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长期大脑空转、缺乏行动会导致什么后果?

长期缺乏行动对人最严重的影响是“习得性无助”——你会进入一种慢性的思前想后、犹豫不决、迟迟无法行动的人生状态。

面对机遇和挑战,你的第一反应会是“僵住”,是自我怀疑,而不是迎上去做改变。

没有什么比“习得性无助”更能吸走一个人的能量。它会导致以下结果:

· 即便面对不那么重要的选择,也会习惯性犹豫、紧张、思前想后。

· 自我效能慢慢降低,直到不敢尝试任何新事情。

· 越来越害怕失败,害怕面对真实的自我水平。

· 对未来缺少希望。

· 产生挫败感。

· 容易感到萎靡不振,精力不足。

人在长期的忧虑状态下,可能会患上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也就是会把生活中本来不需要忧虑的事也看成是需要忧虑的事情,忧虑敏感度过高,对现实中实际困难度的判断力降低。

例如,有一项关注在读博士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由于很多博士生曾长期处于为毕业和找工作忧虑的状态,导致他们在毕业以后很长时间依然比其他人更容易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感到焦虑、有压力、不快乐。

当你的身体习惯了某种焦虑的状态,在遇见一件困难的时候第一反应就不再是“我该怎么行动起来去解决问题,从而去除焦虑”,而是进入僵住状态,沉浸在焦虑、自我怀疑、自我攻击之中。

你的“大脑空转”看似在帮你筹划未来、权衡利弊,其实却为你在脑中建立起“困难极为巨大”的景象,一次次让你看到自己受挫的场景、坚持不下来的场景、失败的场景,让你还没面临真正的困难就感到压抑、无力、没有希望。

任何对困难的评估都基于对自我能力的认知,过度夸大困难实际上是在不断打压自己的能力。反复担忧尚未到来的挑战,本身就是在给自己泄气。

从这个角度讲, 大脑空转的同时你就在漏出自己的能量,增加心理阻力。

当你不小心养成了大脑空转的习惯,你就养成了活在忧虑的世界里、越来越不敢去面对真实世界的习惯。

要点:

长期缺乏行动和大脑空转会导致“习得性无助”和能量漏出,让人在想象中夸大事情的困难程度,进一步不敢行动和面对真实挑战。 OydXRf9+kaun3ghgwO3cXKSWmLgwbzRv79Hn1JxXsyqt6Xfr5+szlMdcly6EW+g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