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数字化转型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时至今日,业界和学界依然对如何转感到困惑。“不敢转、不会转”以至于“不愿转”,成为难以医治的沉疴。本书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把脉开方。

这本书直击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性原理。面对数字化转型这个词,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往往专注于“数字化”,尤其是新兴数字技术。我们时常听到企业家和管理人员询问:某项新技术诞生后,有什么成功案例?有哪些成功应用?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出一种思路——比较的思路。找到成功案例后,对比本企业,如果企业经营现状类似,就试图仿照。这也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思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他人的成功未必能够复制,仿照也许能够保障自己不掉队,但是难以借此获得竞争优势。那么,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的手段重构企业提供的产品及企业的组织方式。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产品服务不断推陈出新;新型的组织模式也不断涌现。如果囿于比较思维,难免落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陷阱。这本书所进行的案例研究,包括美的集团、三一重工、贝壳等,均围绕着企业如何通过各自使用的数字技术,以不同的程度重构企业的产品或组织方式。这本书为我们抽丝剥茧,提炼出审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条清晰主线,值得悉心体会。

这本书力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战略地图”是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与戴维·诺顿(David P.Norton)两位管理学大师提出的管理学理论。该理论以平衡计分卡和价值链为思想基础,提出一种系统的战略描述方式,即以实现顾客价值为目标,以价值链中的具体流程为抓手,以培育价值创造资产为根基,从而构建价值创造的实施路径。本书作者在开展案例研究的过程中,系统调研了企业制定顾客价值原则、设计运营流程、夯实各项企业资产尤其是数字资产的高管团队,这些高管既是顶层设计者也是躬身实践者,他们所述的企业转型历程是对照研究“战略地图”的重要信息,也是以战略地图为思想指引,提炼出扎根我国企业实情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要素和路径的宝贵一手资料。建议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可以跳出这些成功案例的“历史档案”,对照阅读《战略地图》原著,体察这本书作者的研究思路,以此获“渔”而非“鱼”,并在未来自己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加以应用。

这本书也以系统视角启发读者思考。系统观是具有基础性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方法。面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掌舵人不能只着眼于“数字技术”,而应以统领全局的视角,统筹规划企业各项生产要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论述,这是基于中国经济伟大实践的一次理论飞跃。企业的掌舵人应充分重视这一观念上的变革,从要素投入和回报的视角,审视企业对以上要素的部署。阅读这本书的一个有益视角,是在书中记录的这些鲜活案例中,寻找这些成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部署了相关要素,这些要素又如何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推动企业转型成功。思考性的阅读,会带来更大的阅读乐趣,也会带来更多的收获。是为序。

徐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史带讲席教授 o62mXkxTi1kDoW+/VSVCSThBdrPr7fKWusvEs3t9neoBjHsA+A2b8GqDDfCXJ0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