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实训1.2
永停滴定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

【实验目的】

熟悉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的原理及操作。

【实验原理】

盐酸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具有芳伯胺基,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亚硝酸钠定量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可采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即在滴定过程中用两个相同的铂电极,当在电极间加一低电压时,若电极在溶液中极化,则在未到滴定终点前,仅有很少或无电流通过,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或偏转后即回复到初始位置;但当到达滴定终点时,滴定液略有过剩,使电极去极化,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发生如下氧化还原反应。

阴极:HNO 2 +H +e→NO+H 2 O

阳极:NO+H 2 O-e→HNO 2 +H

此时,溶液中即有电流通过,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并不再回复,即为滴定终点。

【仪器与试剂】

(1)仪器:ZYT-2 型自动永停滴定仪;铂电极。

(2)试剂:水(新沸放置至室温);亚硝酸钠滴定液(0.05 mol/L);盐酸;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

【实验步骤】

1)亚硝酸钠滴定液(0.05 mol/L)的配置

(1)配制。取亚硝酸钠 7.2 g,加无水碳酸钠 0.10 g,加水适量使溶解成 1 000 mL,摇匀。

(2)标定。取在 120 ℃干燥至恒重的基准对氨基苯磺酸约 0.5 g,精密称定,加水 30 mL与浓氨试液 3 mL,溶解后,加盐酸(1→2)20 mL,搅拌,在 30 ℃以下用本液迅速滴定,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 2/3 处,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洗涤尖端,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用永停法指示终点。每 1 mL的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 17.32 mg的对氨基苯磺酸。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准确浓度,即得。如需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05 mol/L)时,可取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加水稀释制成。必要时标定浓度。

2)自动永停滴定仪的使用

(1)排气泡。打开电源开关,三通阀置吸液位(阀体调节帽顺时针旋到底,洗液指示灯亮)按吸液键,泵管活塞下降,标准液被吸入泵体,下移到极限位时自动停止,再转三通阀到注液位(反时针旋到底,注液指示灯亮)按注液键,泵管活塞上移,先赶走泵体内的气泡,活塞上移到上限位时,自动停止,随后再在吸液位按吸液键。一般反复二三次就可赶走泵体和液路管道中的所有气泡,同时在整个液路中充满标准溶液。

(2)设参数。把电极和滴液管下移,浸入被滴液杯中,三通阀置注液位,灵敏度按照药典要求置 10 -9 A,极化电极-50 mV,门限值调至中间位。

(3)装样。将样品装入烧杯,杯中放入搅拌棒,打开搅拌开关,调节搅拌棒速度使其速度适中。

(4)滴定。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 0.1 g),置烧杯中,加水 40 mL与盐酸溶液(1→2)15 mL,而后置电磁搅拌器上,搅拌使溶解,再加溴化钾 2 g,插入铂-铂电极后,将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 2/3 处,在 15~20 ℃,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05 mol/L)迅速滴定,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的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并不再回复,即为滴定终点。每 1 mL的亚硝酸钠滴定液(0.05 mol/L)相当于 13.64 mg的C 13 H 20 N 2 O 2 ·HCl。

【注意事项】

(1)铂电极在使用前可用加有少量三氯化铁的硝酸或用铬酸清洁液浸洗活化。

(2)滴定时电磁搅拌的速度不宜过快,以不产生空气旋涡为宜。

(3)永停滴定仪仪器装置用作重氮化法的终点指示时,调节 R 1 使加于电极上的电压约为-50 mV。电流计的灵敏度,除另有规定外,重氮化法用 10 -9 A。

【思考题】

(1)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影响重氮化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滴定时将滴定管插入液面下 2/3 处?

(3)永停滴定法与电位滴定法指示终点的原理有哪些不同之处? U92jx9NQiMGmDDGQ0SbJlv3BTMhUjj74QqRgUvQTtkIm2sR29qVNvbJxG34AQ7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