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里的位置,大致分分,各有优劣,关键看你的产品和预算。
入口处(码头头):优势很明显,最先被顾客看到,曝光率高,人流量最大。特别是那些赶时间或者目标明确的顾客,可能一进来就买了。但劣势也很突出:租金通常最高,竞争最激烈,顾客刚进来可能还在观望比较,冲动消费多,但忠诚度可能不高。而且,这里人虽多,但流速快,停留时间短。适合什么?适合单价不高、购买决策快、视觉冲击力强的产品,比如特色小吃(香气先勾人)、新奇玩具、快销饮品。如果你的产品需要时间介绍、体验或者比较贵重,这里可能不是最佳选择,而且租金压力也大。
中段(黄金水道):人流经过入口的筛选,流速相对平稳,顾客逛到这里,心态比较放松,开始有停留和挑选的意愿。租金比入口便宜些,竞争也没那么白热化。这里往往是夜市的核心地带,氛围最好。适合什么?适合大多数类型的商品,尤其是需要顾客花点时间看看、试试、比较一下的东西,比如服装、饰品、家居小物、需要稍微等待的特色小吃等。这里是综合性价比比较好的区域。
转角处(十字港):位于道路交汇处,多个方向的人流都能看到,曝光率也不错。如果能利用好转角的两面甚至三面展示,效果更好。租金可能比中段略高或持平。劣势是可能比较嘈杂拥挤。适合什么?适合展示面比较宽、能吸引多方向注意力的产品,或者有特色招牌的摊位。小吃、饮品在这里也不错。
出口附近(归航点):顾客逛累了,准备回家。优势是有些顾客可能花光了预算或者觉得“再不买就没机会了”,容易产生最后的购买冲动。租金相对便宜。劣势是人流目的性强(要离开了),购买意愿可能减弱,而且顾客可能已经买了不少东西。适合什么?适合方便携带、单价不高、能作为“随手礼”或满足即时需求的小东西,比如小份水果、解渴饮料、便宜的小零食、或者清仓特价品。也适合需要顾客带走的、体积稍大的物品(顾客不用拎着逛很久)。
特殊位置(如厕所旁):这个位置有点争议。优势是人流肯定有,而且大家会停留一下(排队等厕所)。劣势也很明显:环境可能不太好(气味、潮湿),顾客心态比较急迫,不太有心情慢慢挑选,而且像卖吃的摊子放这里,心理上就有点别扭。租金可能很低。适合什么?不太受环境影响的小商品,或者快销的饮品、纸巾等。需要慎重考虑,除非租金特别低或者实在没得选。
没有绝对完美的位置,只有最适合你的位置。你需要结合三点来选:你的产品特性(需要顾客停留吗?视觉重要吗?决策快吗?)、你的预算(能承受多高的租金?)、夜市的具体情况(人流动线、竞争分布)。比如,你预算有限,卖的是需要花点时间体验的手工艺品,那中段一个相对安静、租金适中的位置,可能比入口处租金高昂、人流匆匆的位置更适合你。或者你卖的是香气扑鼻、即买即走的小吃,预算又充足,那入口处可能就能带来更高的营业额。
选“码头”,是门技术活,更是门实践活。光听理论不够,必须亲自去走、去看、去问、去感受。别怕麻烦,多跑几个地方,多对比。记住,一个好的位置,能让你后续的经营事半功倍。就像老水手常说的:“找准了航道,风浪再大,心里也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