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一个“闯入者”的胜利

2024年的初夏,中国的空气里弥漫着惯常的湿热与躁动。在南方一座一线城市的街头,夜幕早已被林立的摩天大楼与纵横交错的车流切割成无数流光溢彩的碎片。这是一个属于高效、秩序和数字化生活的夜晚,直到一阵突如其来的、近乎原始的声浪,将这幅现代都市的精美画卷撕开了一道口子。

“Speed! 甲亢哥! Siiuuu——!”

声浪的中心,是一个身形瘦长的美国黑人少年。他叫达伦·沃特金斯二世,但在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屏幕前,他只有一个名字——“甲亢哥”。此刻,他正被一层又一层的人墙所包围,人墙由无数张年轻而兴奋的面孔构成。每一张脸上都交织着好奇、崇拜与一种“终于见到活的了”的狂喜。无数手机高举过头顶,屏幕的冷光与街市的霓虹在他标志性的、时刻处于惊愕与狂喜临界点的面庞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他,I Show Speed,正置身于一场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他只是在做他最擅长的事——直播。镜头前,他大口咀嚼着刚买的街边小吃,表情在极致的美味与突来的辛辣之间反复横跳;他试图用蹩脚的、从粉丝评论里现学的中文与周围的人互动,每一个词语的吐出都伴随着夸张的肢体动作;他会毫无征兆地对着镜头发出一声标志性的、模仿其偶像C罗的“Siiuuu”尖叫,引得人群爆发出默契的、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他像一个能量奇点,在他周围,物理世界的秩序似乎暂时失效了。平日里习惯在社交网络上保持“体面”的年轻人,此刻正毫无顾忌地释放着他们的热情。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脸上也带着一丝困惑而又忍俊不禁的微笑。这是一个荒诞、喧闹,却又无比真实的场景。

然而,要真正理解这幅画面的震撼之处,我们必须进行一次“空间跳跃”。让我们暂时离开中国街头这片狂热的海洋,将视线投向大洋彼岸,回到他所处的、也是他赖以成名的那个互联网世界。在那里,“I Show Speed”这个ID,长期与另一套截然不同的关键词捆绑在一起:争议、混乱、低俗、冒犯,乃至于“有毒”(toxic)。他曾因在直播中发表厌女言论而被游戏平台Twitch永久封禁;他曾在虚拟世界里对其他玩家进行无休止的骚扰;他的无数个“失控”瞬间,被批评者视为网络文化中审丑、猎奇、毫无底线的典型代表。在许多西方主流舆论的叙事里,他是一个需要被“管教”的、麻烦缠身的“问题少年”。

于是,一个深刻的、令人费解的悖论就此浮现:

一个在美国本土被视为“网络公害”的争议性主播,为何能在中国——这个拥有全球最庞大、最独特、且在某种意义上“严苛”的互联网审查体系的国家里——被加冕为“顶流网红”,甚至成为无数年轻人追捧的“团宠”?

一艘满载着美式网络“混沌”与“冒犯”的航船,是如何精准地绕过了所有文化、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暗礁,最终在中国大陆这片看似最不可能的港湾,完成了一次堪称完美的、胜利者的登陆?

这就是本书想要探寻的核心。

本书的主角,“甲亢哥”,并非一个可以用简单标签定义的个体。他既是达伦·沃特金斯二世这个“05后”美国Z世代的真实映照,也是“I Show Speed”这个由算法、流量和争议共同塑造的网络人格,更是“甲亢哥”这个被中国粉丝以集体智慧再创造、并赋予了全新文化内涵的迷因符号。他的身上,浓缩了当代互联网文化的几乎所有面向:真实与表演的模糊边界、审丑与审美的激烈碰撞、冒犯与幽默的一线之隔、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误读所能催生的奇妙化学反应。

当他那张标志性的“亢奋”面孔,第一次通过Bilibili上那些被“搬运”和“二创”的视频进入中国公众视野时,或许没人能预料到故事的走向。他最初的吸引力,源于那首被“钓鱼”推荐给他的《阳光彩虹小白马》。那场著名的“文化误读”,那次从暴怒到释然的戏剧性转折,让他以一种充满喜剧色彩的方式,与中国观众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情感契约。这首歌,从此成了他与中国粉丝之间心照不宣的“圣歌”与“接头暗号”。

而当他真正踏上中国的土地,开启那场史诗级的“City walk”直播时,故事便彻底进入了高潮。他不再是一个存在于屏幕切片里的“表情包”,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在亲身体验中国的“探索者”。他用最没有滤镜的镜头,向世界直播了一个令他的海外观众无比震惊的现代化中国:拥有稳定到不可思议的高铁Wi-Fi,遍布着令他词穷的摩天大楼,以及生活着无数善良、热情、开放的普通民众。

与此同时,他也用一种“降维打击”的方式,猛烈地冲击了中国本土的直播生态。当观众们习惯了精心布置的直播间、字斟句酌的带货话术、以及由MCN机构策划的“PK剧本”时,“甲亢哥”的出现,如同一股裹挟着沙石的“泥石流”。他的“无剧本”带来了极致的“真实感”,他的“情绪失控”带来了纯粹的“情绪价值”,他的“不完美”带来了奇特的“亲近感”。他让人们重新发现,直播,原来可以如此简单、粗暴,而又如此地充满生命力。

因此,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网红成功学研究,更非一部猎奇的个人传记。我们将以“甲亢哥”为棱镜,试图折射出更广阔、更深刻的时代图景。我们将:

深入第一部分:前奏,回溯“甲亢哥”这个符号是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被“炼成”的,探究那首“奠基圣歌”背后的文化心理。

沉浸于第二部分:风暴中心,逐帧复盘他的中国之行,分析其每一个“名场面”如何精准地踩中了中外观众的“爽点”。

解构第三部分:吸引力法则,从真实性、迷因文化、文化外交等多个维度,剖析他成功的核心密码。

审视第四部分:土壤与回响,将目光投向他背后的中国Z世代观众与独特的互联网平台生态,探讨是怎样的“土壤”孕育了这场狂欢。

展望第五部分:余波与未来,思考“甲亢哥”现象的启示、争议及其可持续性。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I Show Speed的故事。这更是一个关于“真实性”在后真相时代如何成为最稀缺的通货的故事;一个关于Z世代如何用他们的方式(玩梗、解构、二创)来参与全球文化互动的故事;一个关于在充满偏见与隔阂的世界里,一次“天真”的闯入,如何意外地搭建起一座让中外民众“看见”彼此的桥梁的故事。

这,是一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光怪陆离而又无比真诚的全球化寓言。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狂飙的真实。 T9p+CO1cZdMC0wuRevhKqeOsw9ypEPfbMIngDyx2rBDsaXFrvYsyVZnCxga1WGo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