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自朝接受了赵杏楠的手帕,但转手给了我,让我自行处理。我只好秘密藏起来,不让赵杏楠发现,以观后效。
慢慢的我察觉到,赵杏楠确实变了,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她竟偷偷背诵《红楼梦》里的诗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她变得殷持了,那种风风火火、不管不顾的脾气有所收敛,她在模仿林黛玉,惺惺作态,故作悲泣,她对袁自朝不再是大胆狂追,与平时性格迥然,而是脉脉含情,故作殷持。我感到有些可笑,她太单纯了,忘记了自己是谁,“东施效颦”一改“刁蛮公主”模样,极力保持着淑女的最佳仪态。有一次我故意挑起话头说,“袁自朝根本没有一丝贾宝玉的样子,倒像是薛幡,像个纨绔子弟。”赵杏楠竟然没有反驳我,沉默着不动声色,若平时谁说袁自朝一个不字,她定会不依不饶反驳,她好像有了心事,沉默寡言了几天,一晚临睡前,她又提起袁自朝,这是她每天的必修课,袁自朝就像他的安眠药,每晚不提袁自朝她睡不着。她神神秘秘地告诉我,她要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袁自朝,以示贞洁。说完这句话她倍感轻松松口气。我吓得眼珠子险些蹦出来,真想扇她两个耳光,也不解气。我找到余然商量。余然说,“这个傻妞,怎么这么痴情,以观后效吧。”
不几天,袁自朝找到我与余然,说赵杏楠有些反常,神神叨叨说一些他听不懂的话,身子极力想靠近他,说什么贾宝玉与林黛的话。余然倒吸一口冷气,赵兴楠采取行动了,就毫不避讳、毅然决然给袁自朝出主意,“当断则断,不断则乱,躲避她,冷淡他,拒绝她,哪怕我们回不去城市。”
对与赵杏楠的哭哭啼啼说袁自朝不理她。我暗自高兴的同时承认我的失败,不应该给她看《红楼梦》,我又给她介绍了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来转移她的注意力。我教她写诗,我在黑板报上经常发表她的小诗,虽不算诗,像顺口溜、打油诗,像三句半,但对于她的家人来说比过年还喜兴。
由于我与花小溪喂猪,吃饭时间不太与其他知青同步,或早或晚,赵杏楠的妈妈总是把烧柴火大铁锅熬的玉米面山药粥偷偷端给我,那冒着热气的玉米面山药粥,熬的黏黏糊糊甭提多香了,到现在我仍记忆着那种味道。每次我准保一气喝三碗,我啥也不吃,就着白萝卜咸菜,咸菜还是赵杏楠妈妈用筷子蘸了香油拌的。知青食堂饭食,每早两个玉米面饼子,一碗玉米面粥,稀汤寡水特别难喝。中午一碗白菜汤,三个白面馒头,先前是两个馒头,多了一个馒头是先前管理员柳雷,为争取知青们能一个星期吃顿饺子的力争失败后,村支书做的补偿。晚饭与早饭一样。因我饭量小,每顿只能吃一个馒头,所以,我把剩下来的玉米面饼子,全部给了拉布拉多犬小狗聪聪吃了。我的早餐、晚餐就是聪聪的早餐 、晚餐。赵杏楠的妈妈,总是一早一晚给我把粥端过来,我享受着贵宾级别的待遇。大铁锅贴饼子,新下来的玉米面贴饼子,那挨铁锅的面焦黄的疙渣,好吃极了,这时我都会把馒头给了聪聪,吃那玉米面贴饼子。赵杏楠妈妈的哥哥是白洋淀的渔民,时常给他们弄些小鱼小虾来炖,铁锅下面炖小鱼,上面贴饼子,那味道馋死人了。馋的我凑上前殷勤帮她烧火。赵杏楠的妈妈耐心教我,柴火不可添得太多,要烧透,不然就堵了灶。尤其炖小鱼的时候要慢慢添柴火,才能炖好炖出香味来。赵杏楠妈妈对我经常帮她烧柴火的奖励是,让我们四个知青全部解馋,玉米面贴饼子裹小鱼。那焦黄的玉米面饼子疙渣,特别香,白洋淀风味的小酥鱼,别具一格,好吃极了,感觉此味道只应天上有。我们大嘴满牙的吃相很难看,我有时候用手挡住嘴巴。涂燕见到说,“嘴已经张开了,就别在乎吃相了。”这时候,赵杏楠的妈妈总是在一旁看着我们笑,好像我们吃的越是狼狈,越能证明她的饼子炖小鱼味道越香,越开心。
赵杏楠的妈妈因有心脏病不能出工,不挣工分,平时的主要活儿除了做三顿饭就是搓麻绳,纳鞋垫,一家人的布鞋都是她做的。好奇心很强的我,喜欢跟着她学。搓麻、纳鞋底很快我就学会了,她按照我的脚型剪了鞋样,让我自己给自己搓麻、纳鞋底,给我做了一双黑平面绒的步鞋,我穿着回家嘚瑟,高兴的妈妈一个劲夸我出息了。我向赵杏楠的妈妈学会许多本事,比如纳鞋垫,织毛衣,绣花都是那时学会了。赵杏楠对这些却没有兴趣,嗤之以鼻说将来到了城市,谁穿家做鞋,老土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