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语

远在是非对错之外,还有一片所在,我将在那里与你相遇。

——鲁米 波斯伊斯兰教苏菲派诗人、神秘主义者

“去吧,去问问看。”苏格拉底斜坐在我身后,身披斗篷,脚上穿着颜色鲜艳的运动鞋。

“然后尽管放手去做,你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不是吗?”

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苏格拉底这句话,是在多年前的实践哲学课上。

上课第一天的午休时间,我和另外五个同学坐在桌前,围绕“孩子”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每个人被问到的问题都差不多:“他们多大啦?”“上学了吗?”“你家孩子也有自己的平板电脑吗?”

我对这样的对话再熟悉不过。我清楚地知道,一旦周围有人回答:“不,我还没有孩子。”对话就会陷入一阵令人痛苦的沉默,或者为了缓解尴尬,会有人马上提出下一个问题。我惊讶地发现,有小孩的人,只要一谈到孩子,就能说半天。相比之下,其他人的故事就不那么受欢迎。我不禁想:“没有孩子的人也有自己的故事啊,为什么我们非得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来决定谁有资格发言呢?”

轮到我的时候,我回答说还没有小孩,随后屏住呼吸,下定决心就这个话题多说几句。

我想知道其他人生小孩的经历和理由,谈一谈我对未来是否要生一个孩子的犹豫——“你怎么知道你想要小孩的?这可不是容易做的决定,到底是什么让你下定决心的?”

然而,这些问题我一个都没来得及问出口,话题就被转移到了下一个人那里。在周围人热切的注视下,我隔壁的女士立刻热情洋溢地讲起了她七岁的女儿。显然,我的故事没能出现在这次谈话中。

我开始义愤填膺,为什么只能谈论孩子?为什么只有生过孩子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孩子?为什么要在无形之中决定谁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而另一些人的故事只能被规避?为什么不能让所有参与者自行决定是否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隔壁的女士分享完自己女儿的故事后,问题又被转移给了下一个人——一位拥有棕色卷发的四十多岁的女性。“不,我还没有生过孩子。”她的回答和我一样。与我相同的故事即将重演,人们又理所当然地想要跳过她,将问题抛给下一个参与者。

就在这时,时间的脚步放缓了,仿佛清溪渐渐停止流动。“问吧,尽管去问,你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不是吗?”一个声音在我身后响起。我想,是苏格拉底在笑着鼓励我。

我看向他,向他解释这种做法在当下的时代并不容易被接纳。“我做不到,你知道的。”我低声说。

苏格拉底看着我,拉起斗篷,擦了擦他的运动鞋。“这正是你们的问题所在。你们喜欢制定无形的标准,控制问题的走向。你们总是倾向于获得某一类单一的结果,希望问题的答案是无害的,而规避那些真实的、可能会给人带来伤害的选项。然而那些被刻意回避的可能性,往往与问题本身联系颇深。”

“没错,但是——”

“你想问的是一个直击事实的问题,对吗?”

“嗯……对。”

“直击事实的问题会是坏问题吗?”

“我……我并不确定。”

“想想看,‘是你自己选择不要孩子的吗?’和‘是你自己选的发色、裤子、住处和工作吗?’有什么区别呢?你们把所有的痛苦都归咎于此,如履薄冰地制造着对问题毫无帮助的无形束缚。难怪你们之中有那么多人缩手缩脚,因为你们把整场谈话变成了一个雷区:因为担心爆炸而只打安全牌。多么肤浅,又多么无聊。”

我呼吸一滞,被质问得说不出话来。苏格拉底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另外,如果你明明认为没有孩子的人的故事也应该被说出来,却依旧保持沉默,你就会成为话题主导者中的一员,帮助他们延续这种不成文的规定。”

我茫然地眨了眨眼睛:“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你只需要问出来,把你的问题说给大家听。”苏格拉底往后退了一步,朝那位有着俏皮卷发的女士抬了抬下巴。

在苏格拉底的鼓励下,我决定试试看。我鼓起勇气,深吸一口气,直视着那位女士的眼睛,在些许压抑的氛围中问道:“是因为你自己不想生小孩吗?”

