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概述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是指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上,以音频、视频等形式担任主持工作,与观众互动的人员。他们在节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负责组织和管理在线交流,引导嘉宾和观众的讨论方向,同时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自我表达。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丰富的表演技巧,同时,还需要对新媒体平台的特性和观众需求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工具,以及具备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

1.3.1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主持人的工作职责范围及工作方式划分,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可以分为单一型主持人、参与型主持人、主导型主持人和独立型主持人。

·单一型主持人是指不介入其他制作环节,只处于面对观众进行传播的最后一环,且基本处于单一语境下的单向传播状态的主持人。其在节目里只负责播稿件串联词或背稿件串联词,基本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参与型主持人则是指参与节目的采、写、编、播等各个环节,与其他编辑、记者共同完成节目制作的主持人。

·主导型主持人兼任节目制片人或节目监制,掌控节目制作权、栏目财权,有的还有用人权,在栏目组中起组织领导作用。

·独立型主持人可以独立承担整个节目的采、写、编、播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几乎是节目的唯一制作人。

(2)根据节目类型或节目形态划分,新媒体节目主持人还可以分为: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人、教育服务类节目主持人、体育竞技类节目主持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等。

1.3.2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与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的对比

1.新媒体节目主持人与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的相同点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与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在职业素养、语言表达和节目掌控等核心技能上有许多相同点,他们都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技巧及对节目进程的精准把控能力。新媒体节目主持人与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说普通话的要求相同

语言是主持人向观众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工具,所以严密且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精准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是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更是主持人展现自身主持艺术的直接形式与途径。所以,不论是新媒体节目主持人还是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都要具备最基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这是强化自身主持艺术,促使自己能够在主持人道路上长远发展的基础。

(2)对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同

敏捷的思维能力是主持人的主持艺术中的重要内容。主持一档节目,尤其是直播节目或现场活动时,具有太多的不可预测性因素。当遇到突发情况时,主持人要快速反应,及时应对,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巧妙地化解,避免出现僵局、冷场的情况,尽可能维护好节目或活动现场的良好氛围。在新媒体背景下,为了强化节目与观众间的关系,提升节目的关注度,众多节目及主持人都在强化观众互动环节。

(3)对形象语言艺术的要求相同

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通常是最先映入观众眼帘的,之后是节目形象,媒体形象则是最后被观众感知的。形象语言指的是主持人通过自身的形象将信息传递给观众的一种无声语言,不仅可以增强观众对主持人及节目的认知,还能从侧面宣传该节目。不管是新媒体节目主持人还是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都要通过自身的服饰、妆容、形体等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塑造一个优秀、独特的形象,并将其作为品牌形象的一部分传递给观众。在当前日益激烈的新媒体竞争环境中,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只有在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同时,彰显独特的形象语言艺术,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否则在信息碎片化、观众选择越来越视觉化的当下,其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

2.新媒体节目主持人与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的不同点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与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在一些方面也展现出鲜明的不同点: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借助网络平台的即时性,与观众形成更紧密的互动;而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则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传递更为稳定和专业的节目内容。新媒体节目主持人与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表达艺术水准不同

讲好普通话是对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和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主持艺术中的共性内容。但是从深层次来讲,新媒体节目主持人与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表达艺术水准上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首先,在讲普通话方面,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尤其是在新闻节目中,发出的每一个声音、说的每一个字都要清晰、明朗,避免因口齿不清或口误让观众产生误会。但是相比之下,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表达艺术水准上面临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讲好普通话,哪怕在节目中适当使用方言,或者吐字、发音并不是十分清晰,也是允许的。例如,部分电子竞技游戏主播不仅发音不准确,其表达的内容有时也难以让观众理解,但这不妨碍其被观众喜欢。此外,在语言表达艺术水准上,新媒体节目主持人更加注重对当前网络热词、当红关键词的使用,追求能够引领并跟随语言发展潮流,而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在这方面则显得比较保守,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其对观众的吸引力。

