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治丧事件

子路又挨骂了。

说不清子路挨过多少次骂,反正孔子的学生中他是挨骂最多的。因为子路同学说话做事,都实在不怎么过脑子,只是这次自己也没想到会弄得那么狼狈。

起因是孔子生病,还病得不轻。

但,人都是会生病的,有什么大惊小怪呢?

关键在于子路沉不住气。他脑子一热,就慌慌张张地把一众人等都召集起来说:同学们,同学们,我们的老师恐怕不行了,赶快准备治丧吧!

哈!人还没死,治什么丧?

脑子进水了吗?

倒也不是。

实际上当时的制度,是身份地位特别高的人,临死之前就要成立“丧事委员会”。它的工作,除了提前做好葬礼的所有准备,还要请来入殓师,在病人弥留之际就给他洗澡、化妆、换上新衣服等等。

然后,团团围坐在他身边,等着他死。

这里面的意思也很清楚:我们都很爱戴您!我们都很尊敬您!我们把您的身后事都安排妥帖了,排场体面风光无限,您老人家就放心地走吧!

这是中国古代的临终关怀。

当时的说法,叫 为臣

子路认为孔子应该享受这种临终关怀,所以才提出成立“丧事委员会”。那时学生当中,子路辈分最高,是大师兄。他一号召,大家就都手忙脚乱张罗起来。

没想到,孔子病好了。

同学们都很狼狈。

子路当然更狼狈。

孔子却气疯了。

他说:

这就奇怪!

没错,子路这回做事确实莽撞不靠谱,挨骂也是咎由自取。但他其实一片好心,骂骂也就算了,为什么孔子要不依不饶大发雷霆?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成立“丧事委员会”这事,跟诈骗又有什么关系?

孔子却说得很明确:

久矣哉,由之行诈也!

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

大致意思就是:仲由这家伙从来不老实,他搞诈骗可谓由来已久,这回居然还绑架了我来行骗,简直做得太过分了!你想让我骗谁啊?欺骗老天爷吗?

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

原来,享受死前就成立“丧事委员会”的临终关怀是要有资格的。按照礼制,只有国君才能享有。

孔子当然没有这个资格。

所以说是欺诈行为。

但,这个规矩,子路难道不懂?

当然懂。只不过这规矩早就被破坏了,官员们都在死前就成立“丧事委员会”。何况孔子曾在鲁国做过高官,还领着“退休官员养老金”。也就是说,他老人家的身份地位跟那些破坏规矩得到好处的人没有区别。

所以子路认为,别人可以享受的待遇,我们老师怎么就不能有?国家不成立“丧事委员会”,那就由我们自己来组织,反正不能让先生死得窝囊寒酸。

然而孔子的观点却是:

人在做,天在看。

所以他说:你让我欺骗谁?老天爷吗?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

我们知道,孔子的时代没有宗教信仰,道德的约束主要靠制度和自觉。制度就是 ,礼规定了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也规定了什么是道德和不道德的。孔夫子终其一生都在维护礼,原因就在这里。

可惜,制度是有可能被破坏的。

春秋,就是礼崩乐坏即制度毁坏的时代。

这样一来,便只能靠自觉、靠良心。

但,制度都靠不住,良心就那么可靠吗?

更不可靠。

唯一的办法,是让人们 心存敬畏

心存敬畏,有些事情就不敢去做。

有不敢做的,就能守住 道德底线

什么都不怕,才最可怕。

问题是,敬畏谁?

孔子的主张很明确: 敬畏老天爷

那么,老天爷又是谁?

这就不大容易说清楚了。但可以肯定,老天爷不是宗教中的造物主,也不是科学中的大自然,又跟造物主和大自然有些相像,有些关系。简单地说,就是老天爷不但创造了我们,而且监督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由此产生了一个概念:

天地良心。

也就是说,良心应该与生俱来,与人同在。

所以,它又叫作:

天良。

丧尽天良,就不是人。

孔子是讲天良的,也是有敬畏的,更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充满自豪。他说:我为什么一定要死在所谓“丧事委员会”手里?我死的时候有学生们在身边,不是比什么都好吗?就算这样不风光,难道会死在路边吗?

当然不会。

没错,作为老师,有学生就够了,要什么退休官员的特殊待遇,又何必去做出格非分的事情?

这很值得尊敬。

那么,子路是诈骗犯吗?

也不是。

实际上,他就是个愣头青。

所以,子路挨骂,也不是一次两次。

本节故事见《论语·子罕》 xJr0dFCmACWJFB5gpYXG+sIxavK2tNb75AzhBxIL7u/sTIcDBaulns+sfBsIZrL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