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远程管理工具

服务器一般不会放在本地机房,而是会放在远程机房中,这时我们要登录管理服务器,不可能总是扛着键盘跑到远程机房中,进行服务器管理,这样做的效率太低了。服务器管理,主要是靠远程登录管理来完成的。

在Linux中远程登录管理,服务器端主要使用的是SSH协议,客户端主要使用的是远程登录工具,如Xshell、SecureCRT等工具。我们在以后的实验中,会把虚拟机当作服务器端,而把真实机当作客户端。这时Linux的虚拟机需要启动SSH服务,此服务Linux默认已经启动,可以连接。我们需要配置的是在客户端(真实机)中安装Xshell、SecureCRT等工具。

注意: 要想正确连接远程管理工具,需要服务器端(虚拟机)正确地配置IP地址,并正确地配置虚拟机网络连接模式。

2.5.1 远程连接工具介绍

1.安全漂亮的Xshell

Xshell是目前最常用的远程管理工具,自带免费的家庭版本,只需要在官网下载注册一下用户名和邮箱即可。

Xshell工具最大的优点是有免费的家庭版,足够我们使用,笔者推荐使用此工具,本书之后的实验也会使用Xshell工具。

2.功能强大的SecureCRT

如果需要一款功能强大的远程管理工具,那么笔者强烈推荐SecureCRT,它将SSH(Secure Shell)的安全登录、数据传送性能与Windows终端仿真提供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配置性结合在一起。

比如,管理多台服务器,使用SecureCRT,可以很方便地记住多个地址,并且还可以设置自动登录,方便远程管理,效率很高。缺点是SecureCRT需要付费,不付费注册不能使用。

除了这两种远程连接工具,还有其他类似工具,大家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工具,不用强求。

2.5.2 虚拟机桥接模式配置

在2.1.3节中,我们已经介绍了虚拟机三种连接模式的基本情况。表2-1中,也总结了三种连接模式的区别。

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桥接模式的配置步骤。

1.查询真实机IP地址

当设置为桥接模式时,虚拟机是利用真实网卡对外通信的,相当于虚拟机和真实网卡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局域网通信的基本要求是,IP地址的网段必须一致。我们需要检查一下真实网卡的IP地址,在配置虚拟机IP地址的时候,虚拟机的IP地址网段必须和真实机的IP地址网段一致。

在Windows的搜索栏中输入cmd,打开命令行界面,然后执行ipconfig命令,可以查询Windows网卡的IP地址,如图2-66所示。

图2-66 ipconfig命令

注意: 这是Windows的命令。我们可以看到,笔者的计算机使用的是无线网卡,此网卡的IP地址是192.168.50.147(方框标识位置)。

查询真实机网卡IP地址的目的是在局域网内进行通信,需要IP地址的网段必须一致,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IP地址的前三组数字(当前是192.168.50)必须一致。因此,我们需要先查询真实机的IP地址,以便后续配置虚拟机的IP地址。

注意: 每台计算机真实机的IP地址都不一样,因此,需要查询之后确定。

2.设置虚拟机网络连接模式:桥接模式

(1)设置虚拟机网络连接模式为桥接模式。

打开虚拟机→点击“虚拟机”→“设置”→“网络适配器”→选择“网络连接”为“桥接模式”,如图2-67所示。

图2-67 网络连接设置为桥接模式

注意: 不要忘记点击“确定”按钮。

(2)桥接到指定网卡(无线网卡或有线网卡)。

我们已经解释过了,桥接模式虚拟机会利用真实网卡对外通信。但是我们的计算机有几块真实网卡呢?现在我们主要使用的是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一般拥有两块真实网卡,一块有线网卡,一块无线网卡。

那么,虚拟机对外通信到底会使用有线网卡,还是会使用无线网卡?答案是:“自动”!也就是说,虚拟机会自动检测你的真实机使用的是哪块网卡,如果检测到使用有线网卡,虚拟机会使用有线网卡;反之,会使用无线网卡。

但是,自动检测非常不准确,经常会导致虚拟机不能进行正常网络通信,因此我们需要手动指定桥接的网卡。如果你的真实机正在使用有线网卡,虚拟机需要桥接到有线网卡!如果真实机正在使用无线网卡,则虚拟机需要桥接到无线网卡!

