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邬氏皮科流派

一、流派起源

邬氏皮科流派,发源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为上虞东关),由邬春阳创立于1895年。邬春阳1870年出生,是杭州颇负医誉的名老中医,邬春阳在东关读完私塾后,即去天台国清寺习武学医。1895年返回东关开设中医诊所,在当地执业行医,医技渐入佳境。遂于民国初年转至杭州悬壶济世,主诊外科疾患,邬春阳老先生治疗精于中药内服与中医外治相结合,其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令世人称赞。邬氏第二代邬思阜、邬诗英先后子承父业,悬壶杭城,很快成为杭城又一面中医外科的旗帜。

二、传承脉络

邬氏中医皮肤科以家传、师授相结合模式为主,前三代以家传模式为主要传承方式,邬成霖在杭州市中医院执业后,以师授方式传医带徒。邬氏为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培养市级名中医2人,浙江省中西医临床骨干1人,杭州市医坛新秀1人,杭州市新苗青年中医骨干1人。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也先后获批院级重点学科、市级重点学科、市级高峰建设学科。

(一)第二代传承人:邬诗英

邬诗英(1913—1987),浙江省杭州市人。邬氏中医皮肤科第二代传人,杭州市中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为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外科及皮肤科创办人之一。邬诗英幼承庭训,小学毕业后就随父学医,同时就读于杭州陈鼎丞儒医私塾,悉心学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及《温病学》等,历时2年余。1935年毕业后,继续随父行医,至1940年悬壶杭州清泰街,1956年加入杭州市中医院前身广兴联合诊所,成为该院中医外科创建人之一,并授徒带教,树人传技,为中医皮肤外科事业培养了不少人才。鉴于她的学术影响力,于1971年起受聘担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顾问。邬诗英行医40余载,学验俱丰,兼治内、外、妇、儿科,尤擅中医皮肤外科,精于内外治,对痈、疽、疔毒及乳痈、乳癖、瘰疬、瘾疹、带状疱疹等治疗更有独到之处,曾多次在中医外科学会、中医学习班、西学中班作专题讲课,传授经验,先后在《中医杂志》《新中医》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中医临床手册》外科部分编著,在《浙江中医临床选辑》及《杭州市老中医经验选》参编医案医话。邬诗英在为患者服务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诚实做人、踏实工作,深受患者爱戴,数度被评为院、局级先进工作者。

图2-3 邬氏皮科流派传承脉络图

(二)第三代传承人:邬成霖

邬成霖(1946—),浙江省杭州市人,浙江省名中医,先后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毛发病学术组组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顾问,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社会兼职。197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分配至陕西省合阳县工作,后因学术继承需要,调入杭州市中医院,跟随姑妈邬诗英学习中医,系邬氏皮科第三代传人,深得其薪传,主诊中医皮肤科。1972年应召至杭州市中医院工作,创立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坚持彰显中医特色、中西并重的发展方针,邬成霖专家脚踏实地、刻苦钻研。70年代师从上海医科大学名医秦万章教授,经过系统学习皮肤常见诸疾的诊治,尤其是自身免疫相关皮肤类疾病的治疗,形成了中西结合的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临床中勇于创新,研发出多种皮肤疾病协定方、获国家专利,将邬氏皮肤科推向高峰。邬氏皮肤科得到浙江省内甚至全国皮肤界的广泛认可。2001年,省政府评其为“浙江省名中医”,邬老从医从教50余载,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始终致力于传承发展邬氏外科流派,作为浙江省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坚持带教收徒,目前已培养第五代传承人。其主持多项研究项目,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多部论著。

(三)第四代传承人:陶承军、罗维丹等

陶承军,杭州市名中医,曾任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蛇类医药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常委、杭州市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委员,杭州市重点建设学科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先后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

罗维丹,杭州市名中医,省级名中医邬成霖主任医师学术继承人,邬成霖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痤疮、黄褐斑、脱发等损容性皮肤病,以及顽固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类过敏性皮肤病。主编《邬成霖皮肤病临证菁华》一书。

(四)第五代传承人:袁丞达、宁维翾、王敏磊、杨敏等

袁丞达,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杭州市医坛新秀,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发展合作平台常委,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蛇类医药分会常委、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院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美容分会委员,杭州医学会皮肤病分院副主任委员。先后主持省、市课题4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后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和杭州市医学创新奖各1项。

宁维翾,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浙江省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其擅长针灸治疗皮肤病,以创新式针术攻克难治性玫瑰痤疮。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浙江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各1次,共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

王敏磊,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特应性皮炎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3项,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邬成霖皮肤病临证菁华》。

杨敏,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青年委员、银屑病学组成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先后主持和参与省、市科研课题多项。

