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氏外科流派始于1911年,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历经四代传人,创始人胡钧纲(1886—1966),自幼患骨疽,久治不愈,故学习医术,矢志岐黄,治愈了自己的痼疾。1911年,胡钧纲在余姚市马渚镇梅山殿胡家行医,独创的“活骨散”造福众多患者,成了一方名医。
图2-4 胡氏外科流派传承脉络图
胡氏外科流派以家传、师授相结合模式为主,形成了以胡钧纲、胡益平、胡祥庆、胡为民、仇洪、岑秉轩、胡成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胡氏外科流派传承脉络。胡氏中医外科传承四代,均在宁波市余姚市范围内行医,患者以宁波地区居多,绍兴、舟山、温州等地患者也经常慕名而来。
胡益平(1900—2008),胡钧纲弟弟。16岁起在马渚、陆埠地区悬壶行医,改名“益平”,取“有益于平民,心平气和”之意。他体恤百姓疾苦,诊金随患者给,从不标价,对贫困的患者还常送返家的车船费。90多岁时总结毕生行医经验,写成《外科八纲》,注重养生之道,活到109岁,是当时宁波地区长寿第一人。
胡祥庆(1923—2022),胡益平长子。16岁随父在陆埠地区行医,74岁在第三人民医院工作至81岁退休。继承发扬前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丰富,编写了《胡氏中医外科临床心得》《中医外科内治手册》,整理了一批外用药物如四神丹、生肌散等。
胡为民(1951—),胡祥庆长子。他在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中传承家学,18岁起在马渚斗门任赤脚医生,后在余姚中医院工作,目前在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开设中医外科门诊,参与编写了《胡氏中医外科临床心得》《中医胡益平验方汇编》《胡氏中医外科辨证施治及外用药应用》,带教了徒弟岑秉轩、侄儿胡成凯(胡益平曾孙)。
仇洪(1962—),胡祥庆徒弟。余姚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开设中医外科门诊,为宁波市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从事中医外科30多年,传承前辈的验方及学术经验并发扬光大,擅治疮疡、脱疽、骨髓炎等疾病,带教了徒弟刘蓉蓉、李培君、蔡定军。曾参与宁波市级课题“便秘患者与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率的研究”,主持余姚市级课题“微型骨锚捆绑复位法治疗手指末节指骨背侧基底撕脱性骨折”。
岑秉轩:胡为民徒弟,现就职于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
胡成凯:胡益平曾孙,现就职于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
蔡定军:仇洪徒弟,现就职于余姚市中医医院。
胡氏中医外科传承四代,总结出了一套以“三因、四诊、八纲、八法”为核心的中医外科辨证和诊疗方法,坚持内治与外治并重,对创伤、蛇伤、烫伤、痈疮、皮肤病等外科疾病的治疗有着一套独特的诊断用药方法,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也得心应手。
胡氏中医外科立足整体,重视局部,通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乃医道之纲领。为了方便后人学习,胡氏中医外科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编写了外科八纲歌诀:
八纲诊断一部分,寒热虚实多兼并,望闻问切详细审,灵活运用勿固定,
错综复杂要分清,盛衰缓急定类型,辨证论治有宜忌,代表之方难印定,
阴结血枯下当禁,妄血疮家汗则痉,疗法千般有规定,聊举两例提警惕,
医书充拣条理明,日夜勤读学轩岐,提高疗效精益精,盼望万病早回春。
胡氏中医外科认为“治外必本于内”,外科疾病一般分初起、成脓、溃后3个阶段,分别用“消”“托”“补”3个治疗总则。初起毒邪结聚用“消”,中期毒化成脓用“托”,后期脓出毒泄用“补”。根据病因病情分别施以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内托、补益、养胃等对症下药治疗。
《医学源流论·围药论》:“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历经数十年的悬壶济世,胡氏中医外科独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散、膏、丹等外用药物,如四神丹、四神散、生肌散、去疣散、黄虎散、新箍散、提脓丹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同时胡氏中医外科在附骨疽、臁疮、粉刺性乳痈、脱疽、褥疮、湿疹、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等难治性外科疾病里有独特的经验和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