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拉住站在悬崖边的小意

杨发辉 龙海伦

案例故事

初三的小意在自己的房间写好遗书,上面写着:“我感觉自己就像站在悬崖边受伤的小鸟,随时准备一头往下坠入风中被揉碎…对不起,爸爸妈妈,这一次我选择坠落了。”他轻轻地将其放在桌子上,拿起提前买好的小刀划向手腕,准备结束自己灰白的人生。十几分钟后,门突然被打开,“嘭”的一声,打破了这一片死寂,只见他爸爸面带惊恐迅速地跑进房间:“意意,你为什么要做傻事啊!”痛哭流涕的爸爸用力地抱紧面色苍白的儿子。小意微弱地说:“让我走吧,我很……痛苦。”小意被立马送往医院,还好抢救及时,小意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由于其心理上依旧想要了断自己,因此他的父母将他送去进行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

小意在干预中告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选择走上结束自己生命的道路,最主要的导火索得从前几个月的中考说起。”

小意在中考前的成绩排名一直都在下滑,他觉得自己很没用。他感觉很有压力,无法接受成绩下降的事实,他担心成绩不好会显得自己很差劲。渐渐地,他的言语变得比以往少,一到晚上,情绪仿佛更加脆弱,负性情绪像黑洞一样不断地吞噬着他,不管他的内心多么努力地去挣脱,深渊总是在夜晚不时露出,他不知道该如何跨过这道深渊。

小意在夜晚经历着悲伤“洗礼”,但早晨的起床闹铃依旧会按时催促他起床,闹钟不仅叫醒了必须被迫努力的一天,也叫醒了他的悲伤。他睁开刺痛的眼睛,不知道是因为前一晚在被子里哭过,还是因为看书看得太久,眼睛无比难受。

他很讨厌这一切,可他无法逃离,也无法简单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小意上课精力也无法集中,对学习的兴趣也渐渐下降。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了解到这一点,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成绩的排名上,在中考前几个月他们发现儿子的成绩下滑后,每天给他布置了更多的作业,并且在好几次模拟考后都对小意进行了打骂。他们说:“我们希望你可以考上市里排名第一的高中,如果你做不到,你的人生就会比周围的同学落后很多!我们对你的期望就落空了。”小意从小就是听父母话的乖孩子,觉得父母说的都是对的,即使他备感压力,也要努力获得父母的夸奖,他不知道是为了自己去学习,还是为了讨好父母。而在学校,他同样是个乖孩子,听从老师的一切指令。老师经常向学生们灌输成绩的重要性,如果考不上好的高中,那么人生就不能有很大的成就。

中考如期而至,小意一点也没有做好准备,他知道自己考不好,也无法考好,因为他清楚自己是如何浑浑噩噩地度过了这段时间,他的心魔不断折磨着他。他知道等中考成绩一出来,他的人生就彻底昏暗了,因为他根本考不上排名第一的高中,这是他不愿意面对的现实,但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他不可能闭目不见。他感到害怕和绝望,害怕面对自己的父母和老师,认为同学也会嘲笑他,他想要逃离一切。中考之后,他几乎每晚都失眠,每晚都是在了结自己的念头中度过的,他会计划以各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觉得或许那样才可以让自己解脱。

深夜,他对失败的恐惧总是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他想:“在突然告别这个世界后,我的父母会不会更开心?他们不用再为我这个没有任何优点的人操心了。我就是一个罪人,我唯一能做的好事就是了结自己。”而白天,他不再走出房门去和以前的玩伴一起玩耍了,他认为朋友们也瞧不起他,他甚至开始讨厌那些整天嘻嘻哈哈又无忧无虑的朋友们,他忧伤地想着:“幸福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命运唯独选择了让自己痛苦?”在家里,他要戴上虚伪的“乖孩子”面具去面对父母,隐藏好自己极端痛苦的感受和负性情绪。其实,他的面具底下满是荒芜,他的内心也早已枯萎。

