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的性生活都跟自己想象中不同。”
人生在世,难免有情绪低落、对“性”产生困惑的时候——或许是在与伴侣分手,内心难过时;或许是在与伴侣同床异梦,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时。在性这一领域,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脆弱的地方。
性生活是非常私密的事情,却受到社会观念的制约。我们总在想:就性生活而言,“正常人”的感受和应对方式是怎样的?
实际上,在性生活方面,几乎没有“正常人”。我们都有负罪感和神经症,都被恐惧和破坏性的欲望折磨,被冷漠和厌恶影响。我们过的性生活都跟自己想象中不同。我们觉得别人的性生活积极向上,不落俗套,规划合理。我们也想过上这样的性生活。然而,我们把他人的性生活想得太完美了,每个人的性生活都有缺憾。
性生活是两个人的事,鲜少被第三个人知道。即使是向自己信得过的人,我们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性经历。恋爱中的男女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害怕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打死也不说。
显然,一本以性为主题的哲学书,不应是教我们如何多做爱、如何延时,而应是教我们培养共同语言,降低对性的期望值。
我们处于自由时代,崇尚性解放。如果性生活不如意,我们就会万分沮丧。
性解放的理由是:几千年来,宗教盛行,民风保守,人们普遍认为性肮脏、罪恶。手淫,手会断掉。偷看妇女的脚踝,应被处以火刑。人们不了解阴茎和阴蒂。简直不可理喻。
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人造卫星1号发射之间的某个时候,人们的性爱观念开始发生改变。女人开始穿比基尼,手淫不再被排斥,给女人口交不再是稀罕事,以前讳莫如深的话题也变得可以公开讨论。以前,性被视作洪水猛兽;如今,人们乐在其中。人们认为性可以舒缓紧张的神经,让人容光焕发,就像打网球一样稀松平常——为了减轻现代生活的压力,应该多做爱。
言之有理,不过可能言过其实,因为有着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性解放并非完全可取。几千年来,性问题困扰着我们,这有着必然的原因。性压抑来自宗教戒律和社会习俗,而宗教戒律和社会习俗是源自实实在在的人性。性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让人神魂颠倒,有时与个人理想格格不入,为文明社会所不容。
我们竭力淡化性生活的特殊性,但它永远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简单或美好。性生活的特点是残忍、僭越、控制、羞耻。性生活本来应该是爱情的生活,但实际上并不是。
我们想控制性生活,但是,性生活一再破坏我们的生活:破坏夫妻关系,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让我们在夜店流连忘返,让我们为了满足肉欲跟自己不喜欢的人交谈。性生活与高尚的情操和价值观常常无法兼容,因此,我们经常压制自己的性欲。然而,我们应当承认性生活的特别之处,不应该给自己背上思想包袱。
我们当然可以越来越理智地对待性生活,只不过要充分认识到,性生活带来的问题不可能得到充分解决。性是一种洪荒之力,我们能做的顶多是端正态度。
《印度爱经》和《性的愉悦》等性爱宝典为性问题给出了答案。它们不约而同地指出,要想改善性生活,我们要掌握莲花式体位,学会创造性地利用冰块,掌握同步高潮的技术。
有时,性爱宝典会让我们怒气冲天。原因可能是:性爱宝典虽然图文并茂,能够激发性欲,但让人感到被羞辱。性爱宝典告诉我们,性生活不美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我们没有尝试舔肛门;第二,我们不擅长“不完全性交”。这些性行为相当怪异,我们很难接受。
伴侣颠鸾倒凤,尝试新姿势,两情相悦,乐在其中。但是,我们也会有许多担忧。第一,长时间的耳鬓厮磨之后,要为孩子操心、为钱发愁,伴侣之间会产生怨恨。第二,沉溺于网络色情,无法自拔。第三,有性无爱。第四,与同事暧昧,伤了伴侣的心,无法挽回。
面临这么多问题,我们可能降低对性爱的期望值。一生当中,能有几次完美的性生活就不错了。完美的性生活就跟幸福一样难得,就像宝石一样珍贵。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起初,我们并没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幸运。当我们渐渐老去,回首往事,想起那些琴瑟和鸣的时刻时,我们才意识到命运的馈赠有多么宝贵。完美的性生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在一生之中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性生活都不够圆满。别管性爱宝典怎么说,性生活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性爱宝典的着眼点应该是减少痛苦,而不是消除痛苦。性爱宝典提供的应该是慰藉,而不是治疗。
性爱宝典无法解决问题,但能够让我们释放负面情绪,与我们的悲伤形成共鸣。看了书之后就会明白,我们做爱时碰到的种种问题别人也有。这样,我们就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