笔者的真实机主要使用的是无线网卡,我们来配置虚拟机如何桥接到无线网卡:打开虚拟机→点击“编辑”→“虚拟网络编辑器”→“更改设置”(得到管理员权限),如图2-68所示。

图2-68 虚拟网络编辑器

其中,VMnet0就是桥接网卡,我们能看到桥接模式默认显示“已桥接至:自动”。自动选项容易出问题,我们需要手动桥接到无线网卡(如果您的计算机使用的是有线网卡,则需要桥接到有线网卡),如图2-69所示。

图2-69 桥接到无线网卡

笔者的无线网卡名称是“Inter(R)Wi-FI 6E AX211 160MHz”,点击“选择”按钮,不要忘记点击“确定”按钮。

不同计算机的无线网卡名称不一样,可以在Windows的“网络和Internet设置”中查询。

3.配置虚拟机的IP地址

(1)虚拟机IP地址信息。

计算机连接网络,需要正确地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地址”这四个网络地址信息。在笔者的计算机中(不同计算机配置会发生变化),这四个网络地址可以这样配置。

·IP地址:192.168.50.148。IP地址的前三组数字192.168.50(大家自己的真实机查询出网段是什么,这里就配置什么,每个人不一样),必须和真实机一致,这也是提前查询真实机IP地址的原因。最后一组数字148,不能和局域网内其他计算机相同,可用范围是1~254(0是网络地址,255是单网段广播地址,都不能使用),否则四组地址都一样,会发生IP地址冲突。

·子网掩码:255.255.255.0。如果不进行子网掩码划分,那么C类IP的默认子网掩码就是255.255.255.0,大家都按照此配置即可。

·网关:192.168.50.1。网关一般是当前网段的第一个IP(就是Wi-Fi路由器的IP地址)。网关的网段(也就是IP地址的前三组数字)必须和真实机网段一致。

·DNS地址:8.8.8.8。DNS地址可以自行配置,只要能用即可。

(2)nmtui工具。

在Linux中,永久配置IP地址信息,需要修改网卡配置文件/etc/NetworkManager/systemconnections/ens33.nmconnection,但是根据我们当前所学的知识,还不能手动修改此网卡配置文件。

那怎么办呢?Linux准备了窗口模式的工具来配置IP地址,方便使用。从CentOS 7.x开始,网卡的图形化配置工具从setup变成了nmtui工具。在低版本的CentOS 7.x中,最小安装并不包含nmtui工具,需要单独安装NetworkManager-tui软件包;而在Rocky Linux 9.x中,nmtui工具已经安装了,不再需要手动安装。

在Linux命令行中,直接运行nmtui工具,会开启一个图形化工具,如图2-70所示。

图2-70 nmtui界面

在这个工具中,有以下几个选项:

·Edit a connection(编辑连接):这就是配置网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的地方。

·Activate a connection(启用连接):这是激活网卡的选项。

·Set system hostname(设置系统主机名):这是设置系统主机名的选项。

我们选择“Edit a connection(编辑连接)”,会进入网卡选择界面,如图2-71所示。

在Rocky Linux中,网卡默认文件名为“ens33”,在网卡上按回车键,会进入编辑连接界面,如图2-72所示。

图2-71 网卡选择

图2-72 编辑连接

在编辑连接界面中,与Windows类似,配置合理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等网络参数。我们只需要修改以下三个位置即可(方框标注位置)。

·IPv4 CONFIGURATION(IPv4配置):这里配置网卡连接方式,从“Automatic(自动配置)”修改为“Manual(手动配置)”。

·Addresses(IP地址):这里配置合理的IP地址,但是子网掩码采用了“/24”的方式表示,“/24”代表的就是255.255.255.0这个子网掩码。“/24”是网络设备对子网掩码的标准表示方式,代表连续的24个1(255换算成二进制是11111111,3个255就是24个连续的1)。这里还要配置网关和DNS。

·Automatically connect(自动连接):这里代表的是激活此网卡的意思,按空格选择。如果选择了这里,一会儿就不需要单独激活了。

配置完成之后,按“Tab”键选择“OK”按钮,会返回“网卡选择界面”,再选择“Back”按钮,会返回“nmtui”界面。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Automatically connect(自动连接)”,就不用单独激活网卡了,选择“quit”按钮,返回命令行界面。

