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寿衰

生命有开始就必定有终结,生、长、壮、老、已是生命延续的自然规律,是人体生长发育中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养生的宗旨,不是追求“长生不老”“返老还童”,而是“却病益寿”“尽享天年”。

一、天年

“天年”即自然寿数,是人在完全理想的生存状态下,精气不受任何额外损耗和扰动时,生命自然延续所获得的寿命。古人认为人的寿限可到120岁,这与现代研究的人类寿命极限为110~150岁大体一致。中医认为,天年的长短取决于先天之精。人出生之后,每时每刻都在消耗先天之精,且如果遇到如疾病、情绪波动等不正常的扰动时,先天之精还会额外消耗。当先天之精消耗殆尽的时刻,就是人死亡的时刻。所以,先天之精足,则“天年”长;先天之精少而弱,则“天年”短。

二、衰老

“衰”指身体功能减弱或退化,“老”指年龄大。衰老,指人在跨过盛壮期之后,直至死亡,根源于五脏衰退,而必然经历的以五脏为中心的规律性生命退化过程。现代医学认为,衰老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疾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过程的发展中伴随着疾病风险的增高,甚至衰老中就伴随着疾病;衰老是可受干预的。

三、影响寿衰的因素

(一)先天禀赋

生命个体与生俱来的、特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统称为先天禀赋。中医认为,先天禀赋的强弱是人体寿衰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包括体质说和命门元气说。

1.体质说认为人体寿命之长短依赖于形体之强弱,只有五脏坚固,形气协调,血脉和畅,各部器官配合默契,体质壮实坚强,才能长寿,反之则易夭亡。而形体之强弱又取决于来自父母之精所化生的先天元气。此“气”的强弱优劣对后代身体的发育成长及性格气质类型,都有决定性作用。

2.命门元气说指出命门内藏元精、元气、元神,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从而产生生命过程的各种功能,称为“先天生后天”。在生命历程中,命门的精气神复得五脏剩余真精的不断补充和滋养,故命门元气其量虽小,但耗用极慢,称为“后天生先天”。先后天生生不息,则能健康长寿;任何原因造成先后天相互滋生促进障碍,生命就会早衰甚至夭亡。

(二)后天因素

后天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因素、行为因素、疾病损伤等方面。

1.自然环境如地域、气候等,长期作用于人体,使人的体质呈现地区差异性,是影响寿衰的因素之一。不仅如此,即使同一地区,也因地势之高下不同,而有寿衰之别。现代研究认为,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当有害的环境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或者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危害健康,促使衰老。例如,空气污染中常见的微尘、硫化物、氮氧化合物等,长期作用于人体会影响肺的健康等。

2.战争、饥荒、秩序混乱等社会因素会极大影响人的寿衰,社会生活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等因素,对人寿衰的影响也很明显。当下,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人口老龄化、营养过剩、环境污染、新的不良生活方式等社会问题,其对人的寿命和生存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很多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都与激烈的竞争、过度紧张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关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良的社会习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种种斗争矛盾等,都可使人体代谢功能紊乱,导致早衰。

3.行为因素包括个人在饮食、起居、劳逸、嗜好、欲望等各方面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适度则有利于健康,不适度则有损于健康,甚至导致夭亡。例如,饮食过饱,则伤肠胃,过饥则使后天供给不足;偏嗜肥甘则生湿热,嗜咸则伤心,嗜酸则伤肝等;过劳有损形气,过逸则气血凝滞;过分贪名逐利耗散心神,无节制的性行为直接损伤精气等。正因为如此,中医养生将起居养生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4.疾病促进衰老,衰老诱发疾病,有些疾病甚至直接导致死亡。绝大多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之精气会逐渐衰弱,气血运行涩滞,从而罹患多种疾病,并以慢性病为主。这种生理性衰老导致的疾病与各种病理因素导致的疾病在老年人身上很难截然分开,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会影响人的寿衰和生存质量。

此外,还有医疗手段使用不当而影响健康和寿命者,可称为医源性因素。如误诊误治、过度医疗、滥用抗生素及保健品等。

因此,中医养生强调预防的重要性,防微杜渐,减少患病次数,遏制疾病加深,正确运用医疗手段,以防止因疾病而减损寿命。 6FUTNIOqHvQrkMs1rNoCCcS7ayKJVcVSOOaKeGNIwI2faMjsWm9YIgllx8Ziy9o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