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失眠症概述

失眠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于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对于成年人,失眠主诉包括睡眠起始或维持困难,常常伴随夜间长时间觉醒、睡眠时间不充足或睡眠质量差。失眠的日间症状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躯体不适和认知损害。成年人的慢性失眠可能损害社交或职业功能、降低生活质量。儿童的慢性失眠可能导致学习成绩差、注意损害、行为紊乱。在某些患者,失眠也可能引起躯体症状,如肌肉紧张、触痛或头痛。更严重的失眠影响患者的操作、判断和应激反应能力而容易发生事故,以及导致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失眠常常伴随或者与内科疾病、精神障碍和其他类型睡眠障碍共病。失眠也可能增加某些物质的使用、滥用或暴露。即使共存疾病如抑郁、焦虑障碍、支气管哮喘、帕金森病等症状明确,若失眠表现非常突出且持续存在成为基本症状;或由其长期性及严重性,引起患者对此产生明显苦恼、焦虑或日间功能受损;或需要相应特殊临床处理时,仍需要单独诊断失眠。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睡眠时间需求量个体差异很大。虽然多数人每天需要睡7~8个小时,但有极少数健康人(约1%)每天睡5个小时也感受良好。因此,睡眠时间长度标准很难统一。其次,失眠属于主观症状(特别是日间功能缺损症状),常与客观检查获得的睡眠状况有一定差异,故不能单纯依靠客观检查,如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记录的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睡眠总时间等数据来决定是否存在失眠。此外,失眠虽发生在夜间,但影响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日间,所以失眠被视为24小时的功能障碍。 UqUtmecyokvbI405jCTh2hSckM2SmAMznuc3KhE7jd5RwR1vlUJplOP2lfGHDh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