(2)个性形象魅力不同

不管是新媒体节目还是传统媒体节目,都是面向众多观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没有个性的节目很难长久地受到观众的喜爱。而节目的个性一般要依靠主持人来建立并呈现给观众,因此主持人积极打造个性形象魅力是节目成功的必由之路。但是对比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及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艺术可以发现,双方在个性形象魅力方面有所不同。相比较来说,新媒体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形象魅力主要体现在娱乐性方面,主持人要具有犀利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更幽默,这样才能吸引观众。而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一般会更加注重提升文化修养、语言表达能力、控场能力等专业素养,致力于打造专业素质过硬、文化内涵深厚的个性形象魅力。例如,任鲁豫、尼格买提、龙洋等,他们的个性形象魅力都离不开其较高的专业素养的支撑。

(3)控场艺术不同

控场艺术,顾名思义就是控制节目现场的艺术,不管是新媒体节目主持人还是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控场艺术,这是主持人主持艺术的必备内容。但是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和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在控场艺术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时间控制和节奏控制两方面。

在传统媒体节目中,受播出时间的限制,主持人需要具有较强的时间和节奏控制能力,否则会影响节目开展。而相比之下,新媒体节目因其播出时间的可控性和播出平台的宽松性更强,所以主持人在时间及节奏控制上显得比较轻松,这也是部分网络综艺节目在每期节目的播出时间上略有差异的原因。

(4)掌控力不同

主持人从上场的那一刻起,就要发挥好“进度条”的作用。在传统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应该是节目进度的引导者、内容的充实者、气氛的烘托者、时间的调控者。主持人在进行主持活动时,要以电视节目的主题为导向一点点推进,不能偏离主题,察觉到不对劲时,一定要将话题引到主题上去,同时节目的每一个环节的节奏、节目嘉宾间的关系、临时突发状况等也要在掌控范围之内。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较为注重对以下3个方面的掌控。

第一,要“控”自己的思想。主持人要明确节目开展的意义,在主持过程中要做到自身思想与节目所要传达的思想一致,要主动地向观众输出。

第二,要“控”整个节奏。节目中的嘉宾、观众等其实都背负着自己的“使命”,需要按照预设的节奏行动。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会有自己的思想,有时也会因为紧张而忘记流程。这时主持人就要发挥自己的掌控能力,将零散的资源进行整合,适时地打断、引导,从而确保节目的顺利进行。

第三,要“控”观众。在节目中,观众和主持人之间会互相影响,主持人的串词能够影响观众的情绪,观众的一举一动同样会影响主持人的发挥。这就要求主持人的思想不能局限在舞台上,对观众也要有所倾斜,即主持人要一点点引导观众,将节目宗旨一点点传递给观众。

新媒体主持人更加灵活,与观众的互动相对更多。新媒体主持人是直接与嘉宾、观众对接的,且有的节目是现场直播,这也就加大了新媒体节目主持人控场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难度。因此,这就对主持人在节目立意体现、话题设置与引导、时间与节奏控制方面的要求较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微小举动就有可能被人们捕捉、无限放大,所以主持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举动,不断观察场上的环境、气氛,合理组织语言。但是,不管是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还是新媒体节目主持人,最需要注意的都是在场上的“灵活劲儿”。只要做到不死板,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持警惕,主持人在场上就能越来越游刃有余。

(5)个性发挥空间不同

有个性的人让我们记忆犹新,同样,有个性的主持人能在无形之中慢慢地给节目带来人气,渐渐地将节目的个性展现出来。《爱情保卫战》是一档关注婚姻、爱情生活的电视节目,该节目主持人对问题拿捏得很到位,分析得一针见血,一直以犀利、冷面的形象著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有个性的“服务员”,该节目一时间引得无数粉丝追捧。

但是,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因受众等多因素限制,其个性的发挥空间是很有限的,而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在这方面有较大优势。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在对自己人设的打造上更加主动,基本上不受节目发展方向和定位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鲜明的特点。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增强了新媒体节目的识别性,节目内容一般会受新媒体节目主持人风格或气质的影响,进而打上其特有的“标记”,让人一提到某某主持人,就会联想到相应的节目。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慢慢摸索出自己的主持风格,使得自己的新媒体节目在众多网络视听内容中脱颖而出,进而可以收获很多网络中受自己风格吸引的粉丝,从而占有一席之地,吸纳更多的固定粉丝。

