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中医养生 健康有道》即将出版,这是一本弘扬中医智慧,造福百姓生活的小百科全书。
这本书的主编袁野是我优秀的弟子,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工作。2010年,我们联合多家单位和业界专家,发起成立了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这是全国首家专门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省级社会组织,由我担任会长,袁野担任秘书长。由袁野牵头策划实施了“基层中医圆梦燕赵行”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助力中医药传承发展贡献了力量。2013年开始,协会联合河北省中医院、中健网等单位,策划推出了《健康有道》大讲堂公益品牌,面向社会大众,每周一期,风雨无阻,讲健康真理,解百病之忧,使大众信中医、用中药,浓厚了中医药氛围。讲座一经推出,广受欢迎,2016年,《健康有道》大讲堂被评为第六届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广大听众一直期待把讲座内容集结成册,便于床头案头随时翻阅。如今书籍出版在即,也算是了了各方心愿。
2015年,习近平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明确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7年,习近平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吸引了世界目光;青蒿素曾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药起源于上古,绵延五千年而不衰,具有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共同的精神密码,“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是中华文化和中医文化共同的核心。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中医药从宏观、系统、整体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维护着民众健康。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传统医药产生重大影响。
最好的医学不是治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曾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将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新方向。未来医学应将人类健康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未来医学的目标应逐步向预防疾病、维护健康、防止损伤调整。这也与我们这本科普图书的出版宗旨相吻合,让大家重视健康养生,防病于未然。
当前,食品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血脂超标、血糖超标、重金属超标、尿酸超标……人类正逐渐成为时代产物的“浊毒垃圾桶”。在这样一个全球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浊毒理论,把所有对人体有害的不洁之物及不良的精神刺激都称为“浊毒”,并提出“净化人体内环境”的健康观。
如何去除浊毒,净化人体内环境,既是当代急需我们解决的重要医学课题,也是重要的社会课题,还是防治慢性病、获取健康的关键所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认为人体垃圾因为某些原因过量沉积在体内,是导致人类多种疾病和早衰的首要原因,这与浊毒理论不谋而合,从中医整体观来看,不能忽视天之浊毒和地之浊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中医是大智慧,生活中处处有中医。本书讲了很多中医养生方法,大家可以通过顺应自然、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精神调养和经络保健等方面的调节,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在迈向全民健康的道路上,让古老的中医智慧照鉴民族的未来,乃中医之幸,民众之幸。
国医大师
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会长、终身名誉会长
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