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柔莫如水,及其结为冰,则坚不可犯。天下糯莫如秫,及其酿为酽,则猛不可咽。若世间之刚柔相错,与人心之强弱迭更,真有不可测识者。吾友沈素先弱不胜衣,见人讷讷似不能言者,及其临大事,当大难,则其坚操劲节,侃侃不挠,固刀斧所不能靡,三军所不能夺也。”
——张岱《琅嬛文集》
历史将永远铭记他的声音——
“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掌声。
“现在有的人要丢掉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或是要批判毛泽东思想的主要部分。我认为这样做是危险的,是要吃亏的,是会碰得头破血流的!”
掌声。
“请同志们对于一个有几十年生活经历的老年人的讲话给予考虑,想想是否有几分道理?”
掌声雷动。
掌声,掌声,为什么会有如此热烈的掌声?
这是1980年11月27日中纪委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78岁的黄克诚将军发表了著名的关于毛泽东的讲话。稍微仔细一点儿的人看到,黄克诚将军在发言时,并没有发言稿。金边眼镜镜片后面的那双眸子一直望着一个方向,而那个方向不是与会者最多的地方。只是当掌声响起时,他才把眼睛前视的方向转过来。
两个月前,将军的眼睛失明了。
人的心态很奇妙。有时同样的话,不同身份的人说,所得到的效果会完全不同。其实这番话,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当时,如果让华国锋说,如果让汪东兴说,如果让叶剑英说,都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响,如此强烈的效果,甚至还会被人们误解。
而他说,这番话的震憾力量和深远影响就完全不同了。
会后有人听到这样的对话:
“他的眼睛看不到了。”
“不,他看的比谁都清楚!”
黄克诚将军1948年任八路军二纵队政委时在淮北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