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部疾病患者,尤其是不少需要手术的肺部疾病患者,在手术前要做支气管镜检查,而且还是荧光支气管镜检查。那么什么是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呢?与普通支气管镜检查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
荧光支气管镜是一种新型的诊断用支气管镜。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的组织内含有特定荧光基团,经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后,这些荧光基团可发射出色彩鲜艳的荧光。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由于生物化学结构存在差异,所含荧光基团不同,因此激发出的荧光呈现不同颜色。荧光支气管镜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使用了对人体无害的荧光照射。对患者进行检查之前,先进行常规的白光支气管镜检查,如果在白光支气管镜下无法检测到明确的病变,或者无法对异常病变进行准确定性时,可以切换至荧光检查模式。
支气管内新生物
与传统的支气管镜检查不同点主要在于,荧光支气管镜操作时直接以荧光照射支气管内黏膜。如果看见支气管内有新生物,根据不同性质的病灶,经荧光照射后的反射光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医生可以以此来大致判断病症的性质,并且根据荧光下看见的正常黏膜与异常黏膜的分界判断病变范围,同时还可以对可疑的黏膜、组织进行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等。
荧光支气管镜下的病变组织
上图是一张在荧光支气管镜下的照片。该病例照片中的“品红色”部分是肿瘤,“绿色”部分是正常的支气管黏膜。而在常规(白光)支气管镜下却是另一番景象。不过,正如上图所示,这样的病灶不用荧光支气管也很容易被发现和诊断。但是,早期肺癌往往无任何症状,依靠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行胸部CT检查时偶然发现,而一旦有明显的症状,往往是中晚期了。中央型肺癌早期也可无症状,但多因伴有气管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尘肺、支气管扩张感染等基础疾病,有咳嗽、咯痰、咯血等症状而未加重视,或被掩盖或干扰,从而延误诊治。这时,“火眼金睛”的荧光支气管镜检查或可弥补以上不足。
荧光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很明确:针对生长在气管或支气管上的中央型肺癌来说,荧光支气管镜检查是最佳的早期诊断利器,最突出的优势是灵敏度高。使用荧光支气管镜探查早期气管内的癌前病灶,敏感性可达到 80%,是常规支气管镜的 3 倍以上,特别是对于发现气管黏膜表面的癌前病灶,敏感性可以达到常规支气管镜的 6 倍以上。
在此特别提醒一下肺癌高危人群,请高度重视,定期体检,听从医嘱,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