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目1
知识总论

【项目描述】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有比较完善的标准法规。其分类方法不一,以适应不同的需要。中药炮制不但可以影响中药的性能,对药物化学成分也有一定的影响,对探讨中药炮制作用和炮制原理,制订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辨证施治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目标】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和中药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熟悉中药炮制相关标准和分类方法;

了解中药炮制的概念、发展史。

【技能目标】

会查阅中药炮制相关文献和法规;

会评价中药炮制的作用和目的;

会分析炮制对具体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1)相关概念

中药炮制技术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用 16 个字概括:历史悠久,经验宝贵,内容丰富,理论独特。可以毫不骄傲地说:如果没有中药炮制就没有中医中药。炮制是可以让“毒草”变为“良药”的,那究竟什么叫炮制呢?

古代称“炮制”为炮炙、修治、修事。汉·张仲景《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中用“炮炙”;南北朝·雷敩《雷公炮炙论》正文多用“修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正文多用“修治”;清·张仲岩《修事指南》正文多用“炮制”。

炮炙:古代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据《说文解字》记载“炮,毛炙肉也”,毛炙肉即不去毛炙之也。《礼记·内则》载“涂之以谨涂,炮之”,即炮者,以涂烧之为名。孙希旦集解:“裹物而烧之谓之炮。”《说文解字》载“炙,炙肉也,从肉在火上”。这里的“从”是“把”之意。《诗经·小雅》载“炕火曰炙”。《新华字典》里解释,炮: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炙:烤熟的肉。炮、炙均源于食物加工,中药炮制的源头就在于食物的炮生为熟。

修治,修事:古代指炮制。

由于火处理技术不能代表现今炮制的全貌,如水飞法不用火处理,因此,改“炮炙”为“炮制”,制是指各种加工技术。

制药全过程主要分为 3 个阶段,炮制是中药制药全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鲜品产地加工—药材—制成饮片(炮制)—制剂。

那么,什么是中药炮制呢?即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包括净制、切制、炮炙 3 部分内容。

中药炮制技术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技术。它要求我们去探索其特点,调整其属性,充分显示临床用药的“少而不漏,专而有力”的用药特点。

中药炮制技术需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药理学、微生物、生物药剂学等多门学科的原理为基础,根据临床、制剂的要求对药物进行处理,所以说它是一门应用科学。因炮制方法多样,操作技巧性强,故它又是一门工艺学。

要想学好中药炮制技术,要掌握相邻学科的知识,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所设立的专业课之一,又是专业课中要求重点掌握的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以及历代医药书籍中有关炮制的论述,初步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研究及开发应用的能力。

2)中药炮制的特点

(1)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

中药使用最为重要的特点即“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药”。这些理论主要包括五味归经理论、作用趋势(升降沉浮)理论、毒性理论、七情理论等。五味理论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主要指“五味所入”理论的应用,即认为“酸、苦、甘、辛、咸分别主人肝、心、脾、肺、肾五脏”,故临床使用柴胡、香附、元胡等多醋制,目的是增加入肝作用;临床使用党参、甘草、黄芪等多蜜制,目的是增加补脾益气作用;临床使用黄柏、知母、车前子等多盐制,目的是增强入肾作用。

一药多用是中药使用的另一特点。中药炮制是满足中医辨证论治需要的重要手段。一味药物临床上常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医生根据病情的需要,或增强该味药物的某些药性,或降低、缓和该味药物的某些药性,或消除该味药物的某些药性,以适应临床辨证论治的特定需要。例如,生麻黄发汗解表力强,也能止咳平喘、利尿,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但不适用于老年人、体虚者和小儿;麻黄绒较麻黄作用缓和,适用于老人、小儿及体虚者的风寒感冒;炙麻黄发汗解表力弱,在蜜的协同作用下,止咳平喘力相对提高,主要用于表证较轻而肺气壅阻的咳嗽气喘者;炙麻黄绒发汗解表作用更缓和,主要用于表证已解,咳喘未愈的患者。

(2)药物自身性质的需要

有些药物有毒,只有经过炮制之后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例如,马钱子、乌头和半夏分别需要砂烫或油炸、蒸或煮、浸漂或复制后才能使用;麻黄辛散性太强,易致发汗太过,捣绒后可降低;黄连过于苦寒易伤脾胃,酒炙后可缓和,等等。采用炮制的方法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是中药使用的又一个特点。另外,有些药物只有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具有药效,如麦芽(发芽法)、血余炭(扣煅法)不经过炮制它们不入药,加工炮制之后,它们产生了药效,才作为药物使用。

(3)中药调剂和制剂的需要

中药相当大一部分是以汤剂使用的,这就需要调剂。大块的或整个的草根、树皮、介壳、矿石等药物不能直接进入场方,要进行必要的净选、切制或粉碎,才能分剂量和利于药物的煎煮。中药制剂需要粉碎,有些药物质地坚韧,如矿物药、骨化石、贝壳类等,需要经过煅或其他方法炮制之后才能粉碎。

此外,中药炮制还具有独特性与古老性。我国应用植物、动物、矿物类药物等天然药物,与国外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它们是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应用;二是它们都经过一定的加工炮制后使用。除中国外,有许多国家也使用天然药物,但它们都不具备中药的使用特点。苏联的《苏联远东地区药用植物名录》就载有天然药物 1 115 种,它们十分重视药用植物的使用和研究,研究成果很丰硕,对天然药物的开发利用很重视,但是其使用天然药物和中国使用天然药物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有些地区和国家也对一些天然药物进行某些加工,但它们没有一套完整的炮制理论体系,因此不同于中国。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是独特的,使炮制这门中药的传统学科具有了独特性。我国能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包括大量有毒的中药,关键在于中药炮制的重要作用。

中药炮制具有古老性。炮制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经验的积累,是历代用药经验之结晶。其起源、理论体系和生产方式都具古老性。中药炮制理论形成的基础是前人长期用药的经验总结。它恰似一个被经验或临床试验控制的没有被打开的黑箱,它在中药应用和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有其精华,也难免有其糟粕。对待这份医药学遗产,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粗取精,寻找传统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的结合点去研究它、发掘它。

3)中药炮制的任务

在继承中药传统的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主要从以下 3 个方面着手:

(1)探讨炮制原理

炮制原理是指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和这些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作出一定的科学评价。

(2)改进炮制工艺

中药的类别很多,品种繁杂,各地炮制方法也不甚一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炮制工艺多属于手工业作坊生产,尚难适应先进工业化的生产。因此,研究炮制技术、改进炮制工艺乃是当务之急。

(3)制订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饮片因生产条件和环节不同,故质量差异很大,直接影响疗效。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现代实验手段,把传统质量标准客观化、数据化,使其适应新的需要,通过制订统一的饮片质量标准,然后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逐步以客观化的指标与感观控制的经验型指标相结合,建立起更为合理的质量标准,以便更好地控制饮片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效果。

中药是我国的瑰宝,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体,是中医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为了保证中医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开展了中医药的“源头工程”研究,“炮制研究”就是中医药源头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bKGJf3nk70TLm30a1Am75W29/F39UYiFvWFfjT/Oz7HSCJRxLd9A0Hwu0IMa1Oy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