议等。产品选型除了产品的外观、颜色要与家庭装修风格保持一致,还要注意产品的生态、协议,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等。

水电预留极为重要,因为装修完成之后,返工的可能性极低,所以应在前期做好功课。不过即便做了充分准备,也仍然会有遗憾,这一点装修过的业主都深有体会,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产品的安装和调试也不可忽视,不过不用过于担心。智能家居产品的安装相对比较简单,动手能力强的业主可以自己来操作。现场调试这一块需要多发现、多挖掘,大胆尝试产品的不同功能。

智能家居搭建流程 IDRbvmVwi42cfOLKX0syOuKZkxZnL0av+OEK/s+wheyNY8ZDS8sK2etKTKeeaTG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