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排除杂念,消除紧张,调整好大脑状态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大脑本身处于自在的运动状态。一个大脑正常的人,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就会自动地进行思考,而且念头会一个接一个地到来。

比如,当你看到一朵花时,很自然就会产生一些与这朵花有关的想法:这是一朵什么花?这朵花的形状、颜色、气味是什么?我以前是否见过它?我在哪里见过它?这朵花对我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同时,大脑也会自动处理那些以前接收过的信息,会产生各种联想,甚至和这朵花不相干的事情也会相继浮现出来,也许想到了曾经在某个场景中见过类似的花,也许想起了某个人。于是,由这个人再继续联想,想到学习、生活、工作,等等。各种各样的念头都会浮现出来,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人人都会有杂念,只是多与少的问题,也只是你是否关注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头脑中每天平均有大约6万个念头闪过,当然,其中也包含一些并不是很受欢迎的念头。有些念头也许和你正在关注的事情无关,甚至影响到了你目前的状况,这些念头就是“杂念”。

有些人一旦有了杂念就感觉非常紧张,觉得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这个念头是不好的,很想赶走它,比如我不能焦虑,我不能紧张,我不可以这么消极,等等,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越想越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甚至更加紧张,更加焦虑。

其实,人有杂念并不都是坏事,最起码说明你思维比较活跃。正是有了这些杂念,你才会有更多的行为动力。只有当那些杂念比较负面,并且影响到人的情绪时,才需要去除。因此,当你做一件事情的同时产生杂念时,不必太着急,只需要积极主动地消除那些杂念即可。

为什么会有杂念?也许是人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顾虑太多,也许是大家对所做之事不太确定,对自己缺乏信心,否认自己的能力,对事情未来的发展不太看好,也许这件事情并不是内心所愿、所好之事,也许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等等。

要排除杂念,不妨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学会接纳

大家要能够有这样的意识:有杂念是很正常的事,这些杂念往往不请自来。所有的念头,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不抓住某一个念头不放,不去和这些念头对抗,接纳它,它就会自然地来,也会自然地离开。

关注呼吸

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用鼻子深深地吸气,感受空气被吸进身体里,腹部因此而微微地隆起。屏住气,在心中默念1、2、3、4……然后用嘴巴慢慢地吐气,感受身体里的空气被完全排出,重复几次。这种呼吸方式称为“腹式呼吸”,也是冥想的开端,十分有效,能够让人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感受身体上,激活迷走神经,改善大脑与身体的连接,让人很快恢复专注力。

写下念头

当你遇到一些事情,又开始有各种想法时,不妨把这些想法一一记录下来,因为如果大家只是在大脑中思考,往往会一遍一遍地反复,甚至出现更多的负面念头。而将其书写下来,就相当于完成了一项任务,人们普遍对已完成的任务不会关注太多,因此就可以将这些念头清除出大脑,如果再加以理智地剖析,就更容易有清晰的思路,从而消除一些杂念。在你把这些杂念梳理出来之后,反而会觉得它们并没有那么“杂”。

倾诉与运动

当你自己一个人没有办法处理这些杂念的时候,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某位良师益友聊一聊也是个很好的选择。聊的过程也是一种梳理,慢慢地你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清晰,不再觉得“杂乱无章”了。当然,适当的运动也是抛却杂念的好办法,运动能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这种神经传导物质能让人舒心快乐,思维开阔。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教授提出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不安常在、无所住心”告诉人们,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此时此刻正在做的、应该做的事情上。比如,吃饭就一口一口慢慢咀嚼,看书就一页一页慢慢品味,不去和冒出来的一些杂念对抗,因为你越抵抗就会越关注,从而越难以消灭它们。一定要先行动起来,不要总想着等心里没有杂念之后再行动,既然不安难以避免,不妨顺其自然吧! 857+OkHWJkf7zxyfl4RTTXzpVgJKxd7DdhV7/KEb8DMhKepKtDvAsTf647lKA3O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