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文明的火种从结绳记事跃升至智能算法,当经济活动的载体从丝路驼铃演进为数字平台,我们正站在文明形态裂变的历史拐点。数字技术以数倍于蒸汽机革命的加速度正在重构世界秩序,在这场攸关国运的时代竞渡中,中国在技术自强与制度创新的同频共振中,在市场活力与政府引导的协同博弈里,开辟出了一条具有文明基因的数字崛起之路。站在百年变局的历史坐标系上,本书凝聚笔者近廿载政产学研界的深入观察,试图在数字大潮的奔涌中锚定演进规律,追寻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的战略密码。
综观全球版图,数字经济领域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美国凭借硅谷创新生态铸就技术霸权,欧盟借助《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输出规则话语权,而中国依托十四亿人口的市场纵深、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在应用创新与基础研究的双轮疾驱中不断筑牢发展根基。这种文明级的路径分野在产业实践中得到史诗级诠释,中国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以及消费互联网领域构筑起坚实的应用矩阵。
在这片东方热土上,我们见证了集成创新如何锻造技术闭环,目睹了全产业链协同如何形成产业闭环,亲历了移动支付、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助推商业闭环的跃迁,通过构建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和以“三法两条例”为代表的数据安全制度体系锻造了制度闭环。这四个闭环如同数字经济的DNA双链,在螺旋升腾中释放改变数字文明进程的磅礴力量。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宏大叙事中,我们既看到了城市智慧中枢日均处理百亿条数据的治理奇迹,也直面数据孤岛难以破壁的现实困境。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攻坚,其本质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对话——既需要构建政府主导的数字基座,更需培育市场驱动的运营生态。这种辩证思维同样贯穿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这些实践印证着数字化转型的真谛:技术是骨骼,人才是血脉,组织文化才是灵魂。
平台经济的勃兴,谱写了数字经济最具张力的诗篇。它既创造了两亿个灵活就业岗位,催生了“农地云拼”助农销售的新模式,也在飞速发展中遭遇了挑战,需要全方位回应国家和社会对平台的期待。未来,在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蓝图中,平台企业必将继续肩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驱动者角色,并成为连接数字文明的新纽带。
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的变量叠加,正在触发产业变革的链式反应。当国产大模型的参数规模突破万亿,中国大模型方阵已在数字政务、精准医疗、智能创作等领域迅速发展。场内交易市场、数字化转型市场、平台经济市场等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加速形成,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不断释放。十四亿人口产生的数据洪流、几千万工程师的智力资本、全球最大规模的应用场景,正通过新型举国体制转化为改变游戏规则的竞争优势。
放眼寰球,“数字丝绸之路”的壮阔图景已经展开。中国正以“数字基建为舟、治理规则为帆、发展经验为舵”的组合方略,不断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力图以技术普惠消除全球数字鸿沟。面对数据跨境流动的阻滞以及国际合作动能的局部衰退,我们应避免过度追求绝对安全而忽视发展需要,而应在数据跨境政策试点、点对点监管协同等方面探寻破冰之路。
数字经济的星辰大海,既需要仰望星空的思考者,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开拓者。谨以此书献给所有致力于数字化发展的实践者,愿这些源于东方大地的思考,能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文明注脚。让我们携手在数字世界刻下新的文明刻度,让技术的温度温暖人类共同的家园。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肖坦、章书、霍鹏、刘骏、王刚、邓杰汉、陈吉栋、史梓笙、姜琬馨、李香丽、王京羿等给予了支持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纰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