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领域也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性变革。人们对于医疗的需求不断提升,除了疾病的治疗本身,人们还更加关注医疗过程中的舒适化体验。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疗手段变得越来越精密和高效,医疗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是手术,各种检查和治疗也可以在麻醉下进行,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焦虑。但在还没有现代麻醉技术的时代,人们是如何减轻痛苦的呢?
在那个时代,医学条件相对落后,麻醉技术尚未成熟,手术和治疗过程往往伴随着极大的痛苦和不适。为了减轻痛苦,古代医生和智者们不断探索,发明了很多方法来帮助患者渡过疾病和手术过程。
在古代中国,《黄帝内经》记载了一些用于麻醉和止痛的草药,如麻沸散、酒麻醉等。这些药物可能通过口服、吸入或外敷的方式给予患者,以达到麻醉的效果。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医学家们也尝试使用各种植物和药物来减轻痛苦,如樟脑、薄荷、马鞭草等。尽管这些古老的麻醉方法在现代看来简陋而粗糙,但它们反映了古人们对抗疾病和减轻痛苦的努力。
如今,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麻醉技术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舒适的医疗体验。然而,我们也应当珍惜古人的智慧积累,这些古老的麻醉方法虽然已经被现代技术所取代,但它们仍然是医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前人积累的宝贵经验,为现代麻醉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古代医学家们的努力和智慧,使得我们能够在现代拥有更安全、更有效的麻醉方法。古老的麻醉技术虽然已经“过时”,但是其所蕴含的精神和理念依然闪耀着光芒。我们应当凝集古人的智慧,并继续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医学未来。
中国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于疾病治疗和疼痛缓解的探索。麻醉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人对于麻醉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对药物的运用上。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麻醉相关的记载,如用针刺治疗头痛、牙痛、耳痛、关节痛及胃痛等。《素问》中提及了某些草药的麻醉效果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古代医生发现,这些具有麻醉效果的植物,如罂粟、薄荷等,可以通过口服、吸入或外敷的方式给予患者,以达到麻醉的效果。
《史记》记载,名医扁鹊使用“毒酒”麻醉与手术,《神农百草经》也收录了多种有麻醉作用的药物。传说在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就曾使用“麻沸散”进行了剖腹手术。但实际上麻沸散第一次被正式记载,是在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
在古代,人们发现了罂粟具有麻醉效果,并开始尝试利用罂粟来减轻手术疼痛。随着实践的不断探索,麻沸散作为一种有效的麻醉药物逐渐被人们采用和推广。麻沸散的具体配方记载可能因时代和地域而略有不同,但通常包含以下主要成分:①主料:罂粟是麻沸散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有鸦片等生物碱类物质,具有镇静和麻醉作用。②辅料:除了罂粟外,麻沸散中可能还会添加一些辅料,如植物油、酒、蜂蜜等,用于调节药物的浓度,增加药物的口感或香味。其具体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可能在古代医书或医家笔记中有所记载,但由于历史久远,相关资料已经不完整或已失传。因此,我们对于麻沸散的配方和制作方法的了解并不十分详尽。
古代医生将罂粟的种子进行研磨或提取,然后加入一些辅料制成药物,其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效果。它的麻醉效果类似于现代麻醉药物,能够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古代医生可能会将麻沸散以吸入或口服的方式给予患者,以达到麻醉的效果。虽然麻沸散在古代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毒性和不良反应较大,后来逐渐被其他更安全的麻醉方法所取代。
麻沸散作为中国古代麻醉药物的代表,在医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麻沸散已经不再被现代医学所使用,但它仍然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医学的发展受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中国古代的麻醉药主要是植物与矿物质药物,这些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但其剂量和效果很难控制,容易造成不良反应或中毒,比如罂粟等药物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意识丧失,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长期使用这些药物还可能对身体产生依赖性和损害。
此外,麻醉技术也相对简单,通常是通过药物的口服、吸入或外敷等方式进行麻醉。这些方法往往缺乏精确的剂量控制和操作技巧,容易造成麻醉效果不佳或过度麻醉。由于对麻醉深度的控制相对不足,往往无法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合适的麻醉状态,容易导致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这些局限性限制了麻醉的有效应用和发展。即便古人在麻醉领域的探索和应用相对简陋,但仍反映了古人对于减少疾病和痛苦的关注和努力。
其他国家关于外科手术的记载同样非常久远,在古希腊伯利克里世代,希波克拉底就曾经有过外科手术相关的记录,但是直到19 世纪早期,在麻醉下进行的手术依然罕见,并且没有有效的麻醉药物。
