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民,代号“猎鹰”的高级间谍,其口供如同一记重锤,彻底敲碎了林逸和李卫民对间谍战的固有认知。
一个超越国界、超越政治、渗透历史的古老组织——“织网者”,浮出水面,它的“引线人”更是神秘莫测,如同幽灵般操控着一切。
这枚从宋安民脖颈上搜出的黄铜戒指,成为了揭开这个庞大谜团的唯一钥匙。
军工厂最高级别的秘密实验室,此刻汇聚了京城乃至全国最顶尖的专家。
金属材料学教授、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密码学权威……
他们围聚在中央一张巨大的实验台前,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那枚黄铜戒指。
“这枚戒指的材质,并非寻常黄铜。”
金属材料学教授戴着厚厚的老花镜,声音带着一丝兴奋,“里面掺杂了一种极为稀有的合金,成分比重非常精确,这在当今的冶金技术下也极难实现,更别说在古代。”
“戒指的做工也极其精湛。”
另一位珠宝鉴定专家补充道,“内侧的符号,雕刻得非常精细,肉眼几乎无法分辨,但线条流畅,一气呵成。这需要极为高超的微雕技艺。”
林逸和李卫民站在一旁,认真听取着专家们的分析。
“那么,这枚戒指的年代呢?”林逸问道。
考古学家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戒指,在强光下仔细端详。
他用指尖轻轻摩挲着戒指的磨损痕迹。
“从氧化程度和金属老化迹象来看,这枚戒指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
考古学家声音凝重,“甚至更久远。但它又经过了某种特殊保养,使得它虽然古老,却依然保持着金属的活性。”
上百年?
林逸和李卫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这枚戒指的历史,竟然比他们国家的建立还要悠久,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对间谍组织的认知。
古文字学家则将注意力集中在戒指内侧那个复杂的符号上。
这个符号由几组看似不规则的线条和点构成,但组合在一起,却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和美感。
“这个符号……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古文字体系。”
古文字学家眉头紧锁,“它似乎融合了多种文明的元素,有些像古埃及象形文字,有些像玛雅符号,又有些像某种神秘的东方图腾……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符号体系。”
“能否破译它的含义?”
李卫民问道。
古文字学家摇了摇头:“仅凭这一个符号,很难。但它很可能是一种‘组织图腾’,或者是一种‘身份标记’,而非单纯的文字。”
然而,林逸却从中看到了希望。
如果这个符号是某种跨文明的融合,那或许意味着“织网者”的触角真的遍布全球,并且历史极其悠久。
“请你们将这个符号进行最全面的数据化,并与全世界所有已知的古文明符号、秘密社团标记、以及宗教图腾进行比对!”
林逸果断下令,“任何一丝相似,都不能放过!”
与此同时,对宋安民的审讯仍在继续。
他虽然交代了“织网者”的大致概念和自己的身份,但对于“引线人”的身份和行踪,他始终摇头表示不知。
“我真的不知道‘引线人’是谁。”
宋安民的脸上写满了恐惧,“我们这些‘子民’,从未见过他本人。他只通过‘信物’和‘指令’来操控我们。甚至,他下达的指令,也是层层传递,经过无数个中间人,最终才到达我们这里。”
“那么,你们如何确认指令是来自‘引线人’?”
林逸问道。
“信物。”
宋安民指了指桌上的黄铜戒指,“每一次重要指令的传递,都会伴随着某种特定的‘信物’。有时是带有特殊标记的古董,有时是嵌入特殊符号的工艺品,有时甚至是……通过特殊渠道发出的、带有独特声纹的指令。”
林逸的脑海中闪过《山河颂》和宋代官窑青釉弦纹瓶。
这正是“物品标记”的更高阶形式!
这说明“织网者”并非通过科技手段来完全掌控,而是更倾向于利用这种古老而隐蔽的方式进行渗透。
“你说的‘特定声纹的指令’是什么意思?”
林逸追问。
宋安民犹豫了一下,然后说:“在一些绝密任务中,‘引线人’会通过特定的渠道,发出一段非常简短的指令。这段指令,会带着一种独有的‘声纹’。这种声纹,只有我们‘织网者’的成员才能识别,它是我们确认指令真实性的唯一标准。这段声纹……有一种让人灵魂颤栗的力量。”
“声纹!”
林逸和李卫民眼中都闪过一道精光。
这是一种全新的线索!
如果能捕捉到这段声纹,并对其进行分析,或许能揭示“引线人”的某种特征,甚至是他的真实身份!
但问题是,如何才能捕捉到这种“特定声纹的指令”?
“引线人”不可能轻易暴露。
“他上次发出这种指令是什么时候?”
李卫民问道。
宋安民努力回忆着:“大概……是半年前,关于一个在西北地区进行的资源勘探项目。指令非常隐蔽,只针对少数核心成员。”
林逸立刻下令,让情报部门调取半年前所有在西北地区资源勘探项目中,涉及宋安民以及其他“织网者”成员(根据宋安民供词推断)的通话记录、电报往来,甚至是无线电信号!
虽然希望渺茫,但任何一丝线索都不能放过。
军工厂的反间谍部门,如同一个庞大的机器,全速运转起来。
所有的资源都围绕着“织网者”和“引线人”展开。
林逸白天坐镇实验室,与专家们一同研究戒指和符号;晚上则反复分析宋安民的口供,试图从中找出任何遗漏的细节。
陈雪茹在这段时间,也成为了林逸唯一的慰藉。
她每天都会亲自送饭到军工厂,陪他在办公室里吃。
她虽然不了解具体的工作内容,但看着林逸疲惫却坚定的眼神,她知道他正在为国家做着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林逸,你要保重身体。”
陈雪茹心疼地为林逸披上毯子,“累了就休息一下,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林逸握住陈雪茹温暖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柔情。
他知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陈雪茹是他的后盾,是他的力量源泉。
“放心吧,雪茹。”
林逸轻声说道,“为了国家,为了我们能够安稳地生活,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