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赵姓】源出于嬴姓。据传说,周穆王有个车夫名叫造父,他的祖先是嬴姓祖先伯益。造父曾向穆王进献了八匹千里马,穆王给这八匹宝马配备了一辆非常华丽的马车,并经常叫造父驾车带着自己周游天下。有一年,周穆王乘着这辆车来到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游玩。正玩得高兴时,却传来东南方的徐偃王起兵造反的消息。穆王得知后,急忙往回赶。造父驾着马车,日行千里,使穆王及时赶回了都城镐京,发兵平定了叛乱。穆王认为这次平乱中造父驾车有功,就赐封他在赵,造父的后代就以赵为姓氏。

【钱姓】源出于彭姓。远在西周时,寿星老人彭祖的后人彭孚担任钱府上士,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官名为姓,钱姓开始传世。

【孙姓】源出于姬姓。周公旦的弟弟卫康叔的后代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叫公子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他以祖父的字“孙”作为姓氏。孙姓还有源出于芈姓的。楚国有个著名的贤臣叫伟敖,字孙叔。孙叔敖是楚国国君的后代,他在担任楚国令尹时,楚国国力十分强盛,深得楚国人拥护。孙敖的后代便以他的字“孙”作为姓氏。

【李姓】源出于嬴姓。相传上古帝尧时,担任大理职务的皋陶的子孙世袭大理的职务,一直经历了虞、夏、商三代,被人称为理氏。商末,理氏后人理徵因为执法不阿,得罪了商纣王,被纣王处死。理徵的妻子带着儿子利贞逃走。母子俩无以为食,幸好当地李树果实成熟,母子俩便以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利贞为了避难把姓氏改为李。李利贞的后人便以李作为姓氏。

【周姓】源出于姬姓。周人的祖先后稷是黄帝的后裔,本来居住在邰,后来族人迁居周原,称为周族。周武王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周人以姓姬,直到周朝灭亡后,子孙才以周为姓氏。周姓还有一支来源,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曾把普乃氏、贺鲁氏等赐姓周。

【吴姓】源出于姬姓。太伯、仲雍和季历是周太王的儿子。小儿子季历很有才干,他的儿子姬昌又自幼聪明过人,因此周太王想让季历当继承人。太伯和仲雍这两位兄长明白父亲的心意,就自动退出竞争,趁周太王生病时,假托外出采药,出走到东南沿海一带建立了吴国。太伯和仲雍相继为国君,以后由仲雍的子孙世代相传。春秋时期,吴国渐渐强大起来,成为当时的一个强国。后来由于吴王夫差骄傲自大,被越国打败,亡了国。夫差的子孙便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

【郑姓】源出于姬姓。封地在郑的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时,郑桓公见幽王无道,预感将来必有灾乱,就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太史伯说,位于河南中部的虢、郐两国之间有河、洛、济、颖四条河,交通方便,土地肥沃,是个非常安全的地方,可以把家属和财产安置到那里。郑桓公依计而行。后来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际,用武力夺取虢、郐的土地,在新郑一带建立了郑国。郑国被韩国灭掉后,郑伯子孙就把郑国国名当作自己家族的姓氏了。

【王姓】源出众多,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遂为姓氏,重要的缘起有如下几个。一是,出于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子孙在陈国;二是,出于子姓,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三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高公之后;四是,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

【冯姓】源出于姬姓。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冯简子是公族之后,因为他的封地在冯,便以当地地名为自己的姓氏,其后代也就以冯为自己的姓氏了。

【陈姓】源出于妫姓。相传舜当天子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让他们住在妫瑞。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帝舜的后裔妫满。武王把大女儿元姬嫁给妫满,封他为陈侯,让他奉守帝舜的宗祀。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其后人就以陈为自己的姓氏了。

【褚姓】源出于子姓。春秋时期,宋共公的儿子公子段在宋国任褚师(市场管理员之类的官),他的后人便以他的官名为姓,褚姓诞生。

【卫姓】源出于姬姓。周公旦的弟弟卫康叔的封国在卫,公元前254年被魏国吞并,成为魏的附庸国。卫国国君的子孙后来便以国名为姓,卫姓开始流传。

【蒋姓】源出于姬姓。周朝初期,周公旦的儿子伯龄的封地在蒋。春秋时期,蒋国被楚国所灭,蒋伯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蒋姓开始流传。