曾武城,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毛发医学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色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青年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主持课题2项,发表论文10余篇。

任金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皮肤科分会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蛇类医药分会青年委员,杭州市“新苗”中医骨干人才,跟师省级名中医邬成霖教授、市级名中医陶承军教授;其擅长常见皮肤病、重症蛇虫咬伤及少见疑难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主持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1项,参与厅局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推广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项。

余涛,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青年委员;主持和参与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多项。

应航宇,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分会激光学组委员,浙江省整形美容行业协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医师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杭州市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委员。其主持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沈安强,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浙江省中医院学会蛇类医药分会秘书,浙江省中医院学会蛇类医药分会青年委员,跟师浙江省名中医邬成霖教授、杭州市名中医陶承军教授及罗维丹教授,主持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

戚敏敏,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于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市级课题1项。

邢凤玲,博士研究生,医师,师从省级名中医曹毅教授,参与《足部皮肤病修治疗法》编写,主持省级课题1项。

三、学术特色

邬氏皮科在毒蛇虫咬伤、脱发、银屑病、痤疮、湿疹等皮肤科顽疾的诊治及制备中医外用药制剂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流派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

(一)衷中参西,扬长避短

邬老主张中医的辨证论治要与西医的辨病相结合。中医的理论核心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古代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提倡从宏观角度探索人体脏腑内在联系。“证”从某种方面反映患病个体某阶段的病理属性,体现个体脏腑功能和疾病性质的状况。西医学更注重患处局部微观病理改变,故“病”的确立,则有相对客观的病因病理学基础,反映了疾病的某些“共性”。在临床实践中,把握个体的宏观改变和患处的微观改变,找出其中相互关联的规律,特别是对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结缔组织疾病、大疱类皮肤病等的治疗有启发。如雄激素性脱发与脱发区域高活性二氢睾酮相关,故西医推荐男性服用非那雄胺片、女性服用螺内酯以治疗该类脱发。邬氏认为气血盈虚乃发之根本,毛发生长代谢源于脏腑,本于精血,荣于肌肤腠理,其病变部位在毛发,病位在脏腑,与脾肝肾肺有密切关系。其次,脱发患者受累于现代生活方式,如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内停,郁久化热,致使湿热内生,湿热黏滞而热性趋上,上蒸于颠顶则致头油发脱;熬夜、精神内耗,致使阴血亏损、虚热内生、血虚风燥则毛发失养而脱。邬老提出男女脱发有别,男性脱发多以肝脾湿热为主,病久肝肾不足,宜重视祛湿之法,祛湿健脾常选参苓白术散,祛湿清热常选四妙丸,祛湿泻火常选龙胆泻肝汤,且常选择黄连、苦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药物。女性脱发多以气血亏虚为主,病久气滞血瘀,宜重视月经调理,经前期温经通络,经期活血化瘀,经后补肾阴而清虚热。经过长期的临证经验总结,形成了邬氏脱发验方:何首乌、熟地黄、白芍、丹参、菟丝子、女贞子、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甘草等。其中,黄芪和丹参是邬氏治疗脱发的必用之药,两者合用能营养毛囊生发之机,促进生发。此外,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子、红花、牛膝、葛根、夏枯草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辨证用之。补益之余当理气、活血,以防“实实”之误,故邬氏在使用大剂量黄芪、党参时加用少量理气药物如陈皮、厚朴、枳壳等,以防气滞腹胀。

在治疗斑秃时,邬老认为血虚或气滞血瘀致毛发失养,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致阴伤发脱,故在治疗上多以“调肝理气、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活血”为大法。对疾病稳定期的治疗有良效,但遇重症斑秃或普脱时,难挡“狂脱之势”,为血虚风盛所致“风性善行而数变”之势。糖皮质激素作为重要的免疫抑制剂,抗炎作用明确。邬老认为重症或难治性斑秃治疗需“早期使用,足量使用;见好就收,尽量少用”,且在皮损处局封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然而在激素早期大剂量使用阶段,可出现“阴虚火旺”之症。邬老提出,补肾补精大法之下,益气养阴,以期“阴平阳秘”。大剂量使用时,可予知柏地黄丸方滋阴降火;小剂量维持阶段,可加淫羊藿、生黄芪、枸杞子等温阳益阴。同时,整体辨证,需要辨别患者是否伴有湿热蕴结、瘀血阻络、脾胃虚弱等证候,辨证施治,发挥中医药优势,减轻激素等西药不良反应,取得协同增效的效果。

(二)注重外科四诊合参,发挥外治特色

人体是一个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相联系。肌表、腠理、脉络受邪必渐趋于内,脏腑有病亦可形之于外。因此,皮肤疾病亦需以“望、闻、问、切”为手段,全面收集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进而运用八纲、三焦、脏腑等辨证方法分析,辨别病因、病位、病性及发展预后,以掌握疾病本质,从而指导诊断及治疗。邬老在临证中,首先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皮肤科患者多有痛楚,若面部表情自然、目有光彩、语言清亮、肤色润泽,此为正气未伤,有足够的正气抵抗病邪。若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晦暗、语言细弱,是正气已伤,不足以抵御病邪,应防恶化。若面色焮赤、烦躁不安、双目充血,此为邪入营分,病势趋于发展。其次关注皮损局部表现。如一般疮疡,应注意皮肤是否红肿抑或暗红、黑腐,以此判断病证属阴属阳,正气是否充盈,病位表浅或深陷等,而皮肤疾患还得仔细观察皮肤病形,如红斑、风团、紫癜、甲错等以辨清热、毒、风、寒,作为内外治的重要依据。

一些难治性皮肤病如果在应用内治法的同时配合外治法则疗效更加满意。邬老强调根据皮损的部位、范围、性质和患者的耐受情况等合理选择有针对性的外治法。中医外治法丰富,如湿疹的中药溻渍、斑秃的梅花针叩刺、囊肿结节痤疮的火针、痤疮的刺络放血、荨麻疹的针刺、毒蛇咬伤的“八风、八邪”强邪法、甲周疣的刮疣疗法、玫瑰痤疮的鼻赘小针刀挑治切割疗法。内外合治使治疗尽量取得良效。

(三)久病必瘀,从肝论治顽固性皮肤病

皮肤病患者生活质量多受影响,尤其是损容性皮损、瘙痒性皮损,患者身心备受煎熬。邬老认为这些患者均存在心理压力过大、情志不畅等问题。邬老善从肝论治顽固性皮肤病,采用养肝、疏肝、平肝、镇肝之法,在上述皮肤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较佳的疗效。如痤疮因肾虚肝郁、气郁化火、火性炎上而生,可治以平肝清火、滋肾养阴;扁平疣由脾虚肝郁、外感风邪、郁久化热、气血凝滞而生,可治以清肝解毒、活血软坚;神经性皮炎更由肝经风热、外犯肌肤而成,治宜平肝疏肝、活血解毒;老年瘙痒症由肝肾阴亏、血虚风盛而致,治宜滋肾养肝、平肝息风。邬老在治疗斑秃时,以制首乌、菟丝子、枸杞子等补肝生发;治疗神经性皮炎时,以珍珠母、磁石、五味子、酸枣仁等平肝潜阳、重镇养心、安神止痒;治疗黄褐斑时,以柴胡、白菊花、浙贝母、夏枯草、青葙子疏肝散结消斑,每每取得良好疗效。邬老在临床上重视情志疏导,身心共治,运用中医“七情致病”理论,以药物和心理疏导结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邬老看病多与患者沟通,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减轻心理负担。

(四)重视经络和三焦辨证,善用引经药

邬老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天地,三焦和经络如同地球的经纬线,相互交叉、运行和交流脏腑气血、津液。三焦将人体分为上、中、下3部分,分别发挥“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功能。经络循行于分肉之间、体表之上,入内则联络脏腑。皮肤病有容易定位的优势,按经络理论辨证施治,有利于确定病位、预测疾病传变,分经用药。如痤疮的脏腑经络辨证,额头、口周及前胸皮损多从阳明治,调理脾胃,多选用枇杷清肺饮,加白芷、石膏、蒲公英等入阳明经药;下颌角及颏下皮损多从少阴治,女性调理冲任,男性滋阴降火,可予知柏地黄丸加减,加丹参、牡丹皮凉血消痈;两颧或太阳穴处皮损多从肝治,宜柴胡干姜汤加减,加山楂、生麦芽疏肝去油等;后背皮损,多从太阳经治,可选麻杏薏甘汤加葛根。此外,皮肤病部位多明确,如从上焦督脉颠顶肝血不足方面治头顶脱发,加山茱萸、白芍、熟地黄等养肝血,吴茱萸、藁本、升麻等升提入肝经;从足太阳膀胱经风寒湿方面治点滴状银屑病,可予葛根汤合银翘散加减;从足阳明胃经热盛方面治痤疮,可予枇杷清肺饮;从中焦肝经气血凝滞方面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选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或大柴胡汤加减;从中焦厥阴肝经风热方面治玫瑰糠疹,宜丹栀逍遥散加减;从下焦厥阴经湿热方面治外阴瘙痒和阴囊湿疹,宜萆薢渗湿汤、四妙散或猪苓汤加减。 brcZkaqNEq/PS5Te2ARhAI8r3bCiViFDW7hXBJQe4TAq+ULl7rKJf+Dc9GqJTgS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