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供应链出海成败的关键所在。但现实中既懂供应链专业又懂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合理配置人才至关重要,一支高效、专业的国际化团队是企业出海成功的基石。
从专业深度看,这类人才要精通供应链全流程,对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精准把控。从业务广度看,他们需要了解全球地理知识,规划高效物流方案,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同时掌握国际政治动态,有效规避风险,抓住机遇。此外,他们还应具备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便从容应对复杂场景。
人才配置不是选择题,是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必答题,是业务部门的核心任务,人力部门提供政策与专业支持,具体工作由供应链负责人落实,企业必须重视并解决这一课题。
⿻ 开篇案例
文化冲突,矛盾重重
CPSW公司计划进入东南亚市场,为了快速融入当地市场,公司决定外派一批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到海外分公司,李经理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国内供应链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色,以严厉的管理风格和高效的工作能力著称。
然而,当李经理到达东南亚分公司后,他发现自己的管理方式并不受当地员工的欢迎。原来,当地员工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个人尊重,对于李经理那种命令式、高压的管理方式感到不适。
有一次,为了赶项目进度,李经理要求员工连续加班。这在国内可能很容易被理解,但在当地却被视为对员工个人时间的侵犯。员工们纷纷表示不满,有的甚至开始消极怠工。李经理对此感到十分困惑和愤怒,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在国内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在这里却行不通。
员工不接受李经理,李经理抱怨员工太慵懒。最终,由于文化差异和管理方式的不适应,李经理与当地员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团队士气低落,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外派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方式。
这个案例说明,在供应链出海人才配置中,既要考虑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经验背景,又要充分考虑其跨文化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以确保打造出一支高效、专业、国际化的团队。
⿻ 本章导言
人才配置,从战略到执行思考框架
从战略层面看,坚持精准匹配与多元互补。供应链出海的人才布局需紧扣供应链出海战略目标,实现专业技能与业务需求的高精度契合。同时构建多元化人才梯队,通过融合不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年龄层次的人才,形成多维创新视角与协同效应,增强应对国际市场复杂性的适应力。
从执行层面看,坚持“选、育、用、留”四位一体闭环管理。
选拔:推行“高配策略”,坚持“大材小用”策略,优先派遣高潜人才应对出海初期的复杂挑战。建立人才储备池,通过内外双渠道构建人才冗余机制,保障业务连续性。
培育:打造“T型人才”培养体系,纵向强化供应链专业深度,横向拓展跨文化沟通、国际商务等复合能力。设计个性化培训和职业发展通道,实现人才增值与企业战略的同步进化。
任用:构建“全球—本地”人才协同网络,外派精英与本土专才形成能力互补。建立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目标分解与激励机制,将个人贡献转化为战略推进力。
留存:实施三维留人机制—感情留人(塑造包容性组织氛围)、事业留人(提供全球化发展平台)、待遇留人(设计长效激励方案),构建人才与企业命运共同体。
通过战略牵引与执行保障的双轮驱动,企业可构建兼具专业深度、文化宽度和发展弹性的全球化供应链人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