【沈姓】有两支来源:一支源出自姬姓。周成王把叔叔季载封在沈国。公元前506年,沈国被楚国灭掉,沈君的后人便以沈为姓氏。另一支出于芈姓。春秋时期,楚庄王的曾孙名叫戌,在楚平王时期任沈县县尹,被人称为沈尹戌。沈尹戌的后代以沈为姓氏。

【韩姓】源出于姬姓。韩城是姬万的封地,众人称姬万为韩武子。韩武子的曾孙韩厥以这块封地地名作为自己的姓氏。

【杨姓】有两个来源,都源于姬姓。西周时周宣王的小儿子尚父被周幽王封于杨,建立杨国,杨侯的子孙便以杨为姓氏。晋国灭杨后,将它封给公族羊舌西。羊舌西的儿子以封邑为姓氏。杨姓开始流传。

【朱姓】源出于曹姓。周武王时,曹挟的封地在邾国,所以曹挟又称邾子挟。战国时期,邾国被楚国灭掉,邾子的后人便将国名“邾”字的偏旁去掉,以朱为自己的姓氏。

【秦姓】源出于嬴姓。秦朝灭亡,赢姓后人就改称秦姓。

【尤姓】由沈姓所改。五代时,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当地姓沈的人为了避他的名讳,便把沈字三点水去掉,改为尤姓。

【许姓】有两个来源。相传上古时,尧要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愿,就归隐于田。许由就是许姓的先祖。另一支源出于姜姓,西周初年,周武王把炎帝裔孙伯夷的后代姜文叔封在许由曾居住过的许,建立许国,称为许文叔。战国时期,许国被楚国灭掉,许国国君的后代以许为姓氏。

【何姓】由韩姓所改。战国末年,韩国被秦国灭掉。亡国后的韩国遗民有一部分逃到淮河与长江之间的地方,当地人把“韩”读作“何”。韩氏子孙为免遭秦国人迫害,就干脆把韩姓改成了何姓。

【吕姓】源出于姜姓。相传吕国是炎帝后代四岳的封国,历经虞、夏、商、周几代。春秋初年,吕国被楚国灭掉,吕国国君的后代便以吕为自己的姓氏。

【施姓】源出于姬姓。春秋时期,鲁惠公有个儿子名叫公子尾,字施父。公子尾的儿子以父亲的字为姓氏,施姓开始传世。

【张姓】有三个来源。相传少昊有个儿子叫挥,他发明了弓,因此被封为弓正,专管制造弓箭,并被赐姓为张。另一支源出于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解侯,字张,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作为姓氏。第三支源出秦末,韩国贵族姬良因避祸而改姓张,就是张良,而他的后代一直将张姓沿用下去。

【孔姓】源出于子姓。周朝时,宋闵公的六世孙名叫嘉,字孔父,其孙以祖父的字为姓氏,孔姓流传。

【曹姓】有两个来源。相传颛顼有个曾孙叫陆终,它的第五个儿子叫安,封地在曹国,因而姓曹。此外,西周初年,周武王的弟弟振铎被封在曹国,曹安的后代被改封在邾国。后来,姬姓曹国被宋国灭掉,曹君后代便以曹为姓氏。

【严姓】由庄姓所改。春秋时期,楚庄王的后代有姓庄的。东汉时,汉明帝名字叫刘庄,庄姓子弟为避明帝的名讳,便将庄改为同义字严,严姓传世。

【华姓】源出于子姓。周朝时,宋戴公有个孙子名督,字华父,又称华督。华督在宋殇公时任太宰。华督的孙子华孙御事以祖父的字为姓氏,华姓开始流传。

【金姓】有三个来源。一是,上古时期五帝中的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又称金天氏。传说他的后代就以金为姓;二是,西汉时,汉武帝赐归顺汉朝的匈奴太子姓金,取名金日磾,他的后代也就以金为姓氏;三是五代时,吴越王名叫钱刘,那里的刘氏为了避他的名讳,改刘姓为金姓。 OLbEESDl+fqU8WR9FrMezmKt4Ko9dqk81yp2kSkK/rMfLJaNPO4TUhFwsbmNda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