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心理因素

(一)焦虑

焦虑情绪会导致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影响睡眠。当我们感到压力和焦虑情绪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种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肌肉紧张等。这些生理反应会刺激我们的大脑,并释放出一种叫作肾上腺素的激素,这种激素会让我们的身体保持警觉状态,使我们更加难以入睡。此外,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也会导致我们的大脑产生一种叫作皮质醇的激素,这种激素也会影响我们的睡眠模式,并导致失眠。

(二)抑郁

抑郁状态,作为一种心理障碍,深刻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在这种状态下,常感到持续的疲惫和无助,其情绪往往陷入低落,对日常活动失去原有的兴趣和愉悦感。此外,精力不足和自我否定也是常见的症状表现。这些心理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还常常导致一系列睡眠问题。

具体来说,抑郁状态的患者可能会遇到难以入睡的困扰,即便入睡,也容易受到多梦、早醒等问题的困扰。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反复的觉醒或夜间惊醒,这些睡眠障碍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生活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工作效率。

研究指出,抑郁状态患者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 5—羟色胺等物质的明显减少,这可能是导致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生物钟的紊乱也可能是导致睡眠障碍的另一关键因素。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人群所经历的可能只是短暂的焦虑或抑郁状态,尚未达到焦虑症或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对于这部分人群,非药物治疗手段如心理调适、生活方式改变等,都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而缓解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三)失眠与“双心疾病”

“双心疾病”是一种涉及心脏和精神心理两个方面的疾病。这种疾病的认识强调了心脏疾病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醒我们在治疗心脏疾病时,不能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当心脏出现问题,如冠心病,或者经历了支架植入术等治疗后,患者可能会面临各种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心境的改变,如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失眠等睡眠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脏疾病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的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进而增加心脏负担。同时,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 失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许多流行病学的研究都显示,如果一个人有失眠或者睡眠质量差的问题,那么他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例如,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与睡眠好的人相比,睡眠差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 63%,而患冠心病的风险更是增加了 79%。另一项研究也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大约有37%的人同时患有中度或重度的失眠,这个比例是普通人群的四倍。

2. 失眠如何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项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显示,与充足睡眠相比,睡眠限制后的内皮氧化应激水平增加了78%。连续 6 周每天少睡 1.5 小时,明显损害了内皮氧化应激的清除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内皮氧化应激的不断积累又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睡眠限制还会扰乱参与者生长激素的脉冲和释放,即睡眠限制削弱生长激素的释放,导致抗氧化反应的减弱、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和功能失调,是心血管疾病发展早期的现象。因此,较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会导致心脏疾病风险的提升。

失眠患者的交感神经会变得过于活跃,这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紊乱,且伴随炎症因子的参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使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加速,以及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液黏稠度的增加。此外,失眠还可能降低心室颤动的阈值,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降低,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

有研究显示,交感神经活动的暂时性增强可能是导致猝死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类失眠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会显著升高,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恶性循环:内皮素释放的增多会损害靶器官,进而导致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从而进一步加剧内皮素的释放,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失眠患者,尤其是那些已经患有冠心病的人,需要及时调整和治疗失眠,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 失眠与心理问题 目前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心理与心脏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研究显示,承受精神压力的人比没有精神压力的人患心肌缺血的风险高出两倍。对于患有抑郁症且有心肌梗死、心绞痛病史或是进行过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来说,他们的死亡率比没有抑郁症的患者高出 2~3 倍。

另外,失眠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根据研究,失眠会使抑郁的发病风险增加 2.2~5.3 倍,并且失眠可能是抑郁的前兆或加重因素。这意味着失眠在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也会间接地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失眠和心理问题都是一种应激源,当这两种应激同时存在时,更容易导致病情恶化。

除此之外,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系统血管阻力增加、儿茶酚胺释放以及冠状动脉血管舒缩反应,这些都会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临床干预研究显示,良好的睡眠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的患者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当失眠得到有效控制时,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的发病率可以降低三分之一。

可见,失眠与“双心疾病”密切相关。 i4NFxqugvP1Ro8yt4gHjQmGwS4xsxGknfCb/AWA5LwtTKPQMowygj5Ug4GdmRU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