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容提要

中医历来重视情志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强调人体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一体的整体观,契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中医历代医家对情志病的研究内容丰富、疗效确切,研究好、利用好这些成果对现代临床和基础研究意义重大。

焦虑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一种以暂时性或持续性情绪紧张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运动障碍、睡眠障碍等症状的神经症。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较低治愈率等特性,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根据焦虑症临床表现,现代医家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学“奔豚”“恐证”“惊病”等范畴。以现代医学对焦虑症的诊断依据为标准,从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研究中医古籍文献,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对焦虑症的认识,获悉古今对焦虑症描述方式上的差异,从而丰富中医文献学和临床精神病学,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焦虑症都有一定借鉴价值。

本书系统挖掘了先秦至清代的中医典籍,全面而细致地梳理与焦虑症这一现代心理疾病相契合的古代中医病证名描述。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临证各科、医案等。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文献参考价值和临床研究价值。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医在应对现代心理疾病方面的深厚底蕴与独特的魅力,还能为现代临床治疗焦虑症提供参考与借鉴。 ftH2zghY0hwpzz45jnJ5SiaiUIA+TZ/zrnsEuPNAbTGtOXyax1H+8OZqIo4Y+U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