有一天上午,他去超市买菜,走到了卖菜的地方看到旁边有一把刀。他买好菜后,又顺手买了一把刀,他想:“就它了。”

回到家,关好自己的卧室门,他觉得是时候了,就这样了结自己吧。于是他写好了遗书,便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他想:“我一生以苦恼为伴,这破碎的身心早已坠入深渊……”

专家解析

小意的故事反映了未成年人在追求自认为有价值的目标未果时陷入严重负性情绪的表现。

小意虽然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但其心理困扰和情绪痛苦深深埋在了心里。他的中考成绩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同时他周围的人也缺少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供支持,以及他的个人经验无法提供适当的应对技能,从而产生了起反作用的认知模式,最终他无法走出来,便选择了自杀。

当一个人有自杀念头的时候,他会被自我憎恶、绝望和孤独感淹没。实际上,大多数人在选择自杀之前,会犹豫和不断地试探,99%企图自杀的人都曾向外界寻求过一些隐晦的帮助。那么,小意是如何越来越脆弱的:

(1)成绩下滑时,他脑海里第一时间就出现了不认可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成绩下滑归因于自己是无用的、没有能力的,这让他感到更加失望、难过。这样独断的推论使他没有思考其他积极的信息,只关注了负面内容。

(2)当成绩下滑后,他不愿意接受现实,用逃避的策略对待挫折。同时,他从小都在用讨好的策略去对待父母,希望可以由此让父母夸奖自己。可是学习给他带来了很多压力,他不断地失败,父母不断地要求他,他无法再满足父母过高的要求。中考又如期而至,他发现自己一向管用的应对策略不再管用,便出现了认知失调。由于认知失调,他的情绪一直处于低落状态,无处宣泄,行为表现上也渐渐出现问题,开始不断失眠、莫名爱哭泣。

(3)中考失败之后,他彻底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此创伤性事件再次强烈地激活了他内心对自己的不满。而由于内心对自己的负性评价,他认为中考失败更加“证明”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只会令父母不开心、老师不满意、同学看不起。他夸大了中考失败这件事,把自己的经验归为一个极端:非常失败,自己的人生没有希望。同时,他所处的环境里缺少支持系统,没有人可以分担他的孤独和绝望。

这些对自我、经验、未来的消极看法及问题应对能力的不足最终压垮了他,使他陷入了绝望和抑郁。他不再爱惜自己,选择伤害自己。

专家支招

自杀,是人们为了逃离生活中难以面对的苦难而做出的极端、消极的行为。如今,大部分学生学习压力都不小,而有一些学生一旦考试失败又没有应对挫折的能力时,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危机问题,严重的情况就是选择了断自己。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关于自杀自伤的心理危机干预。

▶对于小意

首先,要客观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及负性情绪;其次,试着采用灵活的策略去应对生活中的失败,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认识到失败只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并不能因此对自己下定义,它只是自己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最后,积极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将失败转化为更强的动力,从而进一步努力达成目标。

▶对于家长

首先,家长要识别孩子的自杀倾向,可以在发现孩子不对劲时直接询问他。家长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人,这样做可以给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机会,在得知孩子的想法之后,要不带批判地去回应孩子;其次,家长要给予孩子真诚的尊重、关心、支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被人爱的,并不是在孤军奋战,向孩子保证,无论何时,父母永远会帮助他;最后,家长应该注意妥善保管家里的各种具有伤害性的物品,将刀具、药物等放在孩子无法接触的地方。

▶对于学校

首先,学校觉察到小意有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和小意的家长联系;其次,学校应及时把小意送到医院评估小意的自杀风险,给予小意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让小意签署“不自杀承诺书”;最后,学校要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举办预防自杀讲座,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对于社会

首先,心理卫生工作者应向大众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其次,心理服务机构需给予具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更多的绿色通道;最后,政府需要构建一个有效帮助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社会服务模式。 jBdd+v5no47or94RhM3JxtMlfhi9LrTB6Va6vdu1EbGPtMdq+NzK2z1wt1bs9H7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