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与心理学结缘,不得不提及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荣格最先追随的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被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所吸引,并与弗洛伊德保持了长达6年的良好关系。他们时常通信交流学术思想,弗洛伊德甚至还一度希望荣格能够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后来,荣格在心理学研究中逐渐与弗洛伊德在看法和思想上产生了分歧,多次驳斥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而且弗洛伊德父亲式的权威也让荣格接受不了。荣格认为,弗洛伊德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婴儿期享乐及其与“现实原则”的冲突等的重要性,为此他提出“集体无意识”
概念,这一概念是指人类共享的一种内在资源,包括人类的所有基本模式和结构,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社会的。弗洛伊德不认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他认为荣格的理论过于简化了人性,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而荣格认为弗洛伊德理论过分侧重于潜意识思维的影响,忽视了意识的作用。最终,荣格《无意识心理学研究》的出版,标志着他与弗洛伊德关系的彻底决裂。实际上,这两位心理学大师之间的争论和分歧,不仅推动了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入理解人性的宝贵资料。
自从与弗洛伊德决裂后,荣格就进入自己事业和人生发展的低谷期。他的学说不仅遭到严厉的批评,而且朋友和同事的背弃和指责也使他的心理很受伤,以至于逐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当意识到自己精神状态不正常时,在强烈的心理矛盾中他辞掉了教学职位,开始通过旅行和闭关来疗养身心和酝酿自己的理论。
在荣格专心探索无意识
理论和自我疗愈的过程中,他创作了一系列画作(图1)。他认为这些画作反映的就是无意识状态。正是这种绘画式探索让荣格逐渐走出自己心理问题的阴影。随后,他潜心撰写的著作得以出版并应邀参加了多次演讲。于是,他又重新回归了心理学的学术殿堂,并且他还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并开创了分析心理学。
图1 荣格绘制的曼陀罗(《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