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新修本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五味俱也。”
[性味归经] 酸、甘,温。入肺、心、肾经。
[功能]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宁心安神。
[主治] 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尿频遗尿,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6g;研末服,每次1~3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或煎水洗。
敛肺止咳,用量宜小;滋补、安神、救脱等,用量宜稍大。
可配伍罂粟壳治疗咳嗽,也可与冬蜜一起慢火熬膏治疗梦遗虚脱。
[使用禁忌]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麻疹初发者均慎服。
《本草经集注》:“恶葳蕤。”
李东垣:“治嗽以之为君,但有外邪者不可骤用,恐闭其邪气,必先发散而后用之乃良。”(《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疏》:“痧疹初发及一切停饮,肝家有动气,肺家有实热,应用黄芩泻热者,皆禁用。”
④《本草正》:“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肝脏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
[现代研究] 五味子主要含挥发油、木脂素类、有机酸类、叶绿素、甾醇、维生素C和E、树脂、鞣质等,具有以下药理作用:对中枢系统,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对需要紧张注意力、精细协调动作、灵活性和耐力的活动都有改善作用;兴奋呼吸系统,镇咳、化痰;强心;抗肝损伤,诱导肝脏药物代谢酶,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抗氧化;促进小鼠脑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与人参相似的适应原样作用,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抗溃疡;可抑制肾细胞毒物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所致的大鼠尿蛋白排泄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抗菌;抗癌;对兔在体和离体未孕子宫和产后子宫均有诱发节律性收缩的作用。
现代临床应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非肝炎疾患的丙氨酸转氨酶增高,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头痛、眼花及心跳、遗精等症状,以及克山病等。
异制辨析
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又有炒五味子、醋五味子、酒五味子、蜜五味子之分,功效也相异。
炒五味子 取净五味子,文火炒至鼓起,呈紫褐色为度,取出放凉。炒五味子可增强滋肾补虚作用。
醋五味子 取净五味子,加醋拌匀,润透,加热蒸至黑色,取出干燥。醋五味子收敛作用增强,多用于肝肾亏损的滑精、久泄等纯虚之证。
酒五味子 取净五味子,黄酒拌匀,润透,蒸或炖至透心,表面呈紫黑色或黑褐色为度,取出干燥。酒五味子敛中有散,扶正而不易恋邪,多用于肾虚遗精。
蜜五味子 又名“炙五味子”。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加入净五味子拌匀,闷透,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或取净五味子与炼蜜和适量开水拌匀,蒸2~3小时,取出晾干。蜜五味子酸敛甘补作用强,多用于肝肾两亏的久嗽、虚喘。
生五味子长于生津止渴、敛汗止咳,用于咳喘、体虚多汗、津伤口渴,而醋五味子、蜜五味子与生五味子的功用基本一致,只是醋制能增强收敛作用,故醋五味子涩精止泻和收敛作用更强,更适用于久病滑脱不禁或肺气耗散的纯虚之证;生五味子适当配伍可用于外感咳嗽,如与麻黄、细辛、干姜等辛散药相伍,可治疗素有寒饮内停、复感风寒外邪者,而醋五味子则不宜;蜜五味子润肺补虚作用较强,适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肾虚气喘,呼多吸少之证。酒五味子则与生五味子有一定差异,五味子性敛涩,而酒有辛热行散之功,故酒五味子敛涩作用弱于生五味子,而温补作用强于生五味子,可用于虚中夹滞的患者或用于温补剂中,多用于心肾虚损、梦遗滑精、心悸失眠。对于遗精而又阳痿者选用酒五味子更适合。
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 酸、甘,温。入肺、心、肾经。
[功能]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主治] 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6g。
[使用禁忌]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麻疹初发者均慎服。
[现代研究] 南五味子主要包括木脂素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类风湿关节炎、保肝、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
现代临床用于治疗哮喘、急性肝损害、风湿性疾病等。
异制辨析
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又有醋南五味子、酒南五味子、蜜南五味子之分,功效也相异。
醋南五味子 取净南五味子,加醋拌匀,润透,加热蒸至黑色,取出干燥。醋炙酸敛作用增强,偏于补肾涩精、收敛止汗。
酒南五味子 取净南五味子,黄酒拌匀,润透,蒸或炖至透心,表面呈紫黑色或黑褐色为度,取出干燥。酒炙温中行散作用增强,用于肾虚病人风寒咳嗽的治疗。
蜜南五味子 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加入净南五味子拌匀,闷透,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蜜炙增强润肺补虚作用,用于肝肾两亏的久嗽虚喘,短气脉虚。
由于其产地及品种的不同,有(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之分。《本草蒙筌》曰:五味子“南北各有所长,藏留切勿相混。风寒咳嗽南五味子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子最妙。”李时珍曰:“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自明代开始才明确分出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而且药材品质以(北)五味子为佳。而南五味子的功效虽与(北)五味子相仿,但药力较次,几无滋补作用,但有理气、化湿、消痰的功效,小青龙汤常选用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