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8章

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我们根本就不是唱戏的料,唱戏讲究说唱念打,运气、行腔、吐字、走线等等,我们一窍不通。但我们热情不减,虔诚拜师,向京剧团演员们虚心请教,认真学习。一字一句学习,一举一动模仿。

晚上,赵杏楠说她有一个心事,不知能不能对我说。看得出来她是极力克制住自己焦急的心情。我说,你不必绕圈子,直说便是,我能帮你的绝对帮你。她吞吞吐吐地说,想进剧团,与我们一起排演《龙江颂》。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进了剧团就可以天天和袁自朝在一起了,因我答应过她,极力撮合她和袁自朝。我心里暗暗叫苦,那是为了稳住与缓解她与涂燕的矛盾不得不那样说,哄她的。我有什么权利把她弄进剧团。我说,你为什么不找你爸爸求他。她说爸爸不答应。嫌她唱戏水平太凹。我问她想演那个角色。她吭吭唧唧扭捏半天说,想演我的那个角色,阿莲。我说阿莲与江水英是戏中两个重要角色,你能行吗?她说演个普通角色引不起袁自朝的注意和高看一眼。我知道,她一句京剧不会唱,只会唱河北梆子,但我不能拒绝她,不是没有理由拒绝她,因为我要回城,我不想得罪她。我必须答应帮她,不能让她的指望成为泡影。但我多个心眼还很脏,是不是她爸给她出得点子,使得招,采取的迂回战术要撤换我。

第二天,京剧团的老师首先教我们唱腔,我故意认真地唱得音律走调不齐。剧团老师耐心辅导,一字一句地教我。我越学越唱越走调的厉害,怎么也学不会,就产生了为难情绪,想退缩,想打退堂鼓。我故意漫不经心地说,要是改成韵调河北梆子就好唱了。余然也在一边敲锣边鼓。这个提议立马得到一致响应,因为村里人十人中有九人都会唱河北梆子,老少都会随口哼几句。赵杏楠的爸爸为难踌躇片刻,征求大家意见,得到一致同意。于是,请村里的琴师把唱腔韵调一律改成河北梆子,一片释然与欢呼。首站成功,我与赵杏楠偷着乐。第一步实现了,第二步我向余然请教,如何把赵杏楠拉进剧团来。余然让我装病,总跑厕所。余然拐弯抹角地向赵杏楠爸爸提出,为了保证春节正常演出,阿莲一角儿能否安排AB角儿。赵杏楠爸爸又很快答应,并推荐了一个村里的文艺爱好者淑敏。我找到了赵杏楠的妈妈,把赵杏楠的心事告诉她。她的妈妈为女儿的事情当然兴高采烈地答应,给丈夫吹了一宿的枕边风,第二天B角儿成了赵杏楠。我为A角儿,赵杏楠为B角儿。目的达到,赵杏楠兴高采烈地要谢我,被我回绝了。赵杏楠与我们知青天天在一起开始排演,高兴的几天几夜唠叨不停,半夜醒来还见她背台词。她说若真出名了,第一个要感谢的还是我。赵杏楠如何吃苦排练,受伤咬牙坚持,如何轻伤不下火线,她不说我就装不知道了。她别有用心靠近袁自朝,袁自朝那傻小子是浑然不觉还是装做浑然不觉,仍然一副大大咧咧,不卑不亢的样子。我与余然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表面也是一副在不知不觉中,任其发展,冷眼旁观。但绝没有“看热闹”的坏心眼,只是撮合赵杏楠拍好戏和借机接近袁自朝。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儿”。从腊八开始,村里的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赵杏楠的妈妈把过年的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按照议事日程忙的不亦乐乎。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王爷的日子。赵杏楠妈妈把三个哥哥一家人全叫到家里来一起吃饭,带着嫂子、外孙。随后家家开始大扫除,扫屋顶、扫窗台、扫院子角角落落,擦窗扫地净灶膛。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三十晚上是最热闹的,夜幕降临还没有开挂,那打麦场上早早挤满了人。我们提前吃了晚饭,来到后台化妆,在排队等候化妆时,京剧团季团长跟我开玩笑说,“小陈,过年后跟我们走吧,我还让你演阿莲,怎么样。”我想都没有想,顺嘴拒绝,“不,我要上大学,要当作家。”季团长笑笑,“傻丫头,现在哪有大学上,别人千方百计想进京剧团,我都不答应。你倒好,请都不来。”这个举动被余然看到,事后批评我不懂事不给季探长台阶下。我方才醒悟,很后悔,总想找机会道歉,一直没有。

夜空中不知道是那个调皮的孩子点燃了花炮,噼里啪啦一阵狂响,烟雾弥漫萦绕。有的孩子跑到后台看演员化妆,换戏装,瞅稀罕看究竟,被大队保卫赶跑了。紧锣密鼓中开场我们演员一亮相,便博得一片掌声,喝彩声,台上唱得起劲,台下看得仔细。

在第三场第四场阿莲的戏份多些时,赵杏楠让我装肚子疼,她来上场,这个“人来疯”真是天赋异禀,无师自通,把河北梆子那高亢、激昂,豪迈的唱腔演绎的淋漓尽致,使的人们刮目相看啧啧咋舌,喝彩声声不断,尽管她动作有些生硬,甚至忘记了比划手脚,但瑕不掩瑜,依然光彩照目。有了这场戏的尝试和大放异彩,赵杏楠以下几场戏都是她来演,我靠边站成了一名旁观观众。但我没有感到失落,没有情绪颓废,而是一阵畅然,确信是我们一段伟大友情的开始。我一生都记得,赵杏楠因激动而颤抖着声音,展露笑容,向我透露着自己的重大发现,“被人尊敬是多么开心的事情,我要永远铭记这一刻。”

天天赶场,一天几场,我们个个筋疲力尽,嗓子都喊哑了,没有人叫苦喊累,不是我们不敢怨言,而是我们整日处在兴奋中,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想家。也许那美好的舞台,使我们忽略了想家的痛楚与哀伤。过了破五,村支书一声令下,“你们可以放假了,过了正月十五再来上工。”哄”的一声,我们一个个像跑完马拉松的运动员瘫软在地。随即,像囚徒大赦般跑得无影无踪。 HH4ag8ViWuLz7Vk4lhxAmQI9t0BCdbvRpZYFaxLGRhM6V2urcIJtoUDcZCGsaR3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