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 金银花(包括金银花叶、金银花子;制药金银花炭、金银花露)、忍冬藤

分别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叶、果实和茎枝。陶弘景因其植株“凌冬不凋”,记之忍冬。

金银花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又名“银花、双花”。

[性味归经] 甘,寒。入肺、心、胃、脾经。

[功能]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 痈肿疔疮、丹毒、肿毒,瘰疬,痔漏,热毒血痢,喉痹,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金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故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为外科常用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芪、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亦可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现代研究] 金银花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有机酸、醇类、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其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较多,主要有芳樟醇、双花醇、棕榈酸、棕榈酸乙酯等。其中鲜品以芳樟醇为主,含量高达14%以上,芳樟醇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此外,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也是金银花抗菌的有效成分。三萜皂苷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金银花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抗菌谱极广;对人型结核杆菌和钩端螺旋体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有灭活作用;有抗内毒素、抗炎、解热和抗过敏作用,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利胆保肝,还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现代临床中金银花单味煎汤服用可治疗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大叶肺炎、肺脓肿、细菌性痢疾、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肾盂肾炎、疔、痈、丹毒、脓疱疮等,还可治疗传染性肝炎。金银花汤剂眼浴可治疗卡他性结膜炎。金银花局部使用可治疗急性牙周炎。以金银花为主药可治疗小儿口疮和钩端螺旋体病。金银花烘干研末加水保留灌肠可治疗婴儿腹泻。

异取辨析

由于其采集的部位不同,又有金银花叶、金银花子之分。

金银花叶 药用叶,又叫“忍冬叶”。功用与金银花相似。一般用量为15~30g,煎服。温性,药性缓和,能够理气止痛。金银花叶的止痛功效对于疝气痛、脏器痛等身体疼痛有格外有效的作用。食用金银花叶还可以调理腹泻肠道不畅问题,通气疏肝,散气止痛。

金银花子 药用果实。味苦,涩,微甘;性凉。功能清肠化湿,主治肠风泄泻,赤痢、痢疾,热毒肿疮等。内服:煎汤,3~9g。在麻疹恢复期,余热未清,可用银花子27g,焙干,研细,拌白糖适量,每日9g,分二次服,连服3日。形寒痢下腹痛者忌用。

异制辨析

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又有金银花炭和金银花露之分,功效也相异。

金银花炭 取净银花,武火炒至焦褐色。炒炭后寒性减弱,并具涩性,有止血作用,用于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引起的泻痢便血,常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亦可用于崩漏、吐血、衄血。

金银花露 系将金银花加水蒸馏制成。有清热解暑作用,可治疗小儿热疖、痱子等症,亦可作夏天饮料。忍冬叶也可蒸馏制成露,称“金银花叶露”,功用同上,唯稍逊于金银花露,但价格低廉。

忍冬藤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茎枝。

[性味归经] 甘,寒。入心、肺、胃经。

[功能]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主治] 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熬膏贴,或研末调敷,亦可用鲜品捣敷。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泄泻不止者禁用。

[现代研究] 忍冬藤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以绿原酸为代表的有机酸类、黄酮类、环烯醚萜苷类、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挥发油类等,还有单萜环苷类、倍半萜类及其他类化合物,有很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并有抗肿瘤作用,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光敏化作用,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并有轻度利尿、增加氯化钠排出作用,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脂。

忍冬藤单味使用可治疗肠梗阻,化脓性扁桃体炎;以忍冬藤为主药可治疗慢性肾炎、百日咳、急性盆腔炎、不育症;坐浴可治疗肛门瘙痒。

异取辨析

北宋以前,药用部位基本上是忍冬茎叶,有的去茎单用叶。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神效托里散,主治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毒等,方中用忍冬草(去梗)。宋代以前诸本草都记载忍冬,使用藤叶,没有单独用花者。

《本草正义》云:“今人多用其花,实则花性轻扬,力量甚薄,不如枝蔓之气味俱厚。古人只称忍冬,不言为花,则并不用花入药,自可于言外得之。观《纲目》所附诸方,尚是藤叶为多,更是明证。”

《本草纲目》云:“忍冬茎叶及花功用皆同。昔人称其治风、除胀、解痢为要药,而后世不复知用;后世称其消肿、散毒、治疮为要药,而昔人并未言及,乃知古今之理,万变不同,未可一辙论也。按陈自明《外科精要》云,忍冬酒治痈疽发背,初发便当服此,其效甚奇,胜于红内消。洪迈、沈括诸方所载甚详。”

《医学真传》云:“余每用银花,人多异之,谓非痈毒疮疡,用之何益?夫银花之藤,乃宣通经脉之药也。……通经脉而调气血,何病不宜,岂必痈毒而后用之哉。”

综上可知,金银花、金银花叶和忍冬藤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金银花味清气薄,偏于上焦善走表,善治风热、温病,托毒外出;金银花叶功效与银花相类,而忍冬藤亦相类,还擅长疏风通络,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作用。

古代医家以人体自身进行亿万次临床实践证明“花叶同效”。现代研究也证明,忍冬茎叶,尤其是叶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不亚于花。而叶的药源远比花丰富,采集容易,价格便宜,应该充分利用。 q361/J9lug1RX7IRDoAL0vMCBdoMG6RcLbE397xRzkwMh6oe2L6zmFvAon5Q+Pk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