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认识这样一个自己?
会议上,老板问谁愿意接手那个烫手的山芋,所有人都低下头,只有你,在老板的目光扫过来时,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明明你自己的工作已经堆积如山。
周末,朋友一个电话打来,让你帮忙去机场接他家的远房亲戚,而你原本计划了一整天的时间来阅读和休息。你叹了口气,回复道:“好的,几点?”
家庭聚会上,七大姑八大姨围着你,从工资问到对象,从买房问到生娃,句句都踩在你的雷区上。你脸上挂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心里却早已上演了一万次“原地爆炸”。
如果你对以上场景感到无比熟悉,那么,恭喜你,也欢迎你,来到“老好人”自-救俱乐部。在这里,我们都曾是那个不懂拒绝、不敢说“不”的人。我们像一块便利贴,谁都可以上来撕一张,写上他们的需求,然后贴在我们身上。我们用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去满足别人的期待,以此换取一种虚假的安全感——“看,我被需要了”、“他们应该不会讨厌我吧”。
但代价是什么?
代价是,你的时间被切割成无数碎片,没有一件属于自己;你的精力被无限透支,深夜里只剩下疲惫和空虚;你的内心充满了怨气和委屈,却只能在社交网络上发一条“人间不值得”然后秒删。你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却与真实的自己渐行渐远。你成了别人口中的“好人”,却成了自己眼中的“怂包”。
是时候停止这一切了。
这本书,就是你的自救手册。它不是一本教你变得尖酸刻薄、六亲不认的“黑化”教程。恰恰相反,它是一本关于“爱”的指南——爱自己,也教会别人如何正确地爱你。
所谓的“怼人”,不是用语言暴力去攻击他人,而是用清晰的逻辑、坚定的态度和优雅的智慧,去“怼”回那些试图侵犯你边界的不合理请求。是积极的对抗(Assertiveness),而非侵略性的攻击(Aggressiveness)。
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我们将一起:
直面内心:撕开那层让你“不敢说不”的恐惧面纱,理解你为何总在“被自愿”。
重塑认知:建立强大的心理“防火墙”,明白你的“不”到底有多么珍贵。
学习招式:掌握在不同场景下,应对不同人群的、极具操作性的拒绝话术与公式。
修炼内功:学会处理拒绝后的内疚感,并最终让“健康的边界感”成为你气质的一部分。
请记住,一个懂得拒绝的人,才能真正地给予。因为他们的“好”,是发自内心的选择,而非被动的妥协。他们的“是”,因为有无数个“不”作为底色,才显得格外真诚和有力量。
现在,深呼吸。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找回力量、解放自我的旅程。从今天起,不做任人拿捏的“老好人”,只做善良而有锋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