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认识“幸存者偏差”,避免片面化思考

幸存者偏差,这个词语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认知陷阱,会影响我们对事物底层逻辑的判断。

它是一种典型的逻辑谬误,即人们在进行逻辑思考时,依据的是某种筛选后的结果。由于无法全面了解筛选的过程和被忽略的结果,就会导致对整体情况的误判。这种误判不仅会扭曲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还会深刻影响人们思考问题和做出决策的基本方式。

“幸存者偏差”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项统计研究。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亚伯拉罕·瓦尔德接受了军方的委托,研究一个与轰炸机防护有关的课题。

瓦尔德的团队对从战场返航的轰炸机进行了研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轰炸机机翼上的弹孔数目远远多于机尾。团队成员普遍认为应当加强对机翼的防护,可瓦尔德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是这样说的:“机翼上的弹孔数目虽然很多,但轰炸机仍能返航,这说明机翼并不是最致命的位置;而机尾的弹孔数目少,很可能是因为轰炸机被击中机尾后无法返航,也就无法被纳入统计范围。所以单纯根据弹孔数目来做决策是不科学的!”

瓦尔德进行了一系列测算和比对,提出了一个最佳防护方案——强化发动机,以提升轰炸机的机动应变能力,从而达到躲避射击的目的。军方最终采纳了瓦尔德的建议,在实战中,他们发现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这个案例很好地反映了“幸存者偏差”的问题——大多数人只针对幸存下来的飞机进行思考,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片面的,无法反映问题的本质;而瓦尔德却考虑到了那些没能幸存下来的飞机,从而能够捕捉到真正的底层逻辑。

“幸存者偏差”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影响。比如在投资领域,许多投资者只看到那些成功的投资案例。再如,在职场中,人们往往更关注那些学历一般,但事业有成的人,甚至会就此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一个人一旦陷入了“幸存者偏差”式的思维模式,就很容易忽视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想要避免“幸存者偏差”的影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避免犯“选择偏倚”的错误

“选择偏倚”是一个统计学术语,指的是在统计时忽略样本的随机性和全面性,仅用局部样本的特性来代替总体样本的特性。比如,一位统计学家收集了医院里的患者数据,发现糖尿病患者很少患有胆囊炎,而非糖尿病患者却多患有胆囊炎,这似乎表明糖尿病对胆囊炎起到了预防作用。

然而,这个结论的依据是局部样本,即在医院中的这一小部分患者,而大量未入院的患者并未进入统计样本。因此,这个结论属于“幸存者偏差”,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 避免出现“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人们更容易关注、记住和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细节,同时忽略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内容。比如,当股市被“持续上涨”的信念主宰时,普通投资者往往对有利的信息特别敏感,并产生盲目乐观情绪,从而做出一味“追涨”的错误决策。相反,当市场弥漫着“持续下跌”的恐慌氛围时,普通投资者又只看到各种不利信息,从而做出一味“杀跌”的错误决策。

● 避免沉溺于“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一词指在“偏好”的引导下,人们只能接收到一定范围内的信息,从而逐渐陷入像蚕茧一般的“茧房”现象。如今,在大数据的引导下,各类平台早已掌握了我们的偏好,进而不断“投喂”符合我们喜好的信息,使我们看到的大多为同质化的内容,或是自己能够认同的观点,却对其他领域的信息了解较少。

总之,“幸存者偏差”是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现象。通过深入了解其内涵和影响,并结合有意识的思考锻炼,我们可以逐渐打破片面思考的陷阱,培养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GVHKtUekfHfwBx78kOJflB9nxJaqY7JSdbtNEmKsuXL3kCxDLMhN7Rsk5nLmHI9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