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史新编》,二百卷。明柯维骐撰。有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初刻本四十二册。日本有天宝六年(1835)刊本。
柯维骐(1497—1574),字奇纯,人称希斋先生,福建莆田人。明嘉靖二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未赴任。登第五十年而未服一日官,专心读书讲学著述,门生前后达四百余人。感于《宋史》“纂修者大半虏人,以故是非不公,冠履莫辨”,故“覃思发愤,远绍博稽,厘复订讹,举偏补漏,凡二十余年寒暑”,撰成《宋史新编》(黄佐序)。明沈德符称其写作时,“至于发愤自宫,以专思虑,可谓精勤之至”(《敞帚轩剩语》)。另撰有《史记考要》、《续莆阳文献志》及诗文集等。生平见《明史》卷二八七、《明史稿》卷二六八、《国朝献徵录》卷三二等。
《宋史新编》系会通宋、辽、金三史的纪传体史著。全书计一百八十万字,分为本纪十四卷、志四十卷、表四卷、列传一百四十二卷。另有嘉靖三十一年郑应旂颂、三十四年黄佐序、三十六年康大和后序各一篇。撰者援引蜀汉之例,以宋为正统,于瀛国公后将景炎、祥兴二主均列入本纪,而将辽、金置于外国,与西夏、高丽同列。是书本纪部分详录各朝诏令,叙事亦称严整;表、志内容提纲挈领,简明清楚;列传内容亦多推崇爱国言行,倡扬民族志气。撰者所作论赞,亦多有可取之处。是书内容对《宋史》多有纠谬补遗,清赵翼《廿二史劄记》中所列《宋史》疏舛,不少为是书所订正。清朱彝尊《书柯氏宋史新编后》曾称赞是书:“先是揭阳王昂撰《宋史补》,台州王洙撰《宋元史质》,皆略而不详,至柯氏而体稍备。”(《曝书亭集》卷四十五)
对是书改正《宋史》体例之举,《四库全书总目》曾予痛诋:“元人三史并修,诚定论也。而维骐强援蜀汉,增以景炎、祥兴;又以辽、金二朝置之外国,与西夏、高丽同列,又岂公论乎!大纲之谬如是,则区区补苴之功,其亦不足道也已。”(卷五十)对此今人王重民曾加以反驳:“金、元正统之争,在史学上虽亦有可讨论,然出之馆臣之口,仅是为满清张目,则完全失去客观地位矣。平心而论,是书诚不能比于叶隆礼、宇文懋昭,然方之萧常、郝经,未始不足为读《宋史》者之助。”(《中国善本书提要》史部纪传类)
《宋史新编》缺陷在于删节《宋史》原书过多,有损史料价值。对原书存在的疏舛,也有因仍未改之处,如《宋史》对程师孟重复立传,《钱端礼传》末云“孙象祖自有传”,而实无传,这些疏略亦为柯书所因袭。清钱大昕曾公允地评价《宋史新编》“用功已深,义例亦有深于旧史者。惜其见闻未广,有史才无史学耳。后之有志于史者,既无龙门、扶风之家学,又无李淑、宋敏求之藏书,又不得刘恕、范祖禹助其讨论,而欲以一人之精力成一代之良史,岂不难哉!”(《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八)
(陈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