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生活,随着我的逐渐适应,也慢慢展开。然而,真正让我在这个陌生环境中找到一丝慰藉的,是与贾宝玉日益亲近的关系。我们同住一处,日日相见,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他不同于世俗的男子,不追求功名利禄,只钟情于诗词风雅,这与我的性情不谋而合。我们之间,有着一种无需言语便能理解的默契。他懂我的诗,我懂他的痴。这份惺惺相惜,使得我那颗孤寂的心,渐渐有了停靠的港湾。
我们常常在一起读禁书,谈论那些不为世俗所容的思想。他会为我写诗,为我描眉;我会为他剪烛,为他分忧。每一次的交流,都仿佛在确认着我们之间那份与众不同的情感。他曾说过,我“从不说混账话”,这是他对我的最高赞誉,因为在他眼中,世俗的一切都是“混账”的。而他,也从不以世俗的眼光看待我,他只看重我的真性情,我的才华,我的敏感。这份被理解、被珍视的感觉,让我那颗紧绷的心,慢慢放松下来。
然而,我深知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份。贾府对我的好,是建立在贾母的疼爱之上。一旦贾母百年之后,我的处境将何去何从?我不敢奢望能与宝玉长久地在一起,更不敢将这份感情公之于众。我的内心充满了不安与忧虑,这使得我在与宝玉相处时,时常表现出小性儿和多疑。我害怕失去他,害怕这份感情受到世俗的玷污。每一次他的言语稍有不慎,我都会敏感地捕捉到,然后陷入无尽的哀伤。我的眼泪,成为了表达我内心不安的唯一方式。
“金玉良缘”的说法,像一把利剑悬在我的头顶。薛宝钗的出现,她的八面玲珑,她的世故圆滑,都与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似乎更能得到贾府上下的认可,她与宝玉的“金锁”与“通灵宝玉”的传说,更是让我感到无形的压力。我嫉妒她的周全,却又无法改变自己的真性情。我无法像她那样去迎合世俗,我只知道,我爱宝玉,爱的是他那颗纯洁的赤子之心,爱的是我们之间无需言语的默契。
我曾听宝玉讲过“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的宿命。他说我是那绛珠仙草,他是那神瑛侍者,我下凡是为了用眼泪偿还他的灌溉之恩。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我。它解释了我为何如此多愁善感,为何泪水总是止不住地流淌。这不仅仅是儿女私情,更是前世的宿命。我接受了这份宿命,也甘愿用我一生的眼泪,去偿还他对我的深情。我们之间,仿佛有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盟约,一份只有彼此才能理解的“木石前盟”。这份盟约,成为了我内心深处最坚定的信念,也是我支撑下去的唯一力量。然而,我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份宿命的盟约,似乎也预示着一个悲剧的结局。我的眼泪,终将流尽,而那时,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