(3)读取网卡配置文件,生效IP地址。

接下来需要执行以下命令:

(4)使用Xshell登录Linux。

打开Xshell工具,选择工具栏中“文件”选项→点击“新建”,打开“新建会话属性”对话框,如图2-73所示。

图2-73 “新建会话属性”对话框

在此界面中,主要编辑以下内容(方框标注位置)。

·名称:用于区分不同的远程连接,可以自定义。

·主机:指定被连接主机的IP地址。我们这里需要连接虚拟机,因此指定的IP是192.168.50.148。

接下来,点击“用户身份验证”选项,如图2-74所示。

图2-74 “用户身份验证”选项

在这里,我们输入Linux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连接”按钮就可以登录Linux系统了。第一次登录的时候,需要下载Linux的公钥,点击“接受并保存”按钮即可。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Xshell来远程管理Linux虚拟机了。远程工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调整字体大小、调整背景颜色,以及从真实机复制粘贴数据。这些功能都是非常常用的功能,而且并不难理解,此处不再赘述,大家自己来研究一下吧!

总结一下桥接模式的配置步骤,共三步。

·查询真实机IP地址。

·虚拟机网络连接模式设置为:桥接模式。

·设置虚拟机IP地址。在设置时注意虚拟机IP地址网段必须和真实机IP地址网段一致。

Xshell工具的使用是远程工具的使用,可以不把Xshell工具的使用当成桥接配置的步骤之一。

2.5.3 虚拟机NAT模式配置

我们来学习一下虚拟机NAT模式的配置方式。刚刚我们总结了桥接模式的配置步骤,其实NAT模式的配置步骤和桥接模式基本一致,只是细节位置不一样,我们来学习一下。

NAT模式的配置,也是三个步骤。

(1)查询VMnet8的IP地址。

我们已经知道,NAT模式连接的是VMnet8网卡,如果使用NAT模式,虚拟机的网段需要和VMnet8的网段一致,而不再是真实网卡了。

需要大家查询VMnet8的IP地址的原因:每个人计算机中的这个IP地址都是不同的,需要按照大家查询出的地址配置,不能照抄笔者的配置。

这时就需要查询VMnet8网卡的IP地址,查询方法同样是在Windows命令行界面中执行ipconfig命令,如图2-75所示。

图2-75 VMnet8的IP地址

我们可以确认VMnet8网卡的地址是:192.168.112.1(方框标注位置)。

(2)虚拟机网络连接模式设置为:NAT模式。

打开虚拟机→点击“虚拟机”→“设置”→“网络适配器”→选择“网络连接”为“NAT模式”→“确定”,如图2-76所示。

(3)设置虚拟机IP地址。

这里需要注意,我们设置的虚拟机IP地址网段,必须和VMnet8的IP地址网段一致。也就是说VMnet8的IP地址是192.168.112.1,那么虚拟机的IP地址的前三组数字,必须是192.168.112,但是最后一组数字范围是3~254(1被VMnet8占用,2被网关占用)。

下面是笔者打算配置的IP地址信息。

·IP地址:192.168.112.148。每个人的网段不一样,需要按照你查询出的VMnet8地址配置网段。

图2-76 NAT模式

·子网掩码:255.255.255.0。这是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如果不进行子网掩码划分,就采用这个掩码。

·网关:192.168.112.2。这是虚拟机自己决定的,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就是“2”这个IP。

·DNS:8.8.8.8。这个DNS地址可以按照习惯自定义,如果你不知道它的作用,照此进行IP配置即可。

设置如图2-77所示。

图2-77 NAT模式地址

配置完成之后,同样需要执行启动网卡的命令:

这时NAT模式连接就配置完成了。由于IP地址发生了变化,Xshell需要重新建立连接,才能重新连接。

仅主机模式配置和NAT模式基本一致,只是连接的网卡变成了VMnet1网卡,因此需要查询的地址变成了查询VMnet1的地址。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了。 IHdrQ1kWx3RGzo4GnIwWME6J5tbrQmkWH6sg1PX5K+10g5oGLL1ZqcVGJM9eRI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