周遭一片沉默,我感到其他人似乎倒吸了一口冷气。卷发女士望向我,手指夹住下巴,略显愠怒地说:“不,并非我不想。”

“谢谢你,朋友。你可真是提了个好建议!”我在心里向苏格拉底嘶吼。与此同时,我开始拼命思考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挽救这场谈话。

就在这时,午休结束了,我们纷纷起身朝教室走去。我走到卷发女士身边,结结巴巴地对她说:“我从未想伤害你的感情,然而在诸如此类的对话中,那些说‘我没有孩子’的人常常被理所当然地忽略,我认为这很不合理,我对没生过小孩的人的故事和经历也充满好奇,所以……我只是想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这个对话中的每个人都被倾听。我们聚在这里是为了学习实践哲学和如何更好地提问,而且……”

我没能将话说完,因为我的懦弱。她略微点了点头,示意我可以不用再说下去了。“我觉得很奇怪,人们凭什么觉得他们有资格随便问问题?”她留下这句话,然后加快脚步朝教室走去。

那张午餐桌前的那一刻、那场对话,以及我的那个问题,始终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中,因为它唤起的感觉,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其他人都是如此强烈。

尽管不知道卷发女士生气的真正原因,我还是感到羞愧和内疚。我的意图很单纯,只是想加深对话的深度,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大家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不想再继续那些肤浅、无聊的对谈,不想再面对“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来自哪个地方”“你有几个孩子”这样的问题。我想让所有的故事都有被分享的机会,想质疑一个我所知的不成文的规定,想做一个现代苏格拉底——用好的问题、有价值的答案和优质的对话去征服世界。

我多么希望多年前的自己能够了解现在我所知道的一切。那样我就能找出一种提出恰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让对方被淹没在情绪的泥潭中。那样,我就可以为对话创造一个合适的条件,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引起更深层次的共鸣;就可以问出一些与话题产生联系的问题,让人们分享心中真实的、哪怕有时会让人痛苦的想法;就可以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并且找到不太可能引发防御性反应的提问方式。

好的问题会带来好的答案,你应该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能够进行平等对话的方法,让人们将最基本的想法和信仰表达出来。我们需要一种直达问题核心的谈话方式,将理性的思考与废话区分开来,让对话的参与者各自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们需要掌握问出一个恰当的问题的方法,来深化一场对话。这是我对你发出的邀请。

你可以接受邀请,当然也可以轻易地拒绝。没有令人痛苦的沉默,没有受伤的灵魂,也没有像在小饭桌上玩捉迷藏一样的意图。

如果那时的我能够了解现在我所知道的一切,我依然会选择提出问题,但是会以不同的方式。我会像苏格拉底一样,询问自己的提问是否可以得到对方的允许。我会在提问前示意:“我对你的故事很好奇,你介意我问你与此相关的问题吗?”

那时的我只能用当时拥有的“桨”去“划船”,这导致了一次痛苦的经历,直到很久之后,我依然常常回忆这段经历。那次经历对我此后的人生发展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甚至为我出版这本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那时起,我开始主动学习更多实践的哲学、质疑的艺术,学习如何审慎地思考以及究竟怎样才能进行一场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为此,我专门在荷兰本地及国外参加了培训课程,再后来我成立了一家公司——De Denksmederij,并开始举办苏格拉底式对话、批判性思维和提问艺术方面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而在此期间,我从未停止过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区分“有效问题”和“无效问题”,明白了一个好的问题应该具备的条件,以及如何加深对话的深度,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一同走进哲学的世界。我一直在向苏格拉底学习,并把他当作我的英雄。

我从培训、哲学咨询和演讲中感受到,当我们以不同的意图和他人进行对话时,产生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当你以苏格拉底的视角训练自己并不断改善提问方式,一场看似普通的对话会变得相当有深度。我还了解到,当你意识到人们在倾听和交流时可能遇到的所有陷阱,以及知道如何避开它们时,对话就会变得更有意义,也更有价值。

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带着人们一起学习这些知识、见解和技能的快乐。在回顾这些历程的时候,我意识到应该写一本书,将这些体会记录下来,送给所有渴望进行更优质的对话却不知道如何开始的人。

在本书中,以苏格拉底为顾问,我将带你了解提问的艺术。读完本书,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能成功地深化对话,提出更好的问题。

实践哲学能吃吗?

