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次安全会议后,江辰便将研究所内部的保密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深知,“天河”项目是国家的命脉所在,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他与李卫民秘密商议,并得到了授权,开始着手制定一套全面的安全自查方案。
这套方案极为细致,涵盖了人员背景复审、物理空间监控、网络安全检测、以及针对核心涉密人员的日常行为观察等多个层面。
江辰没有将方案全盘托出,而是根据不同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将任务分解下去,确保自查工作在秘密中进行,不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恐慌或警觉。
他尤其注意对新调入研究室的助理工程师王涛的观察。
尽管王涛表面上看起来勤奋好学、对江辰尊敬有加,但那天他提出的关于“天河”项目早期数据的“好奇”,让江辰心中始终存疑。
那种“好奇”太有针对性,不像是一个未经事的小年轻随口问出的话。
江辰决定采取一些手段来试探王涛。
他知道,直接质问只会让对方警觉,最好的办法是创造机会,让对方自己暴露。
这天下午,江辰故意将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放在自己办公桌上,文件内容是经过处理的、包含一些看似重要但实则有误的“天河”项目早期实验数据。
这份文件是他特意伪造的,用来引蛇出洞。
他借口去参加一个临时会议,离开了办公室,而王涛正好负责在他离开期间整理办公室的一些文件。
“林总工,您慢走。”
王涛恭敬地送江辰到门口。
“嗯,这些文件你帮我整理一下,其他的不用动。”
江辰指了指桌上几份不重要的文件,随即离开了办公室。
王涛应了一声,待江辰走远后,他关上办公室门,开始整理文件。
他的目光很快就被桌上那份“绝密”文件吸引了。
他犹豫了一下,看了看紧闭的房门,又看了看那份文件。
好奇心和某种潜藏的欲望在他心中交织。
他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拿起了那份文件。
文件封面上醒目的“绝密”二字,让他的心跳加速。
他快速地翻阅着文件内容,当他看到里面那些关于高温稳定性的数据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他迅速地将文件内容记在脑中,特别是那些看似与江辰公开报告不符的数据。
他知道,这或许就是他一直等待的机会。
他没有将文件带走,也没有做任何可能留下痕迹的事情。
他将文件放回原处,然后继续整理其他文件,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
然而,王涛并不知道,在他进入办公室的那一刻,隐藏在天花板角落的微型摄像头已经启动,将他的一举一动都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那份“绝密”文件上,也涂抹了一种只有在特定波长紫外线下才能显现的特殊荧光剂,一旦被长时间接触或复制,都会留下肉眼难以察觉的痕迹。
江辰的试探,已经悄然展开。
与此同时,陈雪茹那边也传来了一些消息。
她在京城的商业圈子里人脉广泛,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
最近,她发现有一些平时并不相关的外国人,对军工厂,特别是第三军工研究所表现出了异常的兴趣,甚至有人通过各种渠道向她打听江辰的情况。
“江辰,我最近总听到一些奇怪的传闻。”
晚上,陈雪茹在小洋楼里向江辰汇报,“有几个外国商人,平时跟咱们生意上没什么往来,最近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向我打听你的事情,问你在研究所里负责什么项目,有没有什么新的技术突破……”
江辰听到陈雪茹的话,眼神变得锐利。
这印证了他的判断,外部势力已经开始行动了,而且他们已经将目标锁定在了他身上。
“他们还打听了什么?”
江辰问道。
“他们问得很隐晦,但总绕不开你的工作。我当然是什么都没说,只说你在研究所搞技术,具体的不清楚。”
陈雪茹说道,“不过,我觉得这不是偶然。他们肯定是对你的项目感兴趣。”
“没错,他们感兴趣的不是我,而是‘天河’项目。”
江辰沉声道,“看来,我们的保密工作必须更加严密了。”
“需要我做什么吗?”
陈雪茹立刻问道。
她虽然不懂技术,但在商业和人脉方面,她能为江辰提供巨大的帮助。
“暂时不用你直接参与技术保密。”
江辰说道,“但你的商业网络很广,如果能帮我留意那些对军工、科研表现出异常兴趣的外国人或者可疑人员,及时告诉我,这对我们很有帮助。”
“没问题!”
陈雪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最近正在拓展一些新的业务渠道,会接触更多的人。我一定会帮你留意的。”
陈雪茹的支持让江辰心中感到温暖。
他知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将从陈雪茹那里得到的信息与保卫科的报告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
那些对江辰表现出兴趣的外国商人,很可能就是外部情报机构的外围人员,他们在京城活动,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内部的王涛,外部的试探,江辰感觉到一张无形的网正在向“天河”项目,向他本人,慢慢收紧。
他没有因此感到恐惧,反而激起了更强的斗志。
他前世作为工程师,深知技术是国家的脊梁。
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偷走属于中国的技术成果!
他开始更加频繁地前往研究所的保密室,查阅关于历史上泄密事件的资料,学习反侦察和保密技术。
他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完善了研究室的安保措施,加强了对涉密文件的管理。
同时,他也开始有意识地在研究室内部制造一些“烟雾弹”,发布一些真假参半的技术信息,试图干扰和误导那些试图窃取情报的人。
他知道,与这些老练的情报人员和庞大的情报机构对抗,需要极度的耐心和智慧。
他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步步为营,引蛇出洞,最终将他们一网打尽。
而就在江辰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新的技术攻防战时,遥远的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贾家的悲剧还在继续上演。
秦淮茹每天在街上捡破烂、打零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她的身体越来越差,孩子们也因为营养不良而经常生病。
贾东旭躺在床上,精神越来越萎靡,有时会突然发疯,大喊大叫。
贾张氏每天扫地回来,就坐在屋里唉声叹气,对秦淮茹母女俩的惨状视而不见,只是抱怨自己的命苦。
曾经的嚣张、算计、贪婪,最终都变成了无尽的苦涩和绝望。
他们就像陷在泥潭里的野兽,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
江辰没有再去看他们一眼,他们的结局,已经是他复仇的必然结果。
他现在面临的,是更高层面的战斗,是为了国家荣誉和民族未来的战斗。
他站在小洋楼的窗前,看着京城夜晚的灯火辉煌,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这场技术攻防战,他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