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是管理的载体,供应链出海是组织能力进化的一个过程,任何管理意图都要靠组织达成。管理的核心在于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企业决定供应链出海时,首要任务是搭建高效协同的组织团队。若组织权责不清,易出现工作交叉或遗漏;汇报机制不明,会导致多头指挥,让执行层无所适从;缺乏沟通机制,人员易因信息版本不同而行动不一。
搭建组织,需要明确供应链各环节岗位的分工、权责与汇报关系,确保岗位间协同,这是供应链出海的关键起始步骤。供应链的效率取决于组织能力及组织间的高效协同。这种协同涵盖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总部与海外基地、基地间,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等外部组织,如何实现高效协同是供应链出海亟待攻克的难题。
⿻ 开篇案例
扬帆出海,协同之困
星辉科技,一家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制造企业,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和创新技术,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然而,当他们将供应链延伸至海外时,却遭遇了一系列挑战。
1.组织架构:“本地化”与“全球化”冲突
星辉科技出海之初,将国内那套高度集权、行之有效的组织架构直接复制到了海外。然而,海外市场环境的错综复杂、文化差异的巨大鸿沟以及法律法规的千差万别,让这套原本在国内无往不胜的组织架构在海外屡屡受挫。
海外子公司身处异国他乡,渴望获得更多的自主权,以便灵活应对当地市场的快速变化。而集团总部担心一旦分权过度,就会管理失控,风险难测。
2.汇报与决策机制:信息传递的“肠梗阻”
星辉科技原本在国内行之有效的汇报与决策机制,在海外却显得力不从心。由于时差、语言、空间等各种原因,信息传递时而迟滞,时而失真,让决策者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海外子公司与集团总部之间,如同患上了“肠梗阻”。子公司的紧急需求、市场变化等重要信息,往往要经过层层汇报、反复核实,才能艰难地传递到总部。而总部的决策指令,也同样要经历一番曲折,才能传达到子公司。这种低效的信息传递,严重制约了供应链的协同效率。
3.ESG标准:全球统一与差异的“两难选择”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严格,有的宽松,这让星辉科技在全球运营中陷入了“两难选择”。一方面,星辉科技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统一的ESG标准,以维护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的一致性。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各地不同的ESG要求,不得不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妥协。
权责不明、信息传递不畅、ESG标准不统一,这些问题如同三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 本章导言
组织搭建:从战略到执行思考框架
从战略层面看,组织架构设计应紧密围绕供应链出海的战略任务与目标,聚焦解决供应链出海的“四大挑战”,并确保组织间的高效协同,以实现从战略到执行的一致性。
从执行层面看,组织架构设计需要首先对标出海目标,分析现状并查找不足。设计时应确保岗位设置合理、汇报层级清晰、职责分工明确以及沟通渠道畅通,从而构建一条清晰的指挥链。组织架构对内需要能够有效连接各部门,对外需要连接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等关键节点,同时关注供应链风险管理,形成一个稳定的网链结构。通过信息共享、流程互通和风险共担等机制实现协同,提升整体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指挥链作为贯穿组织高层至基层的权力与责任纽带,明确了汇报路径与决策权限,构建起统一指挥、责任到人的高效体系。运用从战略到执行的方法论,统一管理语言,确保“上下同欲,左右对齐”,做到战略可规划、流程可执行、细节可操作、责任可到人。
本书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聚焦供应链出海组织搭建中的常见突出问题。例如,如何实现跨区域、跨职能团队的高效协同。同时,站在全球供应链的高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体系,并将ESG原则融入其中,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确保企业在面对未来变局时能够灵活应对,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