我是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撰写这本书的。实践哲学并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本书也不是留给象牙塔里长着胡子的老头儿看的经文。实践哲学将正义、友谊、包容和勇气等宽泛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你可以对自己的朋友撒谎吗?是否应该出台更具包容性的招聘政策?什么时候对亲友隐瞒真相是恰当的?……这是一种进行对话的哲学方式,通过这样的提问,我们可以共同找到智慧、新的见解和生活中普遍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应该换工作吗?我是该和现在的伴侣在一起,还是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我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是否一致?我可以做到独立思考吗?你无法在谷歌或维基百科中找到此类生活化问题的答案。只有通过讨论它们并提出好问题,我们才有机会变得更加明智。

本书不会帮助你在闲聊方面做得更好,而是教会你如何进行深度、有意义的交流。当你探索新的可能性,当你打开思维的大门,并发现潜在的、从未造访过的空间时,对话就会变得更有深度。你可以通过这种思考方式转换视角,步入对方的思维世界,探索而不是企图胜过或说服对方。

你不仅可以了解自己潜意识中对人性的想法,也能为他人的想法留出更多的空间,这样做既有意义又使想法丰富多彩。这是一种我称为“敏捷视角”的技能——一种能够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架和观点的桎梏来思考的能力。哲学是训练这种敏捷视角的完美方式。敏捷视角就是探索和调查他人的观点,却不会立即陷入自己的观点之中。一旦学会使用这种能力,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视野被拓宽,并且能够清晰、冷静地探索未知的世界。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发现自己的思维空间比想象中大得多。

因此,这是一本为勇敢的思想家准备的书。对勇于质疑的人来说,相比得到确切的答案,他们更希望掌握探索世界的方法。这本书同样写给那些面对未知的事物不是立即惊声尖叫,而是选择先冷静下来,在沉默中思考的人。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如何提出更深入、更有探究性的问题,从而成为一个更深刻、更明智的人。除此之外,这本书还适合那些不满足于主观而片面的“真相”,想要寻求真正智慧的人。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我有一个小时来解决一个问题,而我的生命取决于此,那么我会花前五十五分钟来决定要问什么问题。”

这本书将教会你如何提出关键、透彻又直击真相的问题。你要明白,对待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邀请、探索、揭示、深化、挑战……任何一种都会使问题变得更有价值。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充分锻炼思考、分析和批判性质疑的能力。它为你提供了实用而具体的工具——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技术、理论背景和倾听的态度。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个指南针,指引你进行更有深度的对话。

为什么是苏格拉底?

生活不是一份使用说明书,人们并不总能轻而易举地找到问题的答案。世上也没有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某一情况下大行其道,而在其他情况中一无是处。

本书是一本关于培养质疑态度和提出好问题的实用指南,而穿着运动鞋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此人爱好一向广泛——将会成为你的导师。苏格拉底是生于约2500年前的雅典哲学家,是实践哲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常常漫步于广场和市集,与人们就最基本的问题进行哲学探讨。他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的无知,总是带着好奇的态度质疑社会中固有的知识和规则。苏格拉底在一生中提出了很多问题,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提问的艺术。他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他想成为一个更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曾说:“我知道我不知道。”他从未停止寻找真理,他认识到真理会在人与人的对话中产生,因此他将对话视为自己思维的“磨刀石”。

2.他想要消除谈话中的一切谬论、废话和逐利的想法。苏格拉底一直致力于帮助对话的参与者走向真理:他对人们进行批判性的提问,发现人们以为的所谓“真相”与真理相去甚远。

在当今时代,人们常常把意见当事实。我们带着无知、开放的思维和好奇心“了解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而苏格拉底和他的哲学思考、实用的提问方法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指示牌”。通过向苏格拉底学习,我们可以掌握如何培养一种好奇、求知的态度,以及学会如何批判性地质疑自己和他人。

