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的恶梦,不知多少个夜晚辗转反侧,回到那日夜里,脚下的地砖尽数被至亲的血染红,以至于他甚至不惜篡改史书,也要抹去这段历史。
在大唐建国初期,李世民在外征战四方、战功赫赫,可以说大唐的半壁江山皆是由李世民攻打下来的,此番壮举使得百姓对其崇敬万分,父亲李渊也对他极为满意,但李世民的的大哥李建成,对此却十分嫉妒,怀疑李世民会以这样的功绩,极有可能抢夺自己的储君之位,李建成久居宫中,为李渊分担政务,以至于百姓不太曾听闻这位太子的功绩,而现在这巨大的反差下,甚至有传言说,李渊已经在私下里将太子之位许给了李世民,此番言论一经传出,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仅是李建成,李建成背后那些支持他的权贵们,也纷纷按耐不住了。
于是,当时身为太子洗马的魏征便出手了,他对李建成说,若想要坐稳储君之位,所需要做的便是两步,第一,便是要抢夺军功,恰巧这时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在突厥躲藏了一年后,联合突厥一起向大唐发起了进攻,于是,李建成便赶忙向李渊请战,李渊听后便应允了,不久叛乱便被平定了,这一举动也被李建成身后势力大肆宣扬,百姓们听闻后,也感叹李建成原来能力不比李世民差呀,转瞬间,李建成、李世民这俩人在百姓心中的差距便没有那么大了,不仅如此,在此期间,李建成还与四弟李元吉达成了共识,决定一同打压李世民。
随后,魏征便开始指导李建成实行起了第二步,魏征建议他去讨好李渊后宫中的嫔妃,让她们在李渊身旁诋毁李世民,以此便可拔高李建成在李渊心中的地位了,计策实施后,效果也是极为不错,李渊心中的那杆秤渐渐的,偏向了李建成一方,国家政务皆交由李建成处理,随后,在李渊率家眷前往仁智宫避暑时,李渊收到了李建成欲图勾结庆州都督杨文干谋反的消息,随后在一番调查下,决定先将李建成软禁,再做调查,而后又传来了杨文干真的举兵造反的消息,李渊赶忙召来了李世民,前去平定叛乱,并许诺给了李世民太子之位。
虽然叛乱被李世民轻松平定了,但当李世民凯旋后,不仅没有了曾许诺过的太子之位,更是重新将已经软禁的李建成释放,并任用了起来,原因便是李建成被传谋反一事,疑点太多,李渊心中不禁怀疑,这一切都是李世民布下的一个局,李世民见此情形心灰意冷,渐渐的在权臣们的撺掇下,起了弑兄夺权之心,而后,突厥大举进犯,李渊派遣李元吉前去平定叛乱,但李元吉却向李渊请求带上李世民的将士,以助他一臂之力,李渊随即便答应了下来,而李世民见此情况便明白,李元吉这是想坑杀掉他所有的部下,于是为了保全部下的姓名,李世民最终还是决定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
随后,李世民便向李渊告知了,李建成、李元吉勾结后宫一事,李渊听后便命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当面对峙此事,李世民便趁此机会,在李建成、李元吉进宫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兵马埋伏,而当李建成、李元吉察觉不对,已然为时已晚,李世民早已率军挡在了后方,李元吉随即向着李世民连射两箭,但不知为何全部射偏,随后李世民弯弓搭箭,一支箭矢向着李建成飞掠而来,刺穿了他的胸口,李元吉见后慌忙逃窜,不久后却也被诛杀,李世民便率军向李渊逼宫,李渊无奈之下,便下诏将李世民封为了皇太子,不久后,朝堂上下尽是支持李世民的声音,李渊也只好顺势而为将帝位禅让给李世民,自己做起了太上皇,这便是后世热衷讨论的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