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营建紫禁城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作品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含,对于这座辉煌城池的营建,其中的故事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朱棣通过使用武力夺取了自己侄儿的权利之后,先是定都南京,经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考量之后,他决定将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在北京建立首都,首先就需要建立一座辉煌的宫殿,由此,营建紫禁城就成为了迁都措施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朱棣下诏,以南京原有的宫殿为蓝本,在北京修建更加宏伟的宫殿,为了让皇帝满意,也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大小官吏倾巢而出,朝廷方面,调集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工匠,并且在各地收集贵的建筑材料,开始营建这座巨大的宫殿。

在建筑材料的筹备上,工匠们可谓呕心沥血,修建宫殿主体建筑需要的金丝楠木,主要采自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高山深谷,金丝楠木质地坚硬、纹理美观,有一种特殊香气,还可以防虫蛀,是建造皇城宫殿的绝佳材料,金丝楠木即使在今天也是价值不菲,深山中道路崎岖,运输极为艰难,为了将那些体积巨大的木材运到北京,修建宫殿的无数民夫们被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付出了无法估量的艰辛,尤其是在冬季,他们在路面泼水结冰,把金丝楠木放在旱船上,推着旱船缓慢前行,无数民夫因为劳累过度、环境恶劣而丧生,运输之路是无数平民的血肉铺就的,那些用于建造宫殿墙体和地面的城砖,同样十分珍贵。

最著名的是苏州烧制的“金砖”,这种砖因质地细腻、敲打之后会发出金石的声音,其烧制工艺十分复杂,从选泥、制坯、烧制到出窑,总共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用于营建的金砖烧制耗时近两年,每一块都充满了工匠们的血汗,稍有不慎,就会搭进去身家性命,中国古代的无数工艺品,其制作者通常都不会留下姓名,制作工艺由于需要保密,往往是家传,或者仅仅在皇宫内部为人所知,由此不知多少工艺在历史中消失不传,然而,在营建紫禁城过程中,部分匠人留下了自己的姓名。蒯祥就是其中的著名工匠之一,他出身工匠世家,擅长建筑设计,由他参与设计的皇城宫殿布局严谨,中轴对称,内外分明,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外朝,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构成内廷,这些建筑饱含者能工巧匠的独特构思。

紫禁城的建筑装饰同样精美无比,宫殿的斗拱、梁枋、门窗上雕刻着绘画精美的龙凤、祥云等图案,屋脊上的神兽栩栩如生,这些建筑装饰艺术价值极高,其上面的雕刻也仅仅是皇室成员,甚至只有皇帝本人才能享有,外人可能终其一生在当时也欣赏不到这样的建筑艺术,经过十余年的建造之后,紫禁城基本竣工,这座城池,是以朱棣为代表的皇室成员的骄傲,他们在这里发号施令,也是无数百姓民夫的噩梦,无论其建筑艺术如何,平民百姓在当时只能遥望,没有皇帝宣告,他们一生也不会踏进这里。

最终,我们看到的紫禁城拥有宫殿房屋九千余间,建筑群即为庞大,以其宏伟的规模、精湛的工艺和富有皇家特色的建筑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是我们传统历史文化的瑰宝。 gHlHKiJFZa+qrEDmhFyRywybHLSvMC05FetIBALRGvBvzCQKDYmaxMAVS9AgmV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