(6)聊天能力不同

聊天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是人们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散文家朱自清曾经说过:“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这充分说明会聊天的重要性。

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要关注嘉宾的心理状态,要让嘉宾在感到最舒服的时候向自己吐露心扉;然后要学会判断,了解嘉宾为什么想说,为什么不想说,并且在做这些判断时不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当谈话气氛不对而主持人又察觉不出嘉宾想要改变话题,或者嘉宾看不到主持人有改变话题的能力时,嘉宾就会丧失谈话的兴趣。

相比之下,对于新媒体节目主持人而言,聊天能力虽然与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的聊天能力具有共性,但其独特的内容传播使聊天变得又有所不同。首先,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在聊天时不仅要与嘉宾互动,而且还要时刻关注屏幕上的弹幕、留言、数据等,及时回复观众的问题;其次,新媒体节目主持人说话要带人情味,也要结合一些“潮流词汇”;最后,新媒体节目主持人要能快速切换身份,以适应不同的场合、嘉宾,以及观众等。

案例分析 “聊”出来的新媒体节目《圆桌派》

《圆桌派》(见图1-2)这档节目实实在在地从生活出发,每一次选的话题都是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这档节目邀请的嘉宾中没有哪一位是好为人师的,主持人和嘉宾就像三五个好友聚在一起谈天论地。

图1-2 《圆桌派》

“聊”一直是这档节目的核心:跟文化人聊天,跟会聊天的人聊天;谈到某一热点话题,以发散思维进行分析;注重信息的多维度,“脑洞”大到无法想象。

我们再来看看这档节目的主持人采用的会话模式,它是非常有意思的。主持人其实有双重身份,既是会话者也是主导者。有时整个场上十分安静,主持人就会采用点名的方式让嘉宾接话,很自然地缓解尴尬;在谈话中有时嘉宾的“脑洞”太大,谈话内容有点偏离主题了,出现了嘉宾曲解主持人的提问或答非所问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主持人引导嘉宾的思路。主持人及时地对嘉宾进行反馈,通过眼神、表情,以及“嗯”“对”等词语,就能调动嘉宾的情绪,从而起到优化节目效果的作用。节目的结尾通常伴随优美的曲子,但是主持人往往不会打断嘉宾们的谈话,而是选择继续倾听,这可谓是一种相当随性的结束方式了。在这一点上,传统的电视节目是比不了的。

“聊”,一直是主持人坚持的东西。无论是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还是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在聊的时候都一定要聊出深度,不断挖掘问题的本质,不能只是局限在问题的表面。同时,主持人也要有选择地探究问题,对问题要有辨别的能力,知道哪些问题该深挖,对哪些问题的挖掘应适可而止。

1.3.3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技能与素质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是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复合体:从功能上说,新媒体节目主持人集策划、制片、编辑、编导、记者、品牌推广人员、产品经理等的职能于一身;从定位上说,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又是具有鲜明特色标签的专业人士,需要根据节目主题或事件内容准备相应的图文、视频等信息,及时了解并处理稿件中的敏感信息,避免出现不当言论及政治错误。在一些情况下,他们还可能要参与节目的策划、录制和后期制作。新媒体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一般如下(更多的内容将在第2章着重讲解)。

·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新媒体节目主持人需要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和流利地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新媒体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在节目中与嘉宾和观众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优秀的沟通能力和互动能力:新媒体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和互动能力,能够与观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调动观众的情绪和参与节目的积极性。

·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新媒体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以便在节目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良好的个人形象:新媒体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形象,以便在节目中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时代在变化,新媒体节目主持人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不足,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同时还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通常来说,新媒体节目主持人要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系统地学习新闻写作的规范,掌握主持人的基本功,提升自己的新闻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r403ZZGhjoowtCI0jEKG8uvN9+B8Tmob6S5HMWzxIq2ClRyk4KsK+QWkMys6XR+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