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火遍全世界。那么,什么是人工智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探讨一下。
“人工”,顾名思义,是人创造出来的。那“智能”又是什么?从字面上看,“智能”应该包含了“智力”和“能力”两重含义,智力是认识世界的本领,能力则是开展各种活动的本领。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人工智能”是人类创造的智能体(机器或程序),用于模拟人类的智能。
现在,几乎大家能想到的各种应用场景,都已发展出了相应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知识问答、写文章、绘画、拍电影、创作音乐、翻译、编程、自动驾驶、医疗辅助、安防监控、智慧农业等。这样的人造智能体很多,人工智能的概念远比大家想象的宽泛。
名震天下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人工智能吗?是的。你可以和ChatGPT对话,让它写出一段条理清晰的文字,或者一首隽永的诗歌,甚至可以让它作出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智能手表是人工智能吗?是的,它可以监测用户的心率、血氧、运动轨迹、睡眠质量等数据,自动分析人体的健康状况,随时为人们提供服务,部分具备了医生的能力。甚至一个简单的智能红外线报警器,也可以算是一种人工智能,它可以精准地感应到人的存在。
世界上还有很多并非人类制造的智能体。比如,蜜蜂能够采集花粉和酿造蜂蜜,植物能够根据阳光调整叶子的方向,蚂蚁能够有组织地进行食物采集,猎犬可以帮助猎人追踪、搜寻猎物,等等。这些“智能”不是靠“人工”实现的,是通过神经系统和生物结构来实现的,因而被称为“生物智能”。
人工智能和生物智能有显著的区别。生物智能是基于自身的神经系统实现的智能,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化进行认知和动作,需要大量的生物能量。人工智能则是使用计算机系统实现的智能,依赖硬件和软件,从数据学习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需要电力提供能量。由于生物智能依赖于碳水化合物,因而它又被称为“碳基”智能;而人工智能依赖于计算机芯片(主要成分是硅),因而它又被称为“硅基”智能。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多种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完成许多烦琐的任务,解放了人的脑力和体力。比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应用,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应用,可以让城市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人工智能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在医疗诊断、金融风险评估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图像内容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中,很多人工智能已经展示出超越人类的能力。图1.1这幅绘画作品是由人工智能软件创作的,它比大多数普通人的绘画都更具想象力。
图1.1 人工智能绘制的卡通人物(资料来源:OpenAI官网)
然而,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具备通用性,无法在所有领域都实现人的智能。在逻辑推理、数学计算等方面,人工智能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扰,无法完美地处理异常或错误。图1.2这个例子中,一个错误的问题成功地诱导人工智能大模型给出了错误答复。我们向ChatGPT提问“哥哥的哥哥为什么叫大伯”,于是大模型先入为主地认为“哥哥的哥哥就是大伯”,并对此进行一系列错误的解释说明。这种问题在现代大模型中时常会发生,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GPT—4o对该问题已经给出了正确的解答)。当前,追求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简称AGI)是许多研究者的梦想,即让机器具备人的所有智慧能力。
图1.2 与GPT—3.5对话,显示人工智能在逻辑推理方面存在不足(资料来源:OpenAI官网)
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例如,人工智能系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数据,这可能侵犯用户隐私或用户权益;人工智能技术也有可能被用于网络攻击、黑客行为等非法活动;人工智能算法的决策过程,可能还存在严重的错误或偏见。如何避免人工智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全世界重点关注的问题。
总的看来,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解放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当然,我们也要关注并解决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对于人工智能,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看法,上述关于人工智能的描述不一定完全准确,你心目中的人工智能又是什么样子呢?你希望人工智能为你做什么事情呢?只要我们敢于想象、敢于探索,一切都有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