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史

〔唐〕李延寿

《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始修,高宗显庆四年(659)成书。传世的最早刻本刻于元大德年间。另有明南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现通行1934年商务印书馆百衲本、1975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作者生平事迹见“南史”条。

《北史》的主要而直接的素材,来自北朝四书即魏收《魏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棻《周书》、魏徵等《隋书》。此外,李延寿还辅之以其父李大师为编史而收集的史料及当时所存各种野史杂记。

《北史》是一部贯通北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录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六朝的历史。记事自北魏拓跋珪登国元年(386)始,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隋为唐灭,计二百三十三年间史事。其中魏十三代一百四十八年,北齐六代二十七年,北周五代二十四年,隋三代三十七年。举凡这一时期北朝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科技、军事等情况均有记载。此书的本纪依朝代分叙,《魏本纪》还上溯到拓跋氏先祖事迹,并记述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以后各帝的事迹。列传的编纂方法与《南史》同,所记人物贯通魏、齐、周、隋,一般多以家传形式出现,少则二三代,多则七八代,如《北史·崔逞传》附传八世十七人。

《北史》是融有作者独特见解的史著。它对北朝四书所叙述的史事,从结构上进行了改动,重新编次并连缀之。对于北朝四书中普遍存在的避讳曲笔,以及诋毁南朝之语予以改定,对明显的史实错误予以改正。如《魏书》作者魏收以东魏为正统,而于西魏的历史阙而不书,《北史》则为西魏三帝立纪和权臣立传,还删除了对南朝人“夷”、“寇”的蔑称,对南朝书其国号。

《南史》增补了北朝四书未载的内容,增补最多的是西魏史事,主要据魏澹《西魏书》补入,在《魏本纪》、《后妃传》、《魏诸宗室传》篇中,增设了西魏文帝、废帝、恭帝三纪及各传,还补有梁览、雷绍、毛遐、乙佛郎、魏长贤、魏季景等人事迹,并在李弼、宇文贵等人传后,增写了有关西魏、北周军事制度的史料。书中还增加了不少南北交往之事,颇具史料价值。因此《北齐书》缺佚后,有关史事得赖《北史》补齐。

与南北朝“八书”相比,《北史》的缺陷类同于《南史》。如对“八书”删节过多,亦有失当之处;“八书”有志,而《北史》无志。所以“二史”和“八书”不能互代,并行于世。

《北史》成书后,因其卷帙稍简,抄写易成,与《南史》一起广为流传。有关《北史》的研究著作,有清赵翼《陔余丛考》、《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的相关部分,另有李清《南北史合注》、周嘉猷《南北史表》、李慈铭《北史札记》等。

(后志刚) 0kX5RmISK/xFckNa2ebZ2ZD15ntEU0dxrbZx7mDbuAiNgo8wGsSWdJ3j/xAwuFX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