本书由五章组成。首先,我会探讨人们不善于提出好问题的原因、为什么有时人们甚至提不出问题,以及为什么人们会觉得提问是一件困难甚至可怕的事。

第二章里,我们会正式开始学习。这一章我们将在核心上下功夫,培养一种质疑的态度,这是提出好问题的起点。

第三章可以教会你一系列实用的提问技巧,这些技巧将为你提出优质且深刻的问题奠定基础。在这一章中,你将会训练自己有效倾听的能力,了解语言的重要性,以及明白在提出尖锐问题时可以从夏洛克·福尔摩斯那里学到什么。

你可以在第四章中找到许多提问的诀窍。你将学习如何提出技术层面上优秀、成熟和深入的问题。你会了解“回音式问题”这个新概念,并理解它为什么在对话中是如此有效。更有趣的是,这一章还将教会你识别问题中的陷阱。

最后,在第五章中,我们将一起看看在提完问题之后会发生什么,你可以组织一场对话,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可以切实感受怎样让对话变得更有趣,怎样运用实践哲学让你变得更睿智。

为什么要进行自我锻炼?

人们为什么要锻炼自己的哲学思维并提出好的问题?

你可能会说,我每天已经够忙了,哪有精力学这些。别担心,我会为你提供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

第一,人们需要这种能力。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倾向,只有放慢脚步、展现真正的好奇心、提出正确的问题才能避免被卷入肤浅的旋涡。公开的辩论赛、线上或线下的论坛、脱口秀、采访、评论文章,甚至是圣诞晚宴上的激烈对话常常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性,这种对话将立场一致的人聚集起来,他们维护自己的想法,攻击他人的意见,混淆观点并相互推波助澜。然而,这种热火朝天的对话并不能推动社会和个人的进步。这种对话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站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在自己有限的思维世界中陷得更深。

在理解别人之前,我们首先渴望被别人理解,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需要我们进行更优质的对话。如果我们可以更专注于倾听,更好地参与到对话中并积极地思考,或许我们可以在被理解之前先理解他人的困境。而不可否认的是,好的问题恰恰能对话题的深入起到推动作用。

事实上,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极度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出尖锐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发展自身,并使复杂的对话变得更高质量、更细致、更丰富,也更自由。这本书就是我为在这方面获得成效所做的尝试。

我们需要进行自我锻炼的第二个原因是,你与他人对话的质量会得到极大提高。当和家人坐在餐桌旁共进晚餐时,你可能会希望有一个比“学校生活怎么样”或“最近工作还忙吗”更有趣的话题。如果你能培养自己的好奇心,提出不同的问题,那么在酒吧、餐桌、教室、媒体和生日宴会的对话就会变得更加愉快。如果学会了我教给你的提问方法,你就一定会对世界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你将发现他人身上的新鲜事物,并在充分思考后得出令人兴奋的新见解。你们将会更好地了解彼此。不仅如此,分享和倾听还可以让你变得更有人情味。

第三,锻炼自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思考、质疑、应用实践哲学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对此,我的一个学生用了“上瘾”一词。你可以清楚地感知自己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清晰,直达问题的核心;你可以明确分辨出什么样的对话有意义、什么是废话,并从中获得新的见解,发展新的想法,和对话的参与者一起解惑。在学习中,你可以逐渐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使你的思维更加灵活、宽阔与包容。发现并探索他人的思想世界,带着话题与参与者共同探索智慧,是一个其乐无穷的游戏。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实践哲学活动中对事物发展、论断、陈述无休止的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正如你在学习绘画的时候,练得越多就会画得越好,提问也是如此。

最后,你可以通过提问和旨在和他人共同探索智慧的对话更好地了解自己。记住,永远不要停止对一切事物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质疑。虽然这样做不会给你提供现成的答案,但它会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人和事会随着世界的运转不断改变,然而它们并非完全难以捉摸,我相信好的问题能在事物之间创造出真正、切实的联系,这种联系会公正地反映出我们本质上的差异和相似性。 5+sNDex3wdhCf5yEXqpgolsY9H9sndIWzhbNN3XKuxMJSQRZ18RCxu+Y15HtRqP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