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想去踏青

听完子路的话,孔子笑了。

尽管不知道当时是春还是秋,但想来那天多半风和日丽,孔子的心情也不错。每到这时,他老人家就会到户外活动活动,或者跟同学们展开课堂讨论。

这次也一样,有四个学生陪着。

六十多岁的老先生便乐呵呵地提问了。

他说:不要因为我是老师,就不敢畅所欲言。我不过比你们大几岁罢了,没什么了不起。平时,你们总是抱怨没人了解自己,找不到工作。现在我问,如果有人愿意聘请你们,你们都想干什么呢?

话音刚落,子路忽地一下就站起来了。

子路就是大弟子仲由。

仲是姓,由是名,子路则是他的字。

古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功能也不同。

名是卑称,字是尊称。

比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他自己称呼自己,就是丘。

别人尊敬他,便要称仲尼。

学生们对他的称呼,则是子,或者夫子。

子和夫子,就是老师。

总之,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自己称自己,都要称名,不能称字。反过来,则不但卑者对尊者,就连同辈之间都不能直呼其名。

这就叫礼,否则就是失礼。

所以,孔子管子路叫由。

编辑《论语》的人则叫他子路。

那么,子路为什么会忽地一下就站起来了呢?

站起来是因为先前坐着,而且是按照年龄辈分排排坐的。四个学生中子路年纪最大,入学时间最早,是孔子招收的首批弟子,所以座位离老师也最近。

再加上性子急,说话直,便抢先发言。

这位老兄说:一个有千辆战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外面有战争威胁,内部有饥荒困扰,如果交给我来治理,三年之内,我就能让人民英勇善战,而且顾大局,识大体,懂道理,有办法。

子路那些话,什么意思啊?

这就需要讲一点历史知识。

孔子所处的时期,叫 春秋

春秋是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那时,中华大地上有许多半独立的国家,称为 诸侯各国 ,也叫 邦国 。维护邦国之间秩序与和平的是那些超级大国,叫 霸主

霸主就是号令天下的至强者。

中等规模的邦国,只能跟在后面。

小国则是附庸,连选边站队的资格都没有。

国家的大小主要看军事力量。

超级大国至少得有上万辆战车,叫万乘之邦。

中等规模的,战车以千计,叫千乘之国。

至于小国,则叫百乘之家。

子路想做的,就是中等国家的宰相。

这真是好大的口气!

孔子听了,便微微一笑。

然后问第二个学生:求,你怎么样?

求就是冉求,也就是冉有。求是他的名,有则是他的字。他是第二批学生,比孔子小二十九岁,比子路小二十岁,行政管理能力很强,特别善于理财。

冉有说:方圆六七十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交给我来治理,三年之内就能让老百姓都富起来。至于礼乐建设,恐怕只能另请高明。

孔子又问:赤,你怎么样?

赤就是公西赤,也就是公西华。赤是他的名,华是他的字。公西华是孔子招收的第三批学生,比孔子小四十二岁,是这次课堂讨论中年纪最小的。

公西华说:我希望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在举行祭祀接待外宾的时候学习做一名小小的司仪或者主持人。

现在来看这三个学生的发言。

一期的子路,想当中等国家的宰相。

二期的冉有,想当寡民小国的管家。

三期的公西华,只想做司仪或主持人。

他们一个比一个年龄小,也一个比一个姿态低。

孔子最后问:点,你怎么样?

点就是曾点,也就是曾皙。

皙读如析,意思是白,与黑色的点刚好相反。

古人的名和字其实是有关系的。要么意思类同,比如仲由的由跟子路的路。要么相反,点和皙就是。

曾皙的入学时间不清楚,年龄应该比子路小,比冉有大。所以《论语》讲这故事时,他排名第二。孔子最后才问他,是因为前面同学发言时曾皙正在鼓瑟。

瑟是一种二十五根弦的弹拨乐器。

演奏这种乐器就叫鼓。

孔子的课堂上是要有音乐伴奏的。

这次讨论会的演奏员就是曾皙。

孔子问话时,曾皙的乐曲也正好接近尾声,便铿的一声结束了演奏,然后把瑟放下站起身来回答说:我跟前面三位同学的想法不太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各言其志罢了。

曾皙便说:

我最向往的,是在暮春三月,换了春装,和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小孩子一起到野外踏青。玩得兴起,先在沂水里洗洗澡,再在祭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去。

果然,完全不同。

那么,孔子说什么呢?

《论语》的记载是: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喟然叹曰,就是长叹一声说。

那么,什么叫“吾与点也”?

要看“与”怎么解释。

可以是赞许,也可以是跟随。

当然,这两种解释也可以并为一种:

我赞成曾点,我欣赏曾点,我和曾点一起去!

不是讨论工作问题吗?怎么变成踏青了?

就连曾皙,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夸,因此下课以后他就问孔子:他们三个讲得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言其志而已。

曾皙问:那么,老师为什么要嘲笑阿由?

孔子说:治国以礼,仲由说话太不谦虚。

曾皙问:阿求讲的不是治国吗?

孔子说:当然是,冉求的志向也不小。哪有方圆六七十或五六十里还不是邦国的道理!

曾皙问:阿赤讲的不是治国吗?

孔子说:既有宗庙祭祀,又有邦交活动,不是邦国是什么?如果他只做小司仪,谁能做大的?

后面呢?

对不起,没有下文了。

但是我们知道了以下几点:

孔子的课堂上是有音乐伴奏的。

孔子的课堂上是能畅所欲言的。

孔子的学生是可以自由选择职业的。

孔子自己是喜欢春游的。

他也不怎么励志。

这样的老师,大家喜欢吗?

可以肯定的是,子路喜欢。

尽管他经常挨骂。

本节故事见《论语·先进》 ZZ2n2nmgBOZgiWONW202CjaEWmYTRINccx+Q8mT5R+XBn6Df0CSnt+1aXlHmF9p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