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当归(包括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制药油当归、炒当归、酒当归、土炒当归、醋炒当归、当归炭)

当归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 甘、辛,温。入肝、心、脾经。

《名医别录》:“辛,大温,无毒。”

《本草述》:“味苦,温,无毒。”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温味辛,气厚味薄,可升可降,阳中微阴。”

④《本草纲目》:“苦,温,无毒。”

⑤《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肺三经。”

[功能]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 血虚萎黄,血虚头痛,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虚寒腹痛,癥瘕积聚,痿痹,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赤痢后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当归功能补血,常与黄芪、党参等配伍,治血虚体弱。因又能活血,故可用于调经,为妇科常用药物。治月经不调、经行延期或过少,常与熟地黄、白芍、川芎等配伍;治经行腹痛,常与香附、延胡索等同用;治经闭不通,可与桃仁、红花等配伍;治崩漏,可与阿胶、地黄、艾叶等同用。

本品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可适用于各种瘀滞作痛之症。治损伤瘀痛,可与红花、桃仁、落得打等配伍。治痈肿瘀滞疼痛,在肿疡期,可与金银花、连翘、牡丹皮、赤芍、甘草等配伍;在溃疡期,如气血两虚者,可与黄芪、熟地黄、党参等配伍;如气血不和而有僵块未消、排脓未尽者,可与黄芪、金银花、甘草、乳香等同用。治产后瘀滞腹痛,可与益母草、川芎、桃仁等配伍。治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秦艽等配伍。用于经络不利、筋骨酸痛,可与桂枝、鸡血藤、白芍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润肠通便,可用于血虚肠燥便秘,常与肉苁蓉、生首乌等配伍。

[使用禁忌] 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本草经集注》:“恶闾茹。畏菖蒲、海藻、牡蒙。”

《药对》:“恶湿面,畏生姜。”

《神农本草经疏》:“肠胃薄弱,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

④《本草汇言》:“风寒未清,恶寒发热,表证外见者,禁用之。”

⑤《雷公炮制药性解》:“风邪初旺及气郁者,宜稍用之。”

⑥《药笼小品》:“不宜于多痰、邪热、火嗽诸症。”

[现代研究] 当归含挥发油、多糖类、黄酮、单萜和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有机酸类、氨基酸、脂肪烃及其衍生物、核苷类、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当归具有兴奋和抑制子宫平滑肌的两种成分,具有双向性作用;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血流量;降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贫血,保肝,护肾,抗癌,抗辐射,镇痛,抗炎,抗氧化,保护软骨细胞,调节免疫等作用。

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肌肉、关节疼痛及神经痛、慢性气管炎、肺纤维化、慢性盆腔炎、月经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心律失常、带状疱疹、鼻炎、突发性耳聋、神经退行性疾病、脱发等。

异取辨析

由于药用所取的部分不同,分为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及全当归。

当归头 取净当归头部切4~6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当归头长于补血止血。

当归身 切去当归头、当归尾的当归,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当归身长于补血。

当归尾 取净当归尾部,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当归尾长于破血。

一般不区分头尾时,也作全当归,全当归长于和血。

李杲:“当归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头能破血,身能养血,尾能行血,用者不分,不如不使。若全用,在参、芪皆能补血;在牵牛、大黄,皆能破血,佐使定分,用者当知。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惟酒蒸当归,又治头痛,以其诸头痛皆属木,故以血药主之。”

《药性切用》:“甘辛苦温,入心、肝、脾三经,为养血温药,血滞能通,血虚能补,血枯能润,血乱能抚。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尾:破血而下行。全:活血而流走。酒炒活血,炒止血。极善滑肠,泄泻忌用。如不得已,土炒可以益脾,糯粉炒可以浓胃,用者详之。”

当归作为“分根梢”理论的代表药材,在当归头、当归身及当归尾等不同药用部位中,各有效成分的种类分布均匀、区别不大,但含量及相关比例差异明显,这被认为是不同药用部位存在较大药理差异的主要原因。以藁本内酯为代表的挥发油类,当归身>当归尾>当归头>全当归;以阿魏酸为代表的有机酸类,当归尾>全当归>当归身>当归头;以 D -葡萄糖为代表的多糖类,当归身中含量高于当归头、当归尾,且与全当归接近。

异制辨析

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又有油当归、炒当归、酒当归、土炒当归、醋炒当归、当归炭之分。

油当归 将当归放置日久而走油的,过去称之为“油当归”。其质润多油,功专养血润肠通便,适用于血虚便秘,现在很少应用。

炒当归 取净当归片,文火炒至焦黄色,取出凉透。炒当归防滑肠。

酒当归 酒制方法有多种。《产育宝庆集》:“酒洗。”《医学入门·本草》:“酒蒸。”《本草述》:“酒煮。”《雷公炮炙论》:“酒浸一宿。”现行,取当归片,黄酒喷淋均匀,稍闷,文火炒干,取出放凉。酒当归升腾发散,可助药势,增强活血通经作用,多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土炒当归 取净当归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土色,筛去土粉,取出放凉。土炒当归可增强健脾作用,且能有效防止脾虚患者引起滑肠之弊,临床常用于健脾止泻。

醋炒当归 取净当归,加醋拌匀,闷润,文火加热,取出放凉。《本草述钩元》:“若如吐衄崩下药中,须醋炒过,少少用之,多则反能动血。”醋味酸,入肝经血分,醋制后具有收敛、散瘀止血作用。

当归炭 取净当归片,中火炒至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当归炭收涩止血,多用于血痢、崩中漏下。

现代研究证明炮制后当归的挥发油含量下降。当归及其炮制品的还原性糖和水溶性糖的含量依次排列为:酒炒当归>生当归>清炒当归>土炒当归>当归炭,可见,当归炮制后,除酒炒当归外其余炮制品的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高温使部分糖类成分炭化损失所致。而酒炒后当归的糖含量有明显升高,则可能是酒炒后使当归的糖类有效成分溶解度增加。土炒当归多糖、酚酸类及挥发油成分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也会增多部分绿原酸等已有成分的含量或产生新的化合物。当归炒炭后鞣质成分的含量明显升高,为生品的2倍左右,为当归炭增强止血功能的炮制理论提供了依据。 U1BiZJq31dvDlziaBqwBhf8xLaiR3iksO2EMbbPL9lJoPmnvlS9gzMznESCNLE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