19 世纪中叶以前,其他国家的手术几乎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古埃及对截肢术和睾丸切除术的记载中,并没有发现关于镇痛的描述。公元前 400 年,古希腊人对鸦片已经有所了解。但可惜的是,鸦片并没有被用来减轻手术中的疼痛。
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外科手术是一项非常危险和令人害怕的操作。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往往使用钝刀、针和夹子等工具来切除和处理组织。由于缺乏麻醉和消毒技术,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非常高。在这个时期,人们认为疾病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所以他们只能使用祈祷、符咒和其他形式的宗教仪式来辅助治疗疾病。
人们从未停止对于麻醉的探索。古印度传统的麻醉方法中,有一些是使用植物或其他天然物质来实现麻醉的。例如槟榔,被用作局部麻醉剂,用于减轻牙痛和其他疼痛。鸦片、曼陀罗在古印度也被广泛使用。古印度人认为,瑜伽和冥想也能帮助人们控制疼痛和意识状态。
既然有循规蹈矩的麻醉方法,自然也有不同寻常的麻醉方法。古代医生们为了进行手术,发明了无数种麻醉方式,如使用冰冻、香薰、祈祷、音乐、催眠等来进行麻醉,虽然效果不能保证,但患者的生命还是安全的。
古南美洲的医生们甚至用雷鸟的羽毛插入患者鼻孔使其意识丧失。同样以昏迷为目的的麻醉方法还有电击、放血、烟熏、掐颈、棍棒击打头部等极端方式。
麻醉技术的落后极度限制了现代外科医学的发展,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下去,医学的发展虽然受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但科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化学、材料等行业飞速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无意间推动了麻醉学的发展。1818 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试图合成某些大分子的化合物。在他的实验中,他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并加热反应。这一实验原本旨在研究乙醇的化学性质及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进行这些实验的过程中,他注意到了有一种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的气体产生。这种气体引起了他的兴趣,并开始对这种新发现进行进一步研究。随后法拉第确定了这种气体是一种新的化合物。他使用了一种称为蒸馏的方法来从反应混合物中纯化它,并对其进行了化学性质的分析和鉴定,将这种新发现命名为“乙醚”,并发布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乙醚很快就被医学界所重视,因为它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随后,乙醚被用作手术和其他医疗程序的麻醉药物,成为 19 世纪中期至20 世纪初期的主要麻醉剂之一。它的发现开启了现代麻醉药物的时代,并对医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工业革命的兴起标志着西方世界的巨大变革,随之而来的是医学领域的迅速发展。然而,尽管医学取得了巨大进步,外科手术却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工业革命之前,外科手术是一种令人痛苦且风险度高的过程。手术的痛苦加上缺乏有效的麻醉方法和无菌技术,导致患者死亡率极高。多数患者拒绝外科手术,外科的发展步履维艰。在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期盼下,现代麻醉学应运而生。
现代手术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当时尚未出现麻醉术,手术对患者来说仿佛在“受刑”,其过程极其痛苦,因感染、疼痛折磨等导致的手术死亡率极高。当时英国著名的“快刀手”医生罗伯特·里斯顿能在 28 秒内完成一台截肢手术。一次,他在给患者做手术时,因动作太快不慎切到了助手的手指,导致助手出血过多死亡,现场一位观摩手术的人也因受到惊吓,当场突发心脏病死亡,而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也因为感染死亡,一台手术最终竟造成3 人死亡。当时的手术还可以买门票观摩,可想那场手术的“观众”也必然受到不小的惊吓。
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完善是建立在无数患者饱受痛苦折磨,甚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的基础上的,在逐步健全发展了系统的解剖学、麻醉学、无菌术、护理学等基础学科后,才奠定了当今强大、复杂、高效的医学系统,为人类解除病痛、战胜疾病、延长人类寿命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846 年 10 月 16 日,在美国麻省总医院的一个手术室里,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沃伦医生和患者就位,一位叫莫顿的年轻人手捧一个由两个相通管道组成的球形玻璃瓶,匆忙进入手术室,他把乙醚倒入瓶中,将瓶上一个管道送入患者口中并控制患者的鼻腔呼吸,患者很快陷入昏迷。沃伦医生只用了八分钟,就从患者的颈部取下两颗肿瘤。患者苏醒后,诉说手术中只有被“抓”了一下的感觉。
但在乙醚麻醉面世后,争议就开始出现。哈佛医学院著名教授查尔斯·杰克逊宣称自己才是乙醚麻醉的发明人,是他传授和指导了莫顿。来自康涅狄格州(康州)哈特福德市的牙科医生霍勒·威尔士也登报宣称,莫顿偷盗了他的技术。但仍不能否认乙醚麻醉的伟大。在第一例乙醚麻醉实施后,麻醉一词也由美国医生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于 1846 年提出。他在一篇匿名发表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这个词,以描述首次成功使用乙醚进行外科手术麻醉的事件。至此,麻醉“诞生”了。
(王东玥、钟江)
麻醉的发展使得外科手术变得更加安全和可行。医生们能够在更加放心的环境下进行手术操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随着麻醉和无菌术的广泛应用,外科医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医学领域中最受关注和尊重的专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