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楼氏乳科流派

一、流派起源

楼氏乳科流派,创始人楼丽华(1951—),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名中医,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浙江省中医院乳腺病中心创始人,历任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外科主任、浙江省中医院乳腺病中心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基地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楼丽华1976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医疗系;1980—1981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进修;1990—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进修;1985年在扎根中医外科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发展眼光,创建了浙江省内首个乳腺病专科——浙江省中医院乳腺病中心,将其带入省级、国家级“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并任学科带头人。楼丽华撰写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发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中乳痈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以及浙江省单病种诊疗规范中的乳腺增生病、急性乳腺炎、乳腺多发性囊肿、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乳腺癌和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6个乳腺病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

二、传承脉络

楼氏乳科流派以亲传、师授、学院教育模式为主。楼丽华弟子众多,随着弟子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活跃,楼氏乳科的授业者遍及浙江省各地及陕西、湖南、江西等省外地区,其中大部分治疗以楼氏乳科的所学,服务于广大病患。

图2-2 楼氏乳科流派传承脉络图

(一)第二代传承人:赵虹、沃立科、顾锡冬、胡袁媛

赵虹,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医院派驻安吉县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浙江省中医院乳腺科副主任,楼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浙江省国医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及学术继承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老中医经验与学术流派传承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擅长乳腺各类良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药物以及手术的精准治疗,熟练掌握麦默通微创术,开展了功能性及美容性结合的保乳术、重建术,乳头溢血、溢液的诊断,乳管镜操作及手术切除技术;对于中医药防治各类急慢性乳腺炎有较高的造诣,同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纤维腺瘤、囊肿以及男性乳房异常发育,膏方调治各类乳腺疾病,并且在乳腺癌术后中医药调护及心理康复结合治疗上有所创新。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研究课题1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出版著作4部,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级专利4项。

沃立科,医学博士,主治医师,第六批楼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楼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秘书,现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秘书、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乳腺病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青年委员。其长期跟随母亲楼丽华学习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得楼丽华亲传,专攻乳腺癌、急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瘤、男性乳房发育等各类乳腺常见病、多发病及乳腺疑难杂症的中医药治疗。在穴位埋线治疗乳腺病、中药配合穿刺抽脓治疗乳腺炎症性疾病、外敷治疗各类乳腺疾病及乳腺病患者的膏方调摄等方面均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多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主编著作3部,发表论文10余篇。

顾锡冬,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第六批楼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现任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新苗”计划人才。其擅长乳腺疾病中医内治和外治法,专攻腔镜下乳腺癌、男性乳房发育等手术治疗,对急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瘤等乳腺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等进行内外并治的综合治疗。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4项,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主编著作3部,申请中医外治发明专利1项。

胡袁媛,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第七批楼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楼丽华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其擅长各类乳腺疾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以及各类乳腺良恶性肿瘤手术,包括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整形术、乳房重建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以及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良性肿瘤美容切口手术等。其可灵活运用中医药理论,对中西医结合防治乳腺癌及乳腺癌术前、术后、放化疗期间的中药调理,中医内外治法联合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乳汁不下、缺乳、慢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男性乳房发育等均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厅局级课题等多项;参编著作3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SCI论文3篇。

(二)第三代传承人:张蓓、游雄斌、周静、王利燕

张蓓,医学硕士,浙江金华人,2022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目前就职于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硕士师从赵虹教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游雄斌,医学硕士,福建福州人,202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目前就职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硕士师从赵虹教授。主持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科研基金项目1项,参与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多项,发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多篇,获浙江中医药学会2022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周静,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浙江绍兴嵊州人,2011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目前就职于嵊州市中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现为“楼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嵊州站”成员。曾在浙江省中医院乳腺外科进修,嵊州市中医院第一批“临床新秀”,担任绍兴市医学会外科青年委员,绍兴市中西医结合肿瘤青年委员,绍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21年师从浙江省中医院楼氏乳科赵虹教授,跟随抄方、手术。主持市级课题1项。

