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案例

王某;性别:女;年龄:50岁;职业:农民

【主诉】 患者一直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后至阜外医院确诊为冠心病,6个月前在某医院做了支架手术,但胸闷心悸不仅没有缓解,且出现彻夜不眠,焦虑不安,神疲乏力,全身疼痛,多汗气滞,情绪低落。有轻生念头。

【婚育史】 育有两男一女。

【体征】 脉沉无力。

【西医相关检查】 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胸痹。

【辨证施治】

1.辨证分型 肝郁血瘀,络脉受损,心神不宁。

2.治疗原则 疏肝解郁,理气安神。

3.处方 血府逐瘀汤合酸枣仁汤、桂枝龙牡汤加减。

浮小麦10g,龙骨15g,牡蛎15g,红花8g,桃仁8g,柴胡15g,丁香15g,酸枣仁15g,川芎15g,茯神15g,当归20g,熟地黄15g,天麻15g,黄芪30g,赤芍10g。

每剂2日,每日3次,每次150mL,水煎服。

【心理疗法】 ①支持疗法;②认知疗法。

【西药治疗】 无。

【按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中医“胸痹”的范畴。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医门法律》曰:“胸中与太空相似,天日照临之所,而膻中之宗气,又赖以包举一身之气者也。今胸中之阳,痹而不舒,其经脉所过,非缓即急,失其常度,总因阳气不运,故致然也。”患者或因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血行不利,脉络失畅,而致气滞血瘀,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发为胸痹。《杂病源流犀烛》云:“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胸痹迁延不愈,因病致郁,忧思伤脾,思则气结,生化乏源,脾运失健,则神疲乏力;卫外不固,则多汗;血不养心,神志不安,则彻夜不眠。《类证治裁》说:“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及血,终乃成劳。”故治当疏肝解郁,理气安神。血府逐瘀汤中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赤芍、川芎助桃、红活血散瘀,川芎还能调肝血而疏肝气;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酸枣仁汤中酸枣仁甘酸质润,入心、肝之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与川芎相伍,辛散与酸收并用,补血与行血结合,具有养血调肝之妙;茯神宁心安神。方中加龙骨、牡蛎镇心安神,固涩潜阳;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浮小麦收涩止汗;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天麻息风平肝,祛风通络。诸药合用,气血冲和,同时配合心理疗法,故而收效。 GYSzZwacUj/hxip6kbe9DXRJIo7gz765IAzKZ1h4cuBe9N89ktqSoTKXysIf/t0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