王利燕,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浙江绍兴柯桥人,201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目前就职于嵊州市中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现为“楼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嵊州站”成员。曾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进修,擅长各种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治。2021年师从浙江省中医院楼氏乳科赵虹教授,跟随抄方、手术,传承楼氏乳科的理论体系。

三、学术特色

楼丽华作为浙江省中医院中医乳腺病治疗的开拓者,专注于乳腺病临证诊治40余年,守正道而不拘泥,习古法以创新方,在乳腺病治疗领域建立了内容完整、逻辑严谨的中医乳腺病学术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在临床治疗中疗效卓著,广受患者好评。

(一)四辨合一识乳病

楼丽华提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所在,同时乳腺疾病有其特有发病部位与疾病特性,因此中医乳房病的诊断也应当重视辨病论治,《金匮要略》中就曾提出“辨某病脉证并治”,相对于内科疾病,外科疾病辨病往往在辨证之前,辨病论治是中医外科的特色。因此楼丽华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四辨合一”的辨证方法,即辨病论治、辨证论治、辨体论治、辨因论治有机结合,并各有侧重。依据患者体质和致病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与手段,方药随证、随病化裁变换,形成了楼氏乳科开宗立法的诊断理论。

(二)三机并调消乳癖

历代医家在对乳癖的认识和治疗中,或认为肝气郁滞为病;或认为饮食不节,过度补益为病;或认为冲任失调,月事不规律为病。楼丽华在对古籍的消化整理和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乳癖患者,往往表现为肝气郁滞的情志所伤、饮食不节补益失当、冲任不调月经不规律三者同时兼具的症状,三种致病因素同时发生,治疗上也应当兼具齐备,创新地提出了三机并调治疗乳癖的临症思路,临床以此为法,遣方用药,对于治疗乳腺增生、控制乳腺结节进展、疏解乳房胀满疼痛具有显著疗效。

(三)温通散寒治乳痈

乳痈作为乳房病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自明清以降,历代外科大家均有论述。无论哺乳期乳痈,或是以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为代表的非哺乳期乳痈,均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并缺乏有效的西医学治疗手段。楼丽华在诊治乳腺疾病40余年的基础上,从数量庞大的临床病例中,充分体会和比较了清通治痈和温通治痈的临床实效,提出乳痈其病“标阳本阴”的特质,并确立了温通治痈的核心思路,不但能迅速有效地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也为难治性的慢性乳痈提供了治疗手段,解决了慢性乳痈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困境,避免了患者以往使用抗生素、大剂量激素,甚至切开乳房治疗的痛苦,保护了患者乳房的美观。楼丽华借由乳痈治疗领域的高深造诣,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乳痈协作组组长,并执笔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乳痈辨证施治临床诊疗规范及乳痈的临床路径,成为中医对乳痈治疗的标准和规范。

(四)扶正固本抗乳癌

楼丽华认为乳腺癌是消耗性疾病,再加手术治疗,气随血脱,患者身体功能大量损耗,随后的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均是对患者的消耗,因此对乳腺癌的病机而言,患者正气虚损,气血不足,在治疗中尤应重视扶助正气,补其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皆受脾胃的荣养。化疗后出现严重的胃肠反应是脾虚的表现,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的骨痛腿酸是脾肾两虚的表现,脾胃气虚贯穿了整个乳腺癌的病程和疗程,因此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应当以顾护脾胃、调节气机作为主要治则,贯穿始终。

而阴虚症状较为明显者,则以养阴为主,辅以健脾益气为治疗原则。楼丽华认为,乳腺癌患者历经手术、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正气俱损,伤阴耗液,往往出现类似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究其本因,为气阴两虚,虚热内生,因此治疗上应以益气养阴清虚热为核心。 brcZkaqNEq/PS5Te2ARhAI8r3bCiViFDW7hXBJQe4TAq+ULl7rKJf+